其实不管人怎么发展变化,依旧是离不开本性的,就像人的吃喝玩乐,原本就是本性中存在的东西,我们很难去改变,除此之外,还有爱恨情仇,依旧是人本性的东西,因此很多人即使穷其一生,依旧忘不了一些仇恨。
即使是被后人称之为完人的曾国藩,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也曾有仇不报非君子,寥寥数语就让两江总督一命呜呼,而此人正是他当年的仇人,曾国藩隐忍多年,终于如愿以偿。
曾国藩与何桂清交恶
按理来说,曾国藩与何桂清也算是同学,当初两人还曾一起参加1835年的会试,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两人之间的恩怨会变得那么严重,也许这一切就要从两人一起参加会试那年说起。
曾国藩年少时读书不行,这是众所周知的,科举考试参加了6次都落榜,与何桂清一起参加的这一次毫无疑问也是落榜之一,当时何桂清一举高中,曾国藩却名落孙山,内心十分不愉快。
何桂清后来更是一路顺风顺水,38岁担任浙江巡抚,与王有龄等人关系十分不一般,41岁之时,何桂清便已经成为两江总督,而此时曾国藩虽然也已经成为京官,但是职位远远不及何桂清,曾国藩仅仅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官,一心想要带领湘军战胜太平军,创造属于自己的佳绩。
要说何桂清与曾国藩本来是同学,如今何桂清身居要职,应该帮助曾国藩一下才对,可是何桂清也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对于曾国藩在京城的遭遇,何桂清不仅不帮助,还以自己的身份欺压曾国藩,让曾国藩处处碰壁,很是不快,心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好好收拾一番何桂清方才解恨。
何桂清倒台
曾国藩心里想着收拾何桂清,不过也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而是一直隐忍。很快曾国藩的机会似乎就要来了,1860年,李秀成率领军队攻破江南大营,顺势前往两江总督何桂清所在之地常州。
何桂清是一个懦夫,听闻李秀成前来,他明明手下有数万军队可以抵抗对方,他却放弃抵抗,偷偷逃跑,途中遇到一些当地士绅前来跪地求他留下抵抗,谁曾想为了活命,何桂清命令手下用枪打死19名当地士绅,随后又潜逃。
如此卑劣的行为,咸丰皇帝实在忍无可忍,就将其两江总督的职位革除,由曾国藩接替他成为两江总督,原本何桂清还需要继续审理好好治罪,奈何英法联军来袭,咸丰又英年早逝,无可奈何此事只能搁置起来。
曾国藩报仇
等到同治登基之后,慈安和慈禧两人垂帘听政,很多朝中大臣再次提及何桂清之事,却发现此时的何桂清已经逃到租界之中躲避起来,让人们很是为难。最终很多人都表示应该严惩何桂清这种懦夫,所以最后李鸿章带领人马前往租界将何桂清抓回朝廷。
既然抓回来,就是要好好收拾一下他了,但毕竟何桂清当年在江浙一带还是有很多人脉的,很多曾经受过他好处的大臣纷纷建议朝廷绕过何桂清一命,让慈禧有些不知所措。此时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由于李鸿章与左宗棠都受过曾国藩的指导,所以三人之间关系十分紧密,慈禧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下曾国藩的感受,就问曾国藩应该怎么处置何桂清。
曾国藩隐忍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报仇机会,可是他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就写道:
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
此话的意思就是说何桂清临阵脱逃,不顾国家安危,不管怎么说都应该严惩不贷。果然,慈禧看到曾国藩的奏折之后,将何桂清于北京菜市口法场执行死刑,并且弃市,给其余人员一个警示。
何桂清去世之后,曾国藩大仇终于报完,可是善后工作还是要做的,因此曾国藩大义凛然为何桂清写了一副挽联:
雷霆雨露总天恩,早知报国孤忠,惟拚一死;成败功名终幻境,即此盖棺定论,亦足千秋。
想必其中内容,不需要我分析什么,人们也知道其中意思,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明白曾国藩对何桂清的恩怨情仇啊。
结语
人的本性其实很多时候还是更趋于自我利益的,我们一生的学习,都是为了逐渐学会克制自己,即使是恰似曾国藩一样的完人,依旧想要报仇,何况是我们凡夫俗子。不过话又说回来,像何桂清这样的懦夫,只能说是死有余辜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