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被诗圣、纳兰、曾国藩念念不忘的枭雄,是如何成为四川第一帝的?

被诗圣、纳兰、曾国藩念念不忘的枭雄,是如何成为四川第一帝的?

诗圣杜甫曾有诗云:“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也在填词《南乡子》有云:“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枭雄曾国藩亦有诗题道:“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试观三位古贤名士皆提及“卧龙跃马”一词,“卧龙”我们许多人好理解,指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而“跃马”又是指何人呢?为何又会使后世这么多英雄豪杰,将他与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并称呢?

原来这位“跃马”老先生竟是比刘备还早二百年,在西川称帝的第一位枭雄,他也是将成都作为蜀地中心的正式奠基人。在此人之前的秦汉时期,蜀地仅仅被设置为蜀郡,蜀郡有东太城、西少城组成的“蜀都”为治所府城。此人乘天下大乱之际,在蜀地“跃马而起,自立为帝”,建立了“成家王朝”,蜀都便理所当然地被正式唤作了“成都”,一直沿用至今。

这位“跃马大帝”还有另一个和蜀汉先主皇帝刘备颇有渊源的称号,名叫“白帝”。大家都知道刘备是在白帝城驾崩的,白帝城位于如今的重庆奉节县白帝山,据说西汉末年,王莽篡逆的时候,山上有白龙一般的光气直冲云霄,后来“跃马先生”就跑到这里筑城屯粮,想借着所谓的“祥瑞龙气”撑起霸业,因此被叫作“白帝城”。

至此,看官们必定在寻思这位“跃马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其人名叫公孙述,字子阳,扶风郡茂陵县人,如今在陕西咸阳兴平市。汉哀帝的时候,公孙述由于他父亲公孙仁的举荐,做了当地“郎中”一类的小官,后来公孙仁自己被朝廷任命为了河南都尉,也就是掌管整个河南郡的治安,而公孙述则补了河西清水县令的空缺。

公孙仁认为儿子太年轻,很不放心,就将自己的下属掾吏,相当于秘书跟随公孙述前往任职。一个月之后,掾吏回到了洛阳,向公孙仁说道:“你儿子是不需要别人教导他的!”

后来河西天水郡太守都夸公孙述有能力,居然让他一人兼管辖下五个县,且政事处理得相当到位,当地作奸为盗之事基本上销声匿迹,天水郡之人都说他是有鬼神相助,到了王莽篡夺汉室江山的时候,公孙述被晋升为了导江卒正,相当于太守,居住在临邛,即今四川邛崃,在当地也做出了极佳的政绩,因而同样获得了能臣干吏之美名。

后来南阳汉室宗亲,更始皇帝刘玄在南方绿林义军的强行推戴下,抢在堂弟刘縯之前坐上了龙椅,在洛阳重新建立起汉朝江山,天下豪杰于是都在各自的郡县举兵响应,南阳人成宗自称“大汉虎牙将军”,带着部众居然跑到了汉中,在此称霸一方,而陕西商县人王岑也在西川广元雒县起兵,自称“定汉大将军”,斩杀了王莽新朝的庸部牧,然后与成宗合作共事,双方会师后的总兵力达到了好几万人。

公孙述了解到这些消息之后,果断派出使臣前往迎接成宗、王岑二位大王,成宗等人来到益州成都之后,居然纵兵到处掳掠横行,公孙述因此非常厌恶他们,于是召集县中的豪杰们说道:“天下百姓同样在受王莽的摧残,大家都怀念汉朝刘氏皇帝久矣!我当时听说成宗等人为汉朝将军,于是亲自骑马扬鞭到路上来迎接他们,如今百姓的妻女们无故被他们所捉,房屋也被他们点火焚烧,这哪是什么义兵,简直就是强盗!我想要保住咱们的郡县,决定举兵自守,以待真命天子的到来,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出力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就赶紧走吧!”

说完之后,豪杰们都跪地叩头道:“我们都愿意为大人你誓死效力!”于是公孙述派人诈称是洛阳更始皇帝特使前来宣旨,封公孙述为辅汉大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并赐予了印绶。公孙述有了“正式”的朝廷任命文书,立马挑选了一千余人的精兵,迅速向西前往成都,等到成都的时候已经有数千人相从,接着他的兵马一鼓作气攻入了成都,将成宗、王岑的军队杀得大败亏输,成宗部将垣副将成宗杀死,率众向公孙述投降,于是公孙述占领了成都,开始在整个西川益州发号施令。

第二年秋天,更始帝刘玄正式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带兵一万余人前来攻取汉中和蜀地,公孙述吓得赶紧派兵据守在各种险峻要道之上,而蜀地的百姓也已对他归心,他便铁了心地要反抗“玄汉”朝廷,最终自立为王。

于是他派他弟弟公孙恢带兵在绵竹设伏,将李宝、张忠击败,玄汉军被杀得尸横遍野,仓皇逃去,自此公孙述的威名响彻了整个巴蜀大地。蜀郡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说道:“如今四海动荡,匹夫都能横行天下,公孙将军在西川割据千里,地盘比商汤、周武王要大上十倍,如果加强威德以待天赐良机,进克长安,收取洛阳,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是不难的!现在将军应该建号改元,以此镇抚益州百姓!”公孙述说道:“我也曾考虑过!如今经先生提醒,我决定就这样做!”于是自立为蜀王,将成都设为了国都。

蜀地土地肥沃,经过公孙述的治理,国中兵精马壮,就连远方的士族百姓都因躲避战祸跑来归附,邛、笮两地的夷族部落首领也前来朝贡。这时李熊又对公孙述说道:“如今中原在闹饥荒,人与人之间都开始相互残杀吞食,四方群雄都在挥兵屠灭百姓,城池基本成了荒芜废墟,我们蜀地则是沃野千里,土地都已经肥得流油了,树上结的野果都能让百姓不吃谷粮就能饱餐果腹。女工做的布匹,更是覆盖了天下各地,也使蜀锦名扬四海。蜀地所长的木材竹子实在太丰饶了,用来制作各种器具,多到不可胜用,咱们又盛产鱼、盐、铜、银,这都是暴利之物啊!

再加上咱们蜀地的水道漕运四通八达,非常便利,而大王已北据汉中,凭借杜褒、斜谷之险,东守巴郡,阻挡外来之敌于扞关之口,而蜀中地方数千里,能征惯战之士不下百万,如果四方有利,咱们就出兵攻城略地,无利就坚守巴蜀,拼命务农增产。等到时机成熟,东下汉水以窥三秦之地,顺长江之流而震动荆、扬两州之民,这就是大王你顺应天时,善假地利的成功资本啊!

如今大王之声威闻于天下,只是名号未定,使得天下志士狐疑犹豫,不敢蜂拥而来投效,因此大王当早即天子大位,使远方的士民们有所归属,而能早定天下啊!”

公孙述听了之后,问道:“帝王自有天命,我能胜任吗?”李熊答道:“天命无常,谁得民心便能得天下,而百姓只将帝位给予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能者当之,大王还有何疑虑呢?”

后来公孙述夜里做梦,梦见有神人对他说道:“八厶子系,十二为期!”等他醒来对妻子说道:“这是预兆我公孙氏称帝,然而只有十二年的国祚,实在太短了,怎么办呢?”他妻子道:“古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尚可,更何况是要做十二年的皇帝,你有什么不知足的?”

那时恰好有人来报说见到蜀王府殿中有金龙飞出,照得夜空通亮,公孙述认为这是大大的福瑞,于是就在自己手掌上刻上了“公孙帝”三个大字,以示众人,说这是自小娘胎里就带出来的“天赐印迹”,合当称帝,于是建国号为“成家王朝”,又命人制作了白底的五爪金龙御袍,于是“成蜀”全上下都开始以“白衣”为贵。

这一年,河北萧王刘秀也正式登基为帝,恢复大汉王朝,改元为“建武”,而公孙述也改年号为“龙兴”,并加封李熊为大司徒,位列三公之首,他的弟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并将益州改为司隶州,设司隶校尉掌管。司隶州本在河南豫州,如今他这样妄加篡改,可见他心中并无远图。而蜀郡也被他升级为了成都府,就像东都洛阳所在地河南府一样,又设置了成都府尹特别管辖。

当时南中的越巂郡人任贵杀死了王莽委任的郡守,并向公孙述投降,阿述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一郡之地,自然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因此他更坚信自己威德必能远播了。于是他又派将军侯丹打开白水关,据守北面的南郑,又命将军任满从阆中东下江州,卡住东面的扞关,这样就将益州全地守得如铁桶一般,滴水不漏,固若金汤。

没多久,更始帝刘玄被山东赤眉军缢杀,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从河北南下逐入中原,那时汉军是没有机会对蜀地进行任何行动,关中长安豪杰吕鲔等人,在更始帝死后,拥众数万,却不知归属哪方诸侯,最后竟选择南下汉中,投靠了西南的成蜀,公孙述便将这些首领都封为了将军。

他又在蜀中各地建造大型坚固的营垒,将精良的车骑安置其中,又命军队勤练战阵和骑射,又聚集数十万精兵,亲自统管,并在汉中囤积粮草,在南郑修筑行宫,以图北进长安。而后又建造了一艘非常奢华的十层“赤楼帛兰”御船,以供炫耀天威和玩乐。与此同时,又命工匠把天下九州郡县的牧守和公卿百官的印章全部刻好,以备一统天下时封官授爵所用。

他又派出将军李育、程乌率兵数万北出陈仓,与吕鲔会师准备拿下关中三辅,三辅就是指长安所在的京兆府,还有周边两大辅郡左冯翊和右扶风郡。建武三年,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领兵讨伐吕鲔、李育,在陈仓将他们彻底打败。吕、李二人南下急忙逃往汉中。建武五年,更始帝残部大将延岑、王戎被汉军击败,也逃入蜀中向公孙述投降。

延岑也是南阳人,他最早在汉中起兵,后来跑到关西抢地盘,被群雄挤兑,最后又跑回南阳老家,才夺取了几个县城立足。王戎则是汝南人,他一开始是在荆州夷陵起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他起初并不想割据城池,而是像流寇一样,转州移县,到处劫掠,后来竟聚集了数万人马。延岑、王戎后来又与在黎丘(即河南商丘)自称楚王的秦丰“合纵”抗汉,秦丰还把延、王二人招为驸马,秦丰兵败后,延、王二人又被汉兵所迫,才降于成蜀。

公孙述非常高兴,授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王戎为翼江王。建武六年,公孙述又派王戎和将军任满带兵东出江关,跑到夷陵地界,招揽之前王戎的旧部,又想攻取荆州之地,结果没有成功。

后来公孙述又在蜀中废止铜钱,下令通行铁铸之钱,可百姓都用惯了汉朝的铜钱,对容易腐朽的铁钱非常不乐意,蜀中甚至传出童谣唱道:“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有识之士都知道王莽自称轩辕黄帝嫡传后裔,也称“黄皇新室”,所谓黄牛就是指王莽,而白腹者就是指自号为“白衣大帝”的公孙述,五铢钱则是汉朝通行的铜钱,也就是说王莽、公孙述作乱,最后天下还是会回到汉朝江山。

公孙述听了之后很不高兴,他本人也非常喜欢研究“符命、鬼神、瑞应”之事,而且经常妄下结论,引为天命,来提高自己在蜀地的威望。他又说孔子作《春秋》所述,当时天子之位不正,孔子就以鲁国乃周公之后作为火德正朔,鲁国有十二位君侯,正应火德五行之数。而汉高祖至汉平帝也正好十二帝,汉高祖起兵反秦时自称赤帝子,后来汉朝又被称作“炎汉”以明火德,那如此也恰好与孔子笔下所著“赤制国祚十二世而断”相吻合,也就是说汉减肥的历数已尽矣!刘姓不可能再受命复国为帝了。

他又引用《录运法》中所说“西太守,乙卯金”之句解释道:“西太守不就是寡人公孙某么?乙卯金就是要公孙某按甲乙再丁的排序取代刘氏嘛!且金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的是白色,也正应我公孙白帝之号啊!”

他又伸出自己的手掌,让众人观看“公孙帝”三字奇文,说当年黄帝就是复姓公孙,号轩辕,这就足以证明他的龙兴之瑞了。另外,他又写了很多“宣传单”发往中原各地,想以此达到蛊惑人心的作用。

这让光武大帝刘秀大为恼火,于是亲笔写信给公孙述说道:“足下也喜欢研究图谶,来预言天命,那你应该知道天书上写的公孙,是指汉宣帝的小字,而书上又说当涂高三个字,难道是指你的身材高大吗?你又以掌文作为符瑞,这是逆贼王莽玩过的小把戏,又何必效仿他呢?我知道你本不是我们汉家的乱臣贼子,只是因为天下大乱之际,许多人想借你的威势来博得富贵功名,因此我也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你想想自己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你的妻子孱弱,儿女尚小,如果还要强撑精力与天命对抗,能有好结果吗?还不如早早定计,顺应天命前来归降,这才能世代无忧啊!且天下神器,帝王大位,是不可以力争的,请你三思!”在信的结尾,刘秀还自署名为“公孙皇帝”,公孙述收到来信,看过之后,竟没有回信作答。

第二年,割据陇右天水的诸侯隗嚣向成蜀称臣,公孙述麾下骑都尉平陵人荆邯见光武帝将来平定整个中原,汉军大队人马也纷纷向西集结,于是他赶紧对公孙述说道:“用兵之道,是帝王成就大器的必备条件,古今历代都不能荒废。昔日秦朝灭亡,天下豪杰并起,汉高祖当时也只是一介布衣,并没有前人先例可以效仿,之前的夏禹、商汤、周武王没有一人是白手起家,汉高祖却毫无立锥之地,而是亲身走入行阵之中,挺剑奋击于沙场之上,陷于兵破身困无数次,而后屡败屡起,创伤愈合了又立马投入战斗,为何要这样呢?

向前冲杀不怕死才能成功,如果过分怯懦后退就只有灭亡,天水隗嚣利用天下大乱之际,割据西土雍州,一时间兵强马壮,许多士族都来归附,他有威名也曾压倒关东群雄。后来更始帝乱政失天下,四方瓦解,隗嚣却没有乘机进取,以争天命,而是退守陇右,自号西伯周文王,偃武修文,以卑辞向光武帝刘秀称臣,这才使得刘秀得以专心东征,经略中原,将四分之天下夺取了其三,而隗嚣本有一分之天下,可他麾下的西州豪杰却已倾心于刘秀,纷纷私下结交于汉帝,而对隗嚣怀有二心,这又使得刘秀五分之天下已得其四。

如果此时,汉军直捣天水,隗嚣必然崩溃灭国,等到天水也被汉朝平定了,天下九分之八就都入刘秀囊中了。而陛下居梁州之地,在内被奉为万乘之尊,在外却养着庞大的三军,百姓因此负担太重,愁困不堪,成蜀国中将有像王莽新朝那样的自溃之变。以臣之愚计,当赶紧招纳天下豪杰,并急遣国中精兵,令田戎将军据守江陵,以巫山为险,筑垒坚守,看能不能传檄而拿下吴、楚之地,然后命延岑北出汉中,抢先夺取三辅,则天水、陇西必然拱手来降,这样的话,扫平海内还是大有机会的!”

公孙述听了之后,问计于群臣,博士吴柱说道:“昔日周武王伐纣,先是了孟津观望天下形势,当时八百路诸侯不期而至,武王还怕不能一举定乾坤,如今陛下左右没有诸侯相助,又想出师千里之外去战胜强敌,这怎么能可能做到呢?”

荆邯却说道:“如今东面的汉帝刘秀一开始没有尺寸之土,驱策着一帮乌合之众,亲自跨马陷阵,所向披靡,如果我们不能乘着大好时机,与他平分天下,而在这里坐谈武王之道,效仿隗嚣欲为西伯周文王,最终会有什么好下场啊?”

公孙述认为荆邯说得很对,于是将成蜀北部的全部兵马和中原流民组成的“山东客兵”统统集结一起,由延岑、田戎二将分两路出蜀中,到汉中与当地守将合兵并势,准备进攻长安。而蜀中大多数人与其弟公孙光则认为不宜掏空成都的精兵,征伐千里之外,于是都跑到公孙述面前百般劝谏,公孙述因此又下令中止了大举北伐的军事行动。

延岑、田戎多次请求出兵立功,公孙述又想到他们并不是自己的心腹,最终都因猜忌而没有听从。公孙述为人心细苛刻,对小事极为明察,杀伐果断却不识大体,像王莽一样,喜欢在更改郡县官名上下工夫。他年少时做过“郎中”,非常精通汉朝的礼仪制度,因此出入都要摆出极有章法的车驾,鸾旗旄骑一样都不能少,陛戟等天子御用之物样样必备。

他又立两个儿子为王,分别在犍为郡和广汉郡各封有数县之地,群臣当中许多人都谏言说,如今蜀地狭小,本来就没有几个郡县,现在立马给幼子封王白食,而边关将士很多人还吃不到粮饷,常年暴露在原野荒地,这只能表明他公孙白帝已胸无大志,这样的做法只能伤害阵前将士们的心。可公孙述却不肯听从,而且朝中大小事基本都是他公孙氏宗亲掌控,其他大臣们颇多怨言。

建武八年,光武帝调遣诸将攻打天水隗嚣,公孙述则命李育带兵一万余人北上驰援隗氏。可没过多久,隗嚣兵败,成蜀援军也被汉军所并,蜀地闻之大为震恐。公孙述也深为惧怕,为了安抚众心,他将成都郊外的一座秦朝时期的陈旧大仓,改名为“白帝仓”,自王莽时起,此仓就如如空也。

公孙述则对外诈称说白帝仓实际积谷如山,百姓们听了高兴坏了,宁愿空市罢农都争抢着跑去观看,公孙述听了之后,大会群臣,冷笑着问道:“你们见到白帝仓溢出谷子了没有?”群臣们都答道:“没有!”公孙述又说道:“讹言不可信,北方传说天水隗王被汉军所破,也是无稽之谈!”

没多久,隗嚣的诸将王元前来归降,公孙述也封他为将军。第二年,他又派王元和领军环安一同前往河池防守,又遣田戎和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汎带兵突袭江关,打败了东汉的破虏将军冯骏,并拔取了巫山、夷陵、夷道三地,从而控制了荆门重镇。

建武十一年,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带兵西征,任满被他击败,公孙述麾下大将王政居然斩杀任满,提着首级向岑彭投降,田戎也吓得逃到江州,闭城自保。周边的城邑都开门向汉军归降,岑彭长驱直入,杀到了武阳,光武帝刘秀再次写信给公孙述,力陈祸福,要他赶紧投降,还能名垂青史,免得作为反贼遗臭万年。

可公孙述已经过惯了威震一方的至尊生活,怎肯屈于人下,过着亡国奴的日子,他读了书信之后,叹息良久,还拿给自己亲信的太常卿常少、光禄勋张隆观看,常、张二人看过之后,都劝他投降了事。公孙述则说道:“王朝兴废自有天命,哪有投降的天子呢?”自此,左右再也没有敢劝他投降的人了。

这时汉朝中郎将来歙率精兵急攻王元、环安,环安派出武艺高超的刺客竟把来歙暗杀身亡,后来公孙述也派出刺客将汉军主帅岑彭杀死。光武帝连失征西先锋和大将,极其哀痛,大为震怒。

建武十二年,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他的女婿史兴都被东汉大司马吴汉、辅威大将军臧宫破军斩杀。自此,蜀中将帅们感到巨大的恐惧,日日夜夜都有叛逃之人。即使公孙述将叛逃之人一家尽数诛杀,都不能禁止有人背离成蜀阵营。

此时,光武帝刘秀下定决心想要公孙述和平来降,于是以圣旨诏书的形式下书与他道:“朕往年没有少写信给你表明天恩信义,你要不把来歙、岑彭二将受害之事当成心理负担,从今日起,朕一定会保证你的家小和族人安全,但如果你一直执迷不悟,冥顽不灵,非要送肉于虎口,一再挑衅我大汉王师的剑锋,那就只能叫你自己痛心了!你我两军的将帅哪有不疲惫的,官吏士丈夫们都想着有一个好的归宿,而不乐意在这个乱世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朕的亲笔诏书言尽于此,朕是不会食言的,而你也不要认为可以得到很多次这样的诏书承诺,好好考虑一下吧!”

公孙述收到诏书之后,却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思。当年九月,吴汉大将军大破成蜀精锐大军,斩杀成蜀大司徒谢丰,执金吾将军袁吉,汉军很快将成都团团围住,公孙述这时才对延岑问道:“事当奈何?”延岑答道:“好男儿当死中求生,穷坐于此有何用呢?财物易聚,陛下不应有所不舍!”公孙述于是将宫中所有的财宝金帛全部散尽,召募了敢死之士五千余人,让延岑安置在成都集市的路桥之上,并树起了许多旗帜,做出军容极盛的假象,接着大声鸣鼓向汉军挑战。

接着又偷偷派一支精兵绕到吴汉大军之后进行突袭,不想汉军大败,吴汉都从马上坠入河中差点淹死,幸好他拖着马尾才爬上了岸。建武十二年十一月,汉将臧宫率大军抵达成都咸门。公孙述又找出占卜之书查看,竟翻到“虏死城下”四个大字,高兴得他险些都晕了过去,他竟天真地以为“虏者”就是汉军,却万万没有想到成王败寇,自己才是“败军虏者”。

第二天,公孙述就亲自带着数万亲兵主动攻击汉军,而使延岑坐守王宫。两军大战,延岑三次击退围宫的汉军。从天亮到中午,两军都没有吃饭,大家都相当疲惫,吴汉立马调来军中最为恐怖的“壮士突击队”,直接冲向成蜀大军,蜀军一刻也抵挡不住,顿时大乱,公孙述也被汉军长枪刺穿胸口,跌下马来。

左右赶紧将他抬上御辇,送入了城中,公孙述拼尽全身气力拉着延岑之手,将兵权交与他之手,当夜就因重伤不治而死。第二天早上,延岑却举城投降。吴汉挥兵入城,立马将公孙述妻儿老小,一族上下全部斩杀,延岑全族也被尽数屠灭,为了安抚和犒劳浴血奋战的将士,吴汉还下令纵兵大掠,将成都官吏百姓洗劫一空,并焚毁了公孙氏宏伟华丽的宫殿。

光武帝听说之后,非常恼怒,立马遣使谴责吴汉的暴行,又痛骂前来报捷的副将刘尚说道:“成都军民不是已经投降三天了吗?官吏和百姓都非常驯服,城中有幼儿老母,数万口人啊!你们纵兵放火,到处劫掠,天下人听到之后,岂不要对朕酸鼻生恨!

你也是宗室子弟,还做过地方父母官,怎么忍心做出这样的行为?俯仰于天地之间,你好好想一起,当年魏国大将乐羊连自己儿子的肉都敢吃,而秦西巴却不忍伤害嗷嗷待哺的幼鹿,二者谁更仁慈?谁说更能得人心?我们本来是吊民伐罪,去拯救蜀中百姓,如今你们也太不懂事,把一件天大的好事搞成了丢人破事!”

当初劝公孙述归降的常少、张隆二人早已郁郁而终,光武帝立马下诏追封常少为大汉太常卿,张隆为大汉光禄勋,并以礼改葬,又对蜀中的忠节志士全部加封表彰,降将程乌、李育虽然屡次对抗汉军,但都得到了光武帝的提拔和重用,这才使得西川百姓感到了喜悦,无不归心东汉朝廷。

后世史家评论白帝公孙述说道,他窃居西帝之位十二年,其实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像秦末在南越番禺称王的赵佗一样,地处边远,稍有威德,拥兵聚众便得志于斯。

可公孙述坐镇一方,以为凭借蜀道之难,蜀地之险就可以永保富贵,因此一味以奢华装饰自己的王庭,而不明战国时吴起所言“山川之固,在德而不在险”的真谛良言,且他还不肯听从忠臣谏言,审时度势,只会利用装神弄鬼那一套糊弄军民百姓,这样看来他和那些用泥涂面、衔玉出降,知天命、识时务、明兴废,懂得保命的亡国之君还差远了呢!

蒲松龄也有“童年阴影”,抠走“鬼目”之后,为何竟是表哥受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蜀地,成都,纳兰,英雄,曾国藩,四川,枭雄,成宗,百姓,将军,观点评论,刘秀,王莽,光武帝,公孙述,吴汉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蜀地,成都,纳兰,英雄,曾国藩,四川,枭雄,成宗,百姓,将军,观点评论,刘秀,王莽,光武帝,公孙述,吴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蜀地,成都,纳兰,英雄,曾国藩,四川,枭雄,成宗,百姓,将军,观点评论,刘秀,王莽,光武帝,公孙述,吴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