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晚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腐朽落后。当时的中国工业落后、国家贫穷,人们总是以为晚清时期中国一穷二白。其实,晚清真没有人们想的那样不堪。晚清虽然说不上工业发达,但可完全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不能造铁钉,不能造火柴。事实上,晚清不仅能炼钢铁,连铁甲舰和巡洋舰都能造。1888年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排水量2150吨。该舰在甲午海战中表现出色,重创了日本旗舰“松岛”号。福州船政局生产的钢甲巡洋舰“平远”号甚至达到了世界水准。而到了民国时期,中国造船业不仅没有什么大的起色,而且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大部分造船厂只能生产渔船和小艇,好几年才能憋一艘大船,和世界海军强国的差距更是非常悬殊。那么为何民国时期中国造船工业反而不如晚清?
这主要是因为民国时期缺乏一个统一、有力的中央政府。晚清时期,中国虽然贫弱,但国家仍然处于统一,能够集中力量搞建设。左宗棠主导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总投入超过2000万两,李鸿章建设北洋海军投入了3000多万两,如此庞大的投入在民国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一方,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穷的叮当响,连维持运转的钱都是借来的,即使有点钱也都用来打仗了,根本没有精力和资金搞建设,能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买几艘炮艇就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国家无力搞海军建设,也没钱投入造船工业,所以中国造船工业一直停滞不前。晚清时期虽然留下了江南造船厂、黄埔造船厂等一些老底子,但这些造船厂由于没有经费投入,加上经营不善,全都处于破产的边缘,只能勉强造一些渔船和商船度日,在民国初期为美国代工过几艘大船后,就再也没有造过大船。民国时期,中国造船工业没人才、没技术、没资金、没设备,造不出大船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中国造船工业一天不如一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军舰和大船都拿到了日本去造。等到抗战爆发,中国沿海造船厂都被日本占了,中国连像样的渔船和商船都不能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