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经公布过圆明园被毁前的照片,其中宫殿精致,到处都是奇花异草和珍贵宝物,说是人间仙境也不为过。但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在北京城内烧伤抢掠,英法两国将圆明园内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字画一掠而空后,一把火将其烧毁。后来有人曾经建议,而今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完全可以满足将圆明园修复的各项条件,为何不参考清代古籍在圆明园遗址上重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此提议一出,不少人强烈反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圆明园被毁的遗址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的一段被入侵史,子孙后代都应铭记耻辱,投身于国家建设发展之中,避免此类灾难再次降临中华大地。
圆明园与三位皇帝
圆明园这个名字为雍正帝还为皇子时康熙为其命名的,其中的“圆”意为作为独立个体能够达到品德高尚、毫无瑕疵、非常人可及,这其实就是雍正对于自身精神品质的要求和期望;“明”的意思则为作为君王能够做到政治清明、政绩突出,这是封建王朝中每一位臣子和人民对于皇帝的期许。略读清朝历史的都当了解,雍正帝是忠实的佛教信徒,他为自己取得法号就为“圆明”,康熙帝以此作为这座园子的名字,足以见得他对儿子的厚爱。
圆明园修建完毕以后,雍正帝经常来此休息,他的儿子在幼时就对此地十分了解,到了即位后雍正更是时常将办公场所搬至此地。乾隆即位以后,更是将父亲对这座园子建设期许和自己的喜好融入其内,派人将圆明园进行修缮和整理。在建设完毕以后,圆明园相较康熙年间初建时更加恢宏也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再加上此园因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皇参与建设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倘若圆明园能存留至今,想必其热度不会低于故宫。
毁于一旦
乾隆以后,清朝闭关锁国,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马可波罗在游访中国后书写的游记中提及中华处处是黄金,用“琉璃”做墙面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外国殖民者将目光投射至清朝。在与英国贸易当中,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鸦片大肆输入中国,外加发动战争,更是让清朝落入了帝国主义的炮火之中。
咸丰年间,英法两国狼狈为奸,派兵入驻圆明园夺宝烧园后扬长而去。同样的事件于同治年间再次出现,慈禧安于享乐沉迷于圆明园的美丽,皇帝派人掏空国库修缮圆明园,但没过多久,八国联军的铁蹄再次踏入圆明园,他们的行为比上次英法联军所作所为更加恶劣,在大火中饱含中华文明与财富的园林变为灰烬。
流失的国宝
圆明园中的稀世珍宝而今大都流失在海外,海晏堂的十二生肖兽铜像当中牛、猴、虎、猪、马、鼠、兔七个回归祖国;圆明园白玉、青玉两枚方印在法国巴黎的东方博物馆里;乾隆时期宫廷画师创造的40幅风景图目前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的9段唐代摹本被大英博物馆收藏,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稀奇珍宝分散在其它国家。关于以上历史文物,我国曾多次与英法两国进行交涉,希望能够接国宝回家,但对方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发生在圆明园身上的惨烈往事,其实就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受苦受难的投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发展国力、强大起来才不会受他人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