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京师(北京)内城一处普通的宅院内,三等轻车都尉、銮仪卫三等侍卫和珅的嫡妻冯氏给丈夫诞育了他的嫡长子,这也是和珅的第一个子嗣。时年已经二十六岁的和珅喜不自禁(这个年纪,在古时已经是绝对的晚育了),忙不迭地举行祭拜祖先的仪式,向祖宗们汇报钮钴禄氏(和珅属于钮钴禄氏旁支)自己这一系后继有人,又从不多的俸禄中拿出相当大比例的银子来置办调养护佑母子二人月子中的补品、用具,及陪护人员的用度。
冯氏的祖父,时任议政大臣、刑部尚书英廉闻报孙女诞育曾外孙后,也欣喜地亲自上门探视,并给予孙婿夫妇诸多钱物帮衬。和珅的嫡长子,从出生起就算是长在富裕官宦之家,没有遭遇他父亲幼年时父母早早亡故、和弟弟(即和琳)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惨淡经历。
就在长子出生这一年,原本之是一个普通三等侍卫(正五品)的和珅,在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被命运所垂青,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随即凭借自己少年时于逆境中学会的揣摩功夫、以及在咸安宫学读书时所学的经义知识,结合自身所具有的聪慧机灵、精明强干能力,短短三四年时间就升迁为步军统领、御前大臣,一飞冲天,成为了朝廷之上有数的重臣之一。
而和珅的发迹经过也充满了戏剧色彩。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乾隆帝某次外出,事先已经交待随驾的銮仪卫,安排好出行仪仗器物。但不知何故,这一次准备仪仗时,皇帝御辇上的黄罗伞盖迟迟没有安放好,导致乾隆帝久久不能出发。
对于臣子们办事中的疏忽,乾隆帝很是不满,他忍住怒气,语气威严地质问在场诸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与?”此言出于《论语·季氏》中的“季氏将伐颛臾”一章,其意为: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逃走,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乾隆帝以此引申对负责管理御辇仪仗的相关人员办事不利的不满,并加以斥责。
爱新觉罗·弘历
负责保卫皇帝、随驾在侧的銮仪使、御前大臣、御前侍卫们听见皇帝发话后,都是一脸茫然,绝大多数不懂皇帝在说什么(侍卫们都是旗人、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汉家儒学经义知识,对乾隆帝的发怒原因无法领会),但皇帝明显在发脾气,于是乎大臣及侍卫们利索地跪倒了一大片。这正是乾隆皇帝想要看到的结果,皇帝随口之言就是引经据典、高深莫测,臣子们则战战兢兢、纷纷畏服,皇权的威严被乾隆帝显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乾隆帝向臣子们展示皇权威严的时候,跪在御辇前的一个年轻而普通的侍卫突然挺直了身子,大声向皇帝回奏:“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
这个侍卫的回话,让乾隆帝十分意外,并很是惊叹,没想到侍卫中居然还有熟知汉家典籍经义的人。“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段论语的注释。一般銮仪卫侍卫,都是旗籍贵族子弟出任,而旗籍子弟大多不学无术、粗鄙少文,汉家典籍基本上没有研读过。
得知自己身边的侍卫中,还有熟读儒家经典、并能学以致用的人才后,乾隆帝很是意外,于是抛开了让自己不高兴的仪仗缺失之事,兴致盎然和那个侍卫对起话来。在一问一答中,乾隆帝得知这个年轻侍卫是功臣之后(和珅的六世祖尼雅哈纳,因立有“先登之功”,被特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由子孙世袭)、重臣孙女婿(即时任刑部尚书英廉的孙女婿)、皇太后族亲(年轻侍卫与乾隆帝生母崇庆皇太后都出自于钮钴禄氏,同为萨尔都巴图鲁的后裔,他是崇庆皇太后五世族孙),又在专门供旗籍子弟入读的咸安宫学内苦读过八年之久(一般贵戚子弟,即使入咸安宫学,也不过学个一两年后就依仗家中的权势入仕了,能够坚持三年的都少,更不要说学习八年的),乾隆帝更加对这个面目清秀、一表人才、言语之间有条不紊、思维敏捷、奏对颇有见地的年轻侍卫充满了好感。
于是,龙心大悦之下,乾隆帝认为旗人子弟终于出了一个年轻有为、学识渊博的人才,便当场将这个年轻侍卫从普通的銮仪卫越级擢升为乾清门侍卫(正四品),让他今后能经常随侍在身边,以备驱使重用;当年十一月,乾隆帝又将其升为御前侍卫,实署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正二品)。
钮祜禄·善保
从此,年轻侍卫扶摇直上、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办事能力得到乾隆帝的青睐,接连升迁,最终在二十年后成为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忠襄公,位极人臣。而这个抓住了天赐良机、改变了后半生命运的年轻侍卫,就是乾隆帝在位后期的第一重臣——和珅;这一年,和珅二十六岁。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帝赐予和珅的、位于内城前海后街的新宅已经完工,而奉旨远赴昆明,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墨案的和珅也顺利完成差事,返回京师向乾隆帝缴旨;乾隆帝对和珅本来就青睐重视,这一次和珅出外办差之事完成得很是圆满,乾隆帝更加高兴,除了晋升和珅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之外,还亲自为已经五岁了的和珅嫡长子赐名为“丰绅殷德”,并将其指婚给同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生的十公主为额驸,特赐还是一个幼儿的丰绅殷德“戴红绒结顶、用双眼花翎、穿金线花褂”,提前享受了和硕额驸的待遇。
十公主生母是惇妃汪氏,养母则是大名鼎鼎的容妃和卓氏,相貌酷似乾隆帝,自幼便极得皇父所钟爱,乾隆帝有时候发怒,左右人都不敢规劝,有机灵侍从立即将十公主抱到乾隆帝驾前,乾隆帝往往当即就止怒,并和颜悦色地与十公主嬉戏玩耍,由此可见十公主受宠的程度。野史传闻,乾隆帝甚至私下里和十公主戏言说:“汝若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十公主年满十三岁(虚岁),乾隆帝晋封其为固伦和孝公主(清制,只有中宫皇后所出的公主才能得到固伦公主称号,嫔妃所生的公主一般都只能称为和硕公主;十公主生母、养母都是妃子,但却得到固伦公主的封号,这在整个清朝都是罕见的),因此丰绅殷德也得以沾光,从今后可以“用红宝石帽顶、戴三眼花翎、着金黄腰带、配紫缰绳。”这些都是皇后所出的嫡女封固伦公主后,她的丈夫固伦额驸才能享受的服色、礼仪待遇,而这些待遇,连丰绅殷德的父亲、当时已经晋封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户部尚书的和珅都没资格得到。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二十七,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都到了十六岁的大婚年纪,八十高龄的乾隆帝亲自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主持初定仪式,在永寿宫行筵宴礼,把心爱的小女儿风光无比地嫁给了早就指婚多年的额驸丰绅殷德,并特准和孝公主可以乘坐金顶花轿出嫁(这也是皇后嫡女出嫁的仪制),朝廷重臣自领班军机大臣阿桂以下,都在乾隆帝的要求下,手执如意,于和孝公主的轿前行礼拜辞。
和卓·伊帕尔罕
另外,和孝公主养母容妃和卓氏薨逝前,将一生所积攒的珍宝财物大都留给了养女,乾隆帝除了赐十倍于早先其他出嫁女儿(和敬公主、和嘉公主、和恪公主)的妆奁外,还额外给予和孝公主三十万内帑银,以为其添资;因此,和孝公主出嫁时所带的嫁妆,超过了百万两之多。
和孝公主虽然很得乾隆帝宠溺,但并不是嚣张跋扈、气焰汹汹的刁蛮女子,她其实性情贤淑、通情达理、又见识长远,在和丰绅殷德成婚后,很快洞悉了公公(按和孝公主的称呼,是喊“丈人”,也就是把自己当男子的意思)和珅在朝野之中的权势以及凭借权势所作的一切,因此她多次向丈夫丰绅殷德规劝说:“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丰绅殷德尊重妻子,但又无法改变父亲和珅的行事风格,所以夹在中间很是为难,不过此时和珅风头正劲,而和孝公主毕竟只是一个女子,也不便多言,这件事也就这样拖延下去了。迎娶和孝公主后,丰绅殷德以固伦额驸之尊,先后任散秩大臣、正黄旗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銮仪使、正白旗汉军都统等要职,并获封伯爵,在老丈人乾隆帝和父亲和珅的庇佑下,以旗籍高官贵胄子弟入仕后惯例,按部就班地逐次升迁,走着顺畅无比的官场道路。
而同一时期的和珅,也继续向更高的功名利禄顶峰攀登,在乾隆帝的信任重用下,和珅除了原有的官位之外,又先后兼任殿试读卷官、翰林院掌院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最后甚至连太医院、御药房这些部门也全部操控在手中,权势达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在位长达六十年之久的乾隆帝发布谕旨,将二十二年前写下的传位密诏公布于众,同时将早就秘立多年的皇储、皇十五子嘉庆王永琰的皇太子身份诏告天下,并宣布自己将在明年年初举行禅位大典,由皇太子继位为皇帝。次年,即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信守承诺,在皇宫太和殿举行了禅位大典,命皇太子继位,改名颙琰,以今年为嘉庆元年,即嘉庆帝;乾隆帝则自称太上皇帝,退居幕后,继续掌握着实际权力。
钮祜禄·善保
乾隆帝虽然禅位,但大权依旧在握,而老皇帝年岁已高,处理军政事务力不从心,又不愿意将执政权完全交给嗣皇帝嘉庆帝。于是,乾隆帝还是以晚年的宠臣和珅为第一心腹,加以重用信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协助处理政务。从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和珅再兼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刑部尚书,而能够正面对抗他的对手福康安、阿桂在此之后接连去世,和珅再也没有了可以匹敌的同僚,在嘉庆二年(1797年)接任领班军机大臣,次年晋封一等忠襄公,达到了人臣所能达到的官场顶峰。
和珅的步步高升,皆因乾隆帝的信任宠幸所至,所以,对于乾隆帝的爱女、自己的儿媳和孝公主,和珅丝毫不敢怠慢,除了不厌其烦地嘱咐儿子丰绅殷德要顺从公主心意、勿使其心情不畅外,自己也处处讨好奉承儿媳,经常以“丈人”之尊,陪伴儿子儿媳外出游猎。因此,和孝公主对和珅的态度,还算认可及尊重。丰绅殷德在父亲的教训下和公主相得益彰、并从中得利,高官厚禄接踵而来。
和孝公主嫁给丰绅殷德后,很快诞育一子,但不幸在年幼时就夭折了,此后和孝公主再也没有生育。因为和珅只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而次子很早就夭折了,所以丰绅殷德是和珅唯一成年的儿子,为了和珅这一系钮钴禄氏不至于绝后,和孝公主在断绝了生育能力后,力劝丰绅殷德纳妾,以延续血脉;起初丰绅殷德不愿也不敢纳妾,后经公主多次恳请,知道不是试探自己,这才纳了两个小妾。此事被和珅知道后,更加敬佩儿媳的大气和胸襟。
在和珅登上人臣顶峰后不过一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执掌天下六十三年的太上皇帝乾隆帝终于寿终正寝、在皇宫养心殿内驾崩,年八十九岁。当了整整三年“见习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得以真正地把皇权掌握在手中。从皇子时期开始,嘉庆帝就对皇父的宠臣和珅凭借着乾隆帝的宠幸信任而欺上瞒下、把持权力、贪赃徇私、撺掇乾隆帝沉迷享乐的种种不臣行为愤恨不已,而即使登基后,和珅也依仗着太上皇帝的信任,继续有恃无恐地大肆敛财擅权,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能与其正面对抗,因此嘉庆帝更加对和珅深恶痛绝,几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顾忌到太上皇帝的反应,嘉庆帝只能强忍下心中的怒气,平日里与和珅虚与委蛇、装作毫无芥蒂的样子,委派和珅处理政务、侍奉太上皇帝,暗地里只待将来太上皇帝驾崩,再彻底清算和珅及其党羽。
爱新觉罗·颙琰
太上皇帝驾崩后,掌握了皇权的嘉庆帝再也没有了顾忌,立即开始对和珅下手;他先以皇帝之尊发布旨意,让和珅和党羽福长安留在宫中,昼夜轮流值守太上皇帝停放梓宫的殡殿,无旨不得擅自离守,将和珅和外界隔绝开;然后让自己的兄弟永璇、永瑆、永璘等人迅速接管和党所把持的吏部、户部、军机处、步军统领衙门等要害部门,展开清算和党的行动。一切处理完毕之后,正月初十,和珅在太上皇帝的梓宫前束手就擒,正月十三,嘉庆帝明发上谕,以“大罪二十条”将和珅交三法司论罪,并下令抄没其所有财产。
和珅下狱后,法司奉嘉庆帝诏命、并会同诸王公大臣廷议,最后以谋逆大罪,给和珅拟定了“凌迟显戮”的判决。而得知“丈人”将要被公开凌迟的消息后,和孝公主身穿重孝,自神武门进宫,当面向异母兄嘉庆帝哭泣求情,请兄长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减罪一等,不要让皇父二十年的老臣落得个千刀万剐的悲惨下场。
嘉庆帝虽然和和孝公主不同母,但以往的关系很是不错,兄妹之间感情深厚;原本嘉庆帝就有顾及已经驾崩了的皇父乾隆帝的颜面,不打算公开处决和珅的意思,等到妹妹亲自来求情后,嘉庆帝顺势下坡,亲自审查和珅一案的案宗后,以“和珅尝任首辅、略有微功”、并且自己也“不忍见国家重臣、先帝亲近之人身首异地”,特旨加恩,将原定的“凌迟”改为“于狱中赐自尽”,保全了和珅最后的的体面,以及全尸。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在儿媳和孝公主的哀求下,以及嘉庆帝顾及乾隆帝身后颜面的缘故下,擅权二十余年的前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忠襄公和珅总算不用被绑缚菜市口公开凌迟,而是以一道御赐白绫在刑部大狱中自缢而亡,年五十岁。
和珅自尽后,其家产全部被朝廷抄没,名下的宅院、田庄、当铺、银号、铺面、珠宝古玩、现银衣物等估值大约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朝廷二十年的岁入,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言,从那时候起就流传下来。
固伦和孝公主
和珅倒台并自尽后,其子丰绅殷德自然失去了之前的正黄旗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銮仪使、正白旗汉军都统等要职,还一度被拿捕至法司审讯。不过,嘉庆帝看在妹妹和孝公主的面子上,最终赦免了妹夫,没有依律将丰绅殷德连坐,还让他继续以伯爵品级侍奉公主起居(固伦额驸的仪制就不要想了),并解除对其的软禁,让他和堂兄丰绅宜绵(和珅之弟和琳之子)“暂行出城,料理丧事”,也就是办理和珅的后事。
不过,和珅倒台对丰绅殷德的影响还是太大了,就在嘉庆四年(1799年)二月,有人出面弹劾丰绅殷德:“伊父早有谋为不轨之意、伊虽不知情,蒙圣恩免追问,但不应仍叨世袭伯爵,尤以革爵以示薄惩为戒。”于是,嘉庆帝下旨,丰绅殷德“革伯爵、停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御前当差行走。”(爵位也没了,只留下个没有定员、从二品的散秩大臣头衔,比老百姓强一点)
虽然和珅全部家产被抄,但和孝公主自己的嫁妆不属于和珅家产,因此得以保存;另外,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成婚后没有另外修造公主府,而是住在和珅位于前海后街的豪宅内。所以,丰绅殷德得以与妻子一起,继续留居于旧宅。
不过当初和孝公主的十七哥、庆郡王永璘曾经在和兄长们的闲谈中,半开玩笑地要求:“纵使帝位多如雨落,亦不能滴至吾顶,惟求诸兄见怜,他日承继大统后,俾将和珅宅第赐以入居,则吾愿足矣!”永璘的玩笑话,被当时还是皇子的嘉庆帝铭记于心(嘉庆帝颙琰和永璘是同母兄弟,都是皇贵妃魏佳氏、即孝仪纯皇后所出)。因此,和珅论罪赐自尽并抄没所有家产后被,嘉庆帝于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初九下发谕旨,将由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居住的和珅旧府邸分割出来一半,赐予庆郡王永璘居住,实现了弟弟“得和珅宅地入居”的旧愿。而和孝公主只得和十七哥对半平分了所居住的府邸,从此做了二十多年的邻居。
丰绅殷德在父亲被赐死后,从人生的顶峰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世态炎凉的滋味算是体味了个遍,心情也因此郁郁寡欢、木然悲凉。幸好还有妻子和孝公主在背后支持鼓励他,让他振作起来,丰绅殷德这才没有因为遭逢大变而就此沉沦放弃,浑浑噩噩度过后半生。
嘉庆七年(1802年),清朝平定川陕起义,嘉庆帝因此心情愉悦,于是加恩诸宗室及贵戚,以示天下同庆。其中,丰绅殷德也在度过最黑暗的几年后,看到了重新振作的的曙光——嘉庆帝特别针对他下旨:“今固伦和孝公主之夫丰绅殷德,其原品秩于贝子相等,固伊父和珅之罪而获重谴,是以一并革职夺爵;朕格外加恩,授为散秩大臣,听差行走。今大功勘定、恩逮亲藩,念及固伦和孝公主久无依靠、亦应一体锡与恩施,著将丰绅殷德赏给民公品级,仍在散秩大臣上行走,俾公主同深欢感,以示朕笃念椎恩之意。”
就这样,丰绅殷德被加赏“民公”品级(就是以平民身份享受公爵待遇,不算正式封爵),额外多得一份俸禄,用于侍奉公主、养济私邸,这也算嘉庆帝给妹夫的一点恩惠了。
不过好景不长,嘉庆八年(1803年),因为对被遣散之事不满(其实是和孝公主养不起那么多下人了),和孝公主府前长史奎福(被革职)向内务府告发丰绅殷德“常闭门演习武艺、欲谋不轨;备药将毒害公主;国服内带妾室至私坟园内并诞女”等种种不法事。经内务府审讯查明,所谓演武图谋不轨、备毒药欲戕害公主皆属子虚乌有,但国服内生女确有其事。
事情搞清楚后,嘉庆帝对妹夫做出最终处置意见:“查丰绅殷德并无谋行不轨之事,但于国服一年内生女实属丧心无耻;今革伊公衔及所管各职,令伊闭门思过,其他俱属轻罪,毋庸再议。”就这样,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丰绅殷德,又被打回了原形,只能闭门不出、在家读书思过。面对多舛的命运,丰绅殷德灰心地叹息“功名事业俱泡影,埋骨何须墓志铭。”不过为了照顾妹妹的面子,嘉庆帝在这一年年底下旨,让丰绅殷德承袭了祖上所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也算稍有安抚。
嘉庆十一年(1806年),经历了多年的敲打后,嘉庆帝认为丰绅殷德应该再也没有其他小心思、对皇权彻底畏服顺从了,于是在这一年将闲置了三年之久的妹夫再度起用,授为一等侍卫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奉诏办理所管差事。
乌里雅苏台疆域图
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丰绅殷德改任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二月,恢复伯爵头衔,但同时奉诏离京,远赴北疆,到乌里雅苏台(即定边左副将军辖区)军中赴任。这一去,丰绅殷德就在“凛风苦寒、戈壁瀚海”的北疆驻守了三年,身体逐渐承受不住当地的风霜侵袭,最终得了重病、伤及肺腑。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经和孝公主再三向嘉庆帝恳求,丰绅殷德终于得以从乌里雅苏台返回京师家中,静居养病。但病症已经侵入丰绅殷德的五腹六脏,虽然和孝公主延请京城名医多方调养诊治,也没能治好丈夫的疾病,丰绅殷德回京后才两个月,就已经病入膏肓,即将不起。
嘉庆帝得知妹夫重病卧床、将不久于人世后,心里多少也有些愧疚,于是在嘉庆十五年四月将丰绅殷德晋封为公爵,以宽慰其心。不过这迟来的封赐已经挽救不了丰绅殷德的生命了,就在晋封公爵后一个月,嘉庆十五年(1810年)五月二十七,三十六岁的丰绅殷德在自己家中病逝,走完了多舛起伏的下半生。
嘉庆帝得知妹夫病逝后,遣内务府大臣英和带十名御前侍卫到和孝公主府上致祭,赐治丧银五千两、陀罗尼经被一床,按公爵仪制给予丰绅殷德治丧恤典。同时嘉庆帝特别命人将丰绅殷德在世时于滦州购置的田庄两座发还给和孝公主,作为妹妹守寡后的经济来源,用于持家所用。史书记载和孝公主在丰绅殷德去世后“主持家政十余年,内外严肃、赖以小康”,就是说日子过得还比较富裕,这也有嘉庆帝当初特意照顾的原因所致。
丰绅殷德虽然出身显贵之家,但并没有骄奢纵欲的旗人纨绔子弟习气,倒是颇有文学素养,诗文俱佳,因此才得到和孝公主的欣赏和支持。和珅获罪自尽后,丰绅殷德在闭门思过的时间里,写了不少诗词文字,他去世后,他的堂兄丰绅宜绵在办理完葬礼典仪不久,便将伯父和珅、父亲和琳、堂弟丰绅殷德在世时所写的诗文一一整理编纂,剔除和朝政有关的内容后,编成《嘉乐堂诗集》一书,作为纪念;时至今日,此书依旧有留存在世。
爱新觉罗·颙琰
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只诞育过一个儿子,还早早夭折了,此后公主再没有生育。而丰绅殷德纳妾后也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在他去世后,他这一系就算断了血脉传承。嘉庆帝为了安慰照顾守寡的妹妹,于是将丰绅殷德堂兄丰绅宜绵的儿子福恩(富那)过继给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成为他们的嗣子,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并承担奉养公主、支撑钮钴禄氏门楣的重任。
丈夫去世后,和孝公主又独自生活了十多年,期间,嘉庆帝在嘉庆二十五年年(1820年)去世,和孝公主的侄子道光帝旻宁即位。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帝得知姑母最近“用度不敷、度日艰难”的情况后,立即下旨,将当年查抄入官的和珅旧产业——恒升当铺返还给姑母,“以资日用”。
道光三年(1823年)春,和孝公主患病,久治不能痊愈,在捱过了半年的时日后,于当年九月初十病逝,时年四十九岁。道光帝闻讯后,先派皇弟惇亲王绵恺前往祭奠、致哀,然后自己也亲临葬礼现场,赐奠举哀,并让内务府主持经管公主葬礼的一切大小事务(就是由内务府全部出钱办理),以示优恤之意。
和孝公主薨逝后,因其承嗣之子福恩只是三等轻车都尉,按制度不能继续居住在大大超过仪制标准的公主府中,于是道光帝将福恩晋封一级、授二品顶戴,改赐他处居所,将和孝公主府转赐给之前就占据了一半和珅旧府邸的庆郡王府。至此,和珅旧宅得以合二为一,完整归属一家所有。不过,此时的庆郡王府,已经传到了始封郡王永璘的儿子绵慜手中,永璘已经薨逝三年了,至死也没能完成“拥有全部和珅旧宅”的心愿。
道光十二年(1832年),和孝公主的嗣子福恩被道光帝授予散轶大臣之职,加恩赏给正红旗满洲世袭佐领,和珅先祖尼雅哈纳一系钮钴禄氏的三等轻车都尉以及正红旗佐领世职,从此在丰绅殷德的后裔中(实际是堂兄丰绅宜绵的后裔)代代相传,丰绅殷德以及和孝公主的身后四时祭祀血食,总算没有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