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全球瞩目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闭幕。统计显示: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现场展示了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在全球经济继续面临寒冬、西方反全球化逆流思潮嚣张、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发起芯片摩擦、乌克兰战争拖延至冬季和新冠疫情依然活跃的总背景下,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当然是极其成功和令人振奋的。超过几百家参展的头部企业在闭幕日当天就表示,继续参加明年的第六届进博会。国际智库也在纷纷研究中国进博会的功能和效应,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主流媒体罕见地交口称赞进博会效能。而笔者在和海内外同行的积极交流中,涉及到了一个新的课题——中国进博会和世博会模式相比较,哪个更具有吸引力?
因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干扰,迪拜世博会推迟了一年,直到2021年10月开幕,2022年3月31日闭幕,超过190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参展。下一届世博会将于2025年在日本大阪举行,主题是“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
相关统计显示,迪拜世博会获得了约2亿次虚拟访问和2500万游客实地参观。据估算,从2013年筹备开始至2031年后世博期结束,世博会累计将为阿联酋整体经济贡献1226亿迪拉姆(2126亿人民币)的增加值,并创造90.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世博会展会期间创造227亿迪拉姆(393亿人民币)的GDP,约占阿联酋2021年GDP的1.5%,主要来自游客消费和现场运营维护。按总量计,排名前三的收益类别依次是餐饮住宿、商业服务和物流运输。后世博期(2022-2031年)预计将创造622亿迪拉姆(1077亿人民币)的经济增长总额,每年能提供5.3万个工作岗位,这体现出世博会的溢出效应。
就进博会和世博会期间的经济增加值指标而言,显然前者已远远胜出;而且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在吸引力和实际经济拉动作用方面,确实要超越五年一届的世博会。完全可以说,进博会借鉴了世博会的组织机制、参展功能、场馆设置等方面的经验,但其本质是创新;而世博会更是一种延续和守成。进博会平台以市场主体即企业业务为主题,世博会以国家形象展示为主题。进博会着眼于全球企业和参展国家获得多少贸易机会,世博会更关注举办地的收益。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教授,在阐述进博会创新特征时指出:“从人文社科角度来讲,创新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制度创新,其次是科技创新,而且制度创新往往引领着科技创新”。王战强调:“以进口为主题举办博览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将东西卖出去,而中国却提出由我们来购买,进博会欢迎全球国家的到来,这是真正的大国气度”。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进博会购买国外的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另一方面,进博会购买“全球商品”的气度,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可以通过进博会将产品卖给中国客户,给其主力产业和领军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每年的进博会上,都有一些“特殊展位”,它们是进博会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商提供的免费展位。小小的展位,为这些国家打开了中国大市场的一扇窗。今年首次参展的非洲国家几内亚比绍,就在这里收获了意外之喜和希望。几内亚比绍的腰果产量位居世界第六,本届进博会上,18平方米的展位承载其参展商开拓中国市场的希望。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表示,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进博会对几内亚比绍的腰果业务产生了兴趣,甚至有公司已经有意向在几内亚比绍投资。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如阿富汗的地毯和松子、莫桑比克的海螃蟹和龙虾等都获得了这种待遇。这些参展商的货物抵达上海口岸后,中方还为其提供到展会的免费运输服务。
换言之,在服务欠发达国家参展商方面,进博会更有气度和胸怀;而世博会更像是传统的“富人俱乐部”。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在助力放大溢出效应空间方面,中国进博会聚焦于全球产业链的巩固和衍生;而世博会则偏重于主办场地的后续利用和当地旅游业开发。如今年的上海交易团全面加强交易组织,举办了采购签约、交易洽谈等23场配套活动,助推意向采购金额再创新高,达到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继续位列各地方交易团首位。此外,持续功能创新中的申城“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能级也在进一步提升,虹桥品汇同步首发新品百余款,即将全新亮相的B栋将成为进口汽车、高端消费品、大健康、工业品的全球首发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进博集市等举办了新品首发、直播带货等5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同步上架了近300款进博会同款产品。这让参展进博会的跨国公司巨头们都掌握了一个热词——溢出效应。笔者相信,溢出效应将是进博会越来越成功的核心魅力。(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