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红酒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大江南北,腐朽的清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一溃千里,大清国摇摇欲坠。为挽救大清朝的统治,清政府鼓励地方士绅大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对付太平天国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两支地主武装脱颖而出,一支是湘军,一支是从湘军分化出来的淮军,两支地主武装逐渐发展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湘淮两军支撑了大清数十年之久,基本上清政府的大仗、硬仗都是湘淮两军打的。
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湘军和淮军奉命北上镇压北方到处流窜的捻军。在和捻军的作战中,湘军接连失利,曾国藩被调到了直隶,淮军成为镇压捻军的主力。由于淮军在镇压捻军的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政府又不断打压湘军集团,所以淮军势力逐渐压倒了湘军,成为大清朝的第一武装力量。而湘军在曾国藩去世后,由于大规模的裁军和清政府的打压,演变为第二大武装力量。不过,湘军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带领下仍然不可忽视。
1876年,左宗棠率领湘军主力7万人奔袭千里大举西征,用了两年的时间从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随后,又和李鸿章合作,收复了俄国人霸占的伊犁地区,让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收复新疆的战争中,湘军首领左宗棠和湘军大将刘锦堂功不可没。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湘淮两军携手御敌。湘淮两军在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和法军浴血奋战。其中,湘军王德榜部与淮军名将冯子合作,取得了镇南关-谅山大捷,淮军名将刘铭传在台湾岛内湘军的帮助下痛击法国人。中法战争几乎都是湘淮两军打的。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湘军已经衰落,被拆分打压的七零八落,所以淮军成为抗击日寇的主力。不过湘军余部也没闲着,老湘军在刘坤一的带领下走上了前线。在牛庄战役,湘军和日军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战,成为湘军最后的一抹辉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岛内的数千湘军奋起反抗,但由于寡不敌众,最终失败。由于在甲午战争中,湘淮两系伤了元气,已经彻底衰落。清政府在淮军的基础上组建了北洋新军,湘淮两军从此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湘军史》、《中国近代军系列丛书:淮军》、《淮军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