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皇城都属于禁地,说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那是忽悠人。
可古时候平民百姓想来个皇城一日游,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便是侥幸进去了,那就别想竖着出来了。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清咸丰年间,还真就有个小贩,在紫禁城进进出出,跟逛商场似的,两年多时间没人发现他的违法行为。
大清咸丰元年(1851)九月的一天,顺天府宛平县(县衙在北京城鼓楼附近)做小买卖的商贩王库儿在金鱼胡同口叫卖馒头,偶然捡到一块皇宫专用的腰牌。
宫中腰牌用于差役、侍卫、太监、宫女等出入城门办事,类似于后来的通行证。
无知者无畏,王库儿像得了宝贝一样,就把它佩戴在腰间,从此大大方方到皇城兜售他的馒头饽饽。
王库儿出入皇城小半年,非但无人察觉,反而和宫中很多差役、太监、宫女混得很熟,生意做得很红火。
太监、宫女出手大方,不用找零钱,王库儿的馒头价格竟达到城外的十倍,赚得钵满盆满。
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王库儿过继给别人家的哥哥张贵林得知这个秘密,他感到又惊又喜。
张贵林心里琢磨,这紫禁城戒备森严,做为普通百姓的弟弟能自由出入,简直是天赐良机。
他也想沾点光,进去感受一下皇城的神秘,顺便靠着这蝎子粑粑独一份的买卖发点财。
毕竟是亲兄弟,王库儿当即就答应了,随即将腰牌上原来的名字“袁世栋”用刀刮掉,写上了哥哥的名字“张贵林”。
从此,张贵林就接替弟弟,出入紫禁城“摆摊卖货”。
王库儿早就跟皇宫里许多人熟悉了,所以他也没闲着,凭借着以往进出城门的经验,仍然可以混进城中。
没多久,王库儿还找到一份差事,他被皇宫御膳房一个叫张春成的厨师相中,留在身边打下手,吃住在御膳房的御厨宿舍。
过了一段时间,皇宫稽查严起来了,王库儿感到风声紧,只好辞去了御膳房的差事,找到哥哥张贵林,要回腰牌,自己重操旧业卖馒头。
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族,对民间的馒头、饽饽很感兴趣,宫女太监们渐渐把这种大内吃不到的美食介绍给孝贞显皇后(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皇后又介绍给皇帝。
咸丰帝很纳闷,紫禁城内咋会有人卖馒头?
于是下诏彻查。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二十三日,王库儿终于露馅了。
经过一番调查,腰牌是负责厨房事务的校尉袁士栋丢失的,因害怕被追究,一直不敢上报。
正史没有记载事情的结局。
野史传说,王库儿被判处重打一百大板。
因皇后和宫女、太监说情,行刑的差役手下留情捡回一条命,此后回家置办田地,纳了几房小妾,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