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四年(1647年)满清朝廷竟然又恢复了明朝时为了辽东用兵而加收的田赋,俗称“辽饷”,难道要自己剿自己不成?
其实新增的田赋也是九厘,和原来明朝的“辽饷”税负是一样的,所以对关内的百姓而言,这相当于恢复辽饷。
其实无论“辽饷”还是“九厘银”本质上就是军费。
清朝入关四年,根基未稳。所以南征北战需要大量的银子,不但八旗要 钱,还有大量明朝的降军更是要钱,特别是如吴三桂的关宁军这样又能打,又死要钱的这种军队。
这个钱又不能单纯靠以战养战,看天吃饭。以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万事都靠烧杀抢,辽东汉民人口从400多万干得只剩不到100万,越干越穷(葛剑雄、曹树基《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
原来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设立了卫所制度和军屯制度。
朱元璋的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军队实行军屯,自给自足,即便去哪里打仗,军费自己承担一部分,虽在地方负责一部分,朝廷没有任何军费负担,省下这个大头就花在皇帝身上和宗室赡养上,那时宗室又少,大家彼此都滋润,这在朱元璋时代不要太优秀。
明朝疆域图
所以明朝实际上从祖制上就没有军费相关税赋的。
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军屯制度的逐步失范,兵头成了大地主,屯兵成了实际上的雇农,都种地了谁还会打仗?
发展到后期,军队不拿朝廷的钱,自给自足,这也就意味着,朝廷要用军队,军队就哭穷,就变着法儿跟朝廷要钱,可是朝廷没这方面预算啊。
所以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用的什么钱?万历皇帝的私房钱。万历把钱挥霍光了,十万宗室的钱也都是今年欠明年的。遇到辽东有事,那只能向民间增派辽饷。
可是明朝皇庄、有功名的文人的地都是不交税的,就只能往普通老百姓头上摊派,老百姓税负重了,破产的就多,破产的一多,流民就多,流民一多,像李自成、张献忠这类人就多。
朝廷为了剿灭他们,用兵需要钱,那就得再加征“剿饷”;但是打来打去,能打仗的兵没了,就得要练新兵,练新兵需要钱,那就在增收“练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匪越剿越多,越打越穷。
明末辽东形势图
而在明末,辽东用兵就像一台超级吸血机,通过“辽饷”、“剿饷”、“练饷”这种死循环运作,在榨干大明。
所以顺治入关以后,承袭了大明的帝祚。他本质上也需要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所以他必须做两件事情,才能扭转局面。
第一就是废除军屯制度。坚决不能让军队自给自足,要让军队知道是吃的皇上的饭,穿的皇上的衣,拿的是皇上的饷。
这一点一直到了清末练新军的时候,都非常重视,旗兵见到学兵,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俩耳光,大声问道:“你吃谁的粮,穿的谁的衣?”学兵立正大声回答:“吃的皇上的粮,穿的皇上的衣。”但是这样干下去的结果适得其反,最后新兵们还是革了满清皇上的命。
第二就是制度化征收军饷。也就是顺治四年(1647年)的“恢复辽饷”。但实际上这钱收到最后大部分花在了吴三桂等明朝降兵身上。
清朝给了吴三桂亲王爵,清世祖又把自己的姊妹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给了他皇亲国戚的身份,这些都是虚的,而是每年大清三分之二的税赋都以军费的名义交给了吴三桂,所以吴三桂才那么卖力攻打南明。而吴三桂打仗抢来的钱和在明朝时一样,不用上缴。
但是明朝当年“辽饷”也是花在他们身上,结果把大明搞瘫了。现在大清为了笼络他们,同样恢复辽饷,同样在饮鸩止渴。
所以清圣祖刚亲政不久,为什么就那么急着“撤三藩”?逼反三藩,祸在眼前;慢慢耗着,三藩会像耗死明朝一样耗死清朝。
三藩平了以后,清朝死死握住枪杆子,一直到太平天国南北大营尽毁。才不得以允许“湘军”、“淮军”、“楚军”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