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二战波兰有多坑?践行远交近攻,凭实力作死自己坑死英法

二战波兰有多坑?践行远交近攻,凭实力作死自己坑死英法

引言: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母后,把持天下数十年的宣太后芈月故去了。

长舒一口气的秦昭王终于开始清算母后嫡系,随后曾经权倾天下的穰侯魏冉遭殃了。

魏冉遭殃预示着一个时代结束,楚国外戚把持朝局成了过去,秦昭王开始呼唤自己的嫡系。

恰在这时,一个魏国囚徒来到了秦国,成了秦昭王坐上红人,这人就是以“睚眦必报”闻名的应侯范雎,范雎其人按品性看是个妥妥的小人,但却是个有才的真小人。

在跟秦昭王一番讨论后,给秦国制定了后续的称霸之策,谓之曰:“远交近攻”策。

这个策略的核心是,将进攻的矛头对准靠近秦国边境的韩国、赵国,然后通过稳住楚国、魏国,结好齐国、燕国,为秦国的后续进攻战略指明了方向。

(秦昭王和范睢)

按照范雎的说法就是: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这话的意思是,只有尽可能进攻吞并邻近国家土地,才能更好扩展秦国地盘,强大秦国的国力,至于曾经的跨越国境线作战争霸,除了空耗国力之外,毫无任何作用。

在秦昭王和范雎积极推进下,后续的秦国将这个国策发扬光大,集中火力进攻孱弱的韩国和尚武的赵国,稳住楚国和魏国,对于燕国和齐国则不断交好,用亲疏有别的方式,步步为营,终于成就了秦国的霸业。

后续的历史上,这个战略在中国也有无数的践行者,秉持这个战略的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当然,世事无绝对,这不,世界上就有一个没学好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二战时的波兰。

(莫名其妙的波兰人)

一:波兰特色的远交近攻。

二战的引爆点是德国入侵波兰,用一场闪电战让波兰的盟友英法如梦初醒,有感于希特勒野望永无止尽,进而开始宣战节奏。

但宣战之后的英法,对于救援波兰却深感无力,弄了一出静坐战争的奇景。

原因无他,波兰是个坑爹货啊,英法两国根本就没做好战争准备。

至于为何这么说,我们看波兰做派就懂了。

波兰,是一战之后在英法两国帮助下恢复独立的国家,这帮助恢复独立的举动,还有后续的友好关系让波兰跟法国、英国关系都不错!

英法当时是一战的胜利国,而战败国也有两个,俄国和德国。

这两个国家在一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历史上少有的蛰伏期。

德国经济萧条,军备受限,穷困潦倒,俄国在经过政权更迭后,也迎来了十多个国家的干涉军和内战的侵扰,用了很久才稳定下来。

(苏俄内战时波兰条的很欢)

东西方两个曾经的大国、强国陷入危机的时候,波兰反而是跳得最欢的那个。

东边打打苏联,是干涉军事的积极参与者,西边跟德国关系也不好非常不对盘。

这无疑是作死之举,这做派按波兰当时所处的国际格局而言,不就是另类的远交近攻吗?

远方的英法两国,是波兰的好友友,近处的德国和苏联是波兰孜孜以求的目标。

那么波兰为何有这么大的勇气?则和上世纪30年代在波兰流行一时的 “大波兰主义”思潮有关。

在这个思潮作祟下,在曾经被瓜分的愤怒指引下,波兰对德国强势对苏联强势,致力于交好英法,完美的演绎了一场名不副实的远交近攻,成了二战酝酿时刻,最出风头的那只鸟。

可他面对的敌人是谁?

左边是世界工业产值第三的德国,右边是工业产值第二的苏联。

就这样还玩远交近攻,无疑是玩火自焚。

波兰的玩火自焚,让英法两国也不顺气啊?

(英国首相张伯伦)

二:英法的战争准备和波兰的错误。

英法两国对于战争的预判,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当德国在索取了苏台德地区后,依旧吞并捷克时,深感恐慌的英法就开始了部分战争动员,只是受制于国家体制和效率问题,还有各种厌战情绪影响。

当闪击波兰发生后,战争动员也没成,当德国准备进攻法国的时候,动员依旧没成。

以至于当法国总理雷诺问法军总司令甘末林:什么时候能进攻(德国)”时。

甘末林的回答居然是,最快也要一年以后,也就是1941年。

这无疑是战争史上的奇观,前线都打了这么久了,战争准备居然没做好,这样的情况在英国也有发生。

是什么让这一切发生了,除了英法两国的动员效率之外,波兰的外交强硬也是催化剂。

换言之,如果波兰不那么强硬而是用缓和博弈的外交政策,在但泽问题上跟德国玩下太极拳,英法两国势必不会如此被动,波兰的结局也不会那么惨烈。

除了波兰的外交政策失误外,张伯伦主导的绥靖政策也是英法两国戒备下降的根源。

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带来了这一代人的和平。

可随后不久发生的德国吞并捷克事件,让无数欧洲国家担忧了。

(德国吞并捷克)

不少欧洲国家外长纷纷通过驻英大使馆询问英国人:英国对德政策底线在哪?

简言之就是,英国的退让到底何时才会结束?

面对这质疑,还有国内沸腾的民怨,深感地位不稳当的张伯伦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还有国内呼声悍然划定底线,这底线就是,突然对德强硬,通过给予波兰独立的保证,诠释了英国的态度,进而犯下了大错误。

这一切让希特勒明白,通过和平的外交方式解决但泽的问题成了伪命题。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英国成了德国的目标之一。

虽然张伯伦用这样的方式,稍许恢复了大英帝国在欧洲小国中的威望,也提高了自己的个人支持率,但这单方面的强硬,而不是联合波兰弄外交努力,让战争变成了现在进行时。

更可怕的是,那时的英国虽做好了战争准备,却并没有完成动员,也没有多少战斗的决心。

(但泽问题的由来)

三:但泽问题的由来。

波兰和德国但泽问题的由来,源自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合约》。

按照合约规定,但泽自由市名义上归国联管理,实质上却成了波兰地盘,这导致当时的但泽自由市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历届德国政府,对于东西方边界的态度有很大不同。

西部边界被割给比利时、法国的领土,还有卢森堡的独立,德国历届政府都没提出异议。

东方边界,特别是曾经西普鲁士区域,德国从未承认过,魏玛共和国不承认,纳粹德国不承认,就连二战后的西德政府,在1990年东西德合并前也没承认过。

原因无他,祖地难舍而已,将时光放在二战前,那就更是如此了。

当时的但泽地区德意志人占据95%以上,波兰族裔仅仅不到3%,这让当地本就有很强的回归意识和反对波兰的意识。

基于这民意基础,才有纳粹德国内部从1938年初,就有要求政府收回但泽民意的呼声出现。

当时德国碍于和波兰的关系,到1938年11月,才通过外交渠道跟波兰商议。

(希特勒)

最开始的时候,德国还稍许克制并没有要求整个但泽走廊回归,提了但泽自由市的归属,提了修筑高速公路和铁路,提了将本土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以方便飞地的沟通和管理。

提了这么多之后,德国为了安抚波兰,还提议波兰保留波兰在但泽附近建设的港口格丁尼亚,并明确表达了尊重波兰边境的意思,甚至邀请波兰加入德意日三国参加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这言外之意就是,你站队我这边,我让你安全。

德国人用罕有的温柔和耐心,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如果波兰表面应付一下,商议一下,私下谈判,都不会让局势不可收拾,可波兰却断然拒绝了德国的诉求。

(德军)

四:波兰、德国、苏联三国的外交斡旋。

实事求是地说,以当时德国的实力,诉求自己从未答应过割让的领土也算合情合理了。

而且波兰从始至终都没有但泽市的主权,那是属于国联管辖的区域,就算是按照十四点原则进行公投,这区域也势必会回归德国。

简言之,波兰在本就不是自己的地方,寸步不让。

面对波兰的强硬,德国迟至1939年1月,都没想过要动手。因为当时的苏联和德国虽然都看不顺眼波兰,但都在寻求拉拢波兰,用波兰作为和强大邻国的缓冲区以及后续可能的盟友。

苏联和德国其实也不愿意彼此接壤,以免出大问题。

这也是希特勒一上台就跟波兰签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后续还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将捷克的切欣地区交给波兰根源。

希特勒指望用这不断释放善意的方式,换来波兰的配合,为日后一起进攻苏联埋下伏笔。

那个时候欧洲无数国家都认为,波兰其实成了德国的准盟友了。

但波兰在收了德国无数好处之后,却在但泽问题上油盐不进,让希特勒大为光火。

按照希特勒的算盘,只要波兰答应了德国的要求,在进攻苏联之后,就会将苏联的西乌克兰区域交给波兰作为补偿,还会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在延长25年。面对这条件,波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说,还不顾希特勒的无数次的会谈诉求以及释放善意,铁了心回绝德国。

即便这样,1939年3月25日希特勒在跟陆军总司令商议时依旧说:不愿使用武力来解决但泽的问题,当时的希特勒也很无奈。

希特勒为何会无奈,因为苏联也在争取波兰,他不希望波兰倒向苏联。

(一战后的欧洲)

当时的苏联,最大的敌人是成了欧洲最大反共先锋的德国。

德国百万完成了重新武装,让苏联如鲠在喉,为了应对德国的威胁,苏联一再诉求跟波兰签署互助条约抵御德国,可两国因为东部领土的纠纷一直达不成协议。

两个大国都在拉拢波兰,如果波兰是一个明智的政府主导者,应该会明白,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两个宁愿得罪一个也别得罪两个。

但波兰愣是用自己的头铁,得罪了两个大国,让两个大国气急败坏。

(希特勒的犹豫)

五:希特勒的最后努力。

在知晓了波兰和苏联也没谈拢后,希特勒寻思波兰政府如此强硬是不是因为国内反对声太大,于是就告诉波兰一个折中方案!

他对波兰说,我不派遣国防军出动,只要你们不管但泽当地居民的暴动就够了。

当地居民要回归,我们军队没有进去,你的压力也会小点,要不你就配合下呗?

谁知,这委婉的计划,波兰依旧不答应,但泽区域出现民众暴动后,波兰不顾希特勒的警告,直接派了两个步兵师进驻但泽。

这下直接让希特勒无语了。

给你面子你不要,就不怪我翻脸了,哪里是国联的地盘,国联都没说啥,你居然敢管,真不知马王爷几只眼?

在波兰和德国翻脸跟苏联没有达成协议之后,波兰曾经长久的友好的英法两国立马行动。

他们用接连而来的条约和独立保证,不断给波兰打气。

(今日四国区位)

六:英法的算计和最后的恶果。

英国政府在给予波兰同盟协议和独立保证时,也遭遇了国内不少反对的声音,这反对声中最睿智的声音出自前首相劳合乔治。

看透了苏联的他说:

不先弄清楚苏联会不会支持,就承担这样广泛的义务,是一种自取灭亡的愚蠢行为。对波兰做出保证,势必会提早引发剧变,也势必引起一场世界大战。

这话无疑诠释了事后的历史,苏联的态度成了决定波兰命运的转折点。

可当时的英国执政者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给了波兰胆气。

(劳合乔治)

随后的波兰,因为国内民粹主义的抬头,变得更加强硬甚至威胁德国说:只要德国敢于进攻,波兰强大的骑兵就会去柏林阅兵。

希特勒是谁?能受波兰的威胁?

在分析过英法两国给予的所谓独立保证后,希特勒认为,战争只要爆发英法两国能给波兰的支援很有限,而且苏联和波兰的关系早已在破裂边缘,波兰失去了一切外援。

基于此,希特勒开始准备军事进攻的计划。

恰在那时,旷日持久的但泽问题,也让德国和波兰两国境内民众的狂热都被鼓动起来。

德国人在高呼开战,波兰人也在高呼开战,任何退缩都将不利于政局稳定。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1939年3月31日,波兰获得英国独立保证,1939年4月6日两国签署《英波安全保证条约》

希特勒终于下定决心,只不过在决心下定之前,他还有一个事情要做,那就是稳住苏联。

既然最理想的联合波兰对抗苏联无法实现了,那就只能干掉波兰了。

因为这个英法盟友,会成为后续进攻的威胁,随即德国宣布终止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给波兰发去了“但泽或战争”的最后通牒。

面对最后通牒,头铁的波兰又一次拒绝并开始备战。

1939年4月,希特勒命令参谋部指定作战计划,并很快指定了代号“白色方案”的闪击计划。

同年4-6月是希特勒的等待期,这期间德国暂停了对但泽的领土要求以观察局势的发展。

知晓苏、英、法、波谈了四个多月的《对德共同防御协定》没谈拢之后,希特勒高兴坏了。

(德国和苏联交好)

于是立马决定拉拢苏联,在1939年8月23日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搞笑的是,波兰在发现德国真的在进行战争准备和动员之后,居然又软化了自己的态度,从坚决拒绝变成了三层退让!

先是说,可以放弃但泽的权益,后又说可以承认德国对但泽的主权,最后又说,你的条件全部都答应,还加码将但泽走廊地区全部给予德国。

换言之,在战争将临时刻,波兰人缩了。

可是,这一切为时已晚!

在成功拉拢了苏联后,不再理会英法态度的希特勒铁了心要进攻波兰,因为希特勒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付出的代价让他不得不行动。

这代价就是默许苏联吞并亲德的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的东部领土,用四个准盟友换波兰,如果真不打,德国就亏大了。

(闪击波兰)

尾声: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战争持续到1939年10月6日波兰沦陷。

波兰自以为的盟友英法两国不顾波兰的抵抗,进行了静坐战争坐看盟友覆灭。

波兰骑兵面对德国的钢铁骑兵当然打不赢,波兰又一次灭国。

那一刻的但泽已经满足不了德国的胃口。

看完这一切,只有一声感叹!

这波兰无疑是欧洲践行远交近攻的杰出代表,愣是用这精妙的战术玩死了自己。

玩死的根源,还是大势辨别不清,格局认知不明,不知谁才是真正的威胁啊?

英法苏德四国都在拉拢,明面筹码如此多,却赌成这样,也是醉了。

被坑死的的英法,估计都会想,自己找的是啥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进攻,秦昭王,国家,波兰,英法,实力,秦国,远交近攻,德国,战争,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攻,秦昭王,国家,波兰,英法,实力,秦国,远交近攻,德国,战争,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攻,秦昭王,国家,波兰,英法,实力,秦国,远交近攻,德国,战争,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