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历史上有两次统治者出逃,二者有何不同?

清朝历史上有两次统治者出逃,二者有何不同?

像许多朝代一样,清朝有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的光荣建国,也有慈禧、隆裕时代的惨淡收场。自嘉庆以来,国家内部的隐患,渐渐被抬到大众眼前,成为“明患”,而时局影响,列强侵略不断,企图从外部击沉这艘运行已久的巨轮。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发生了两次统治者出逃。

这个时候,皇帝在干什么呢?没有调兵遣将加强南部边防,而是谋求和谈,《天津条约》就是这么来的。

1860年,英法联军眼看又到达北京,咸丰在干什么?带着家室浩浩汤汤地逃离北京。玩味的是,这回出逃,皇帝心爱的懿贵妃始终伴随左右,她便是未来的慈禧太后。咸丰是慈禧摄政的第一个启蒙者,他的习惯、策略、手腕都被妃子看在眼中,潜移默化地学去了不少,多年过去她如法炮制了第二次出逃,当时所想,不知道是不是一如当年的咸丰。

除此以外,还发生了两件令人心痛的事:1,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不仅将财宝洗劫一空,还放了一把大火,毁灭掉一座美丽的艺术品。2,咸丰早亡的皇后被暂时安置在田村,为了不被联军侮辱,由大臣们建议,将她和其余四个已故妃嫔的棺椁被深埋农林的地下。咸丰只顾着逃亡,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想起有这回事才重新将棺椁启出来。

这个时候慈禧在做什么?三步走:将错误归结在义和团身上,加大力度剿灭,其实是在逢迎联军;议和;西逃,《辛丑条约》就是这么来的。

路途之中,总有故事,这回也不例外,发生了两件事:

其一,在出逃前夕,慈禧太后将光绪帝的宠妃珍妃赐死。根据《宫女谈往录》的只言片语描述:慈禧不想带着珍妃一起走,又不想她留下来受辱,于是将其投井。而实际原因,是珍妃得光绪欢心,与太后、隆裕皇后交恶,早年间就因大不敬遭到杖责,维新变法时珍妃还坚决地支持光绪。在慈禧看来,有她在,皇帝便不能心定。

其二,慈禧逃难西安,结识了当地的女首富,也就是《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周莹主动献上10万两白银,并且努力填补《辛丑条约》造成的亏空,慈禧赏赐其“护国夫人”的牌匾,一是表彰,更是动员富商们多多捐款。最终,周莹成为太后义女,还获得一品诰命的封号。

首先,咸丰时期,清朝的主权尚在,集权也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成为决策者。皇权旁落,也是清朝统治崩塌的表现之一。

其次,第一次出逃还是受英法联军逼迫,而第二次出逃,八国联军的聚集说明列强已经开始瓜分中国。

最后,两次出逃,清朝身上所背负的重担也大不相同,《辛丑条约》以后,政府不仅要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还加带着两项屈辱协议:1,惩办主战的官吏。2,拆除大沽口炮台。这意味着什么?清朝从主战还是主和的摇摆不定状态里脱出,开始放弃抵抗,不仅如此,还自己卸去了抵抗的能力。

后记:在抵御外部侵略的过程里,清政府一味软弱求和引起民愤。虽然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是民间的起义队伍如雨后春笋,一茬又一茬的新生。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朝灭亡,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咸丰,慈禧,清朝,历史,条约,皇帝,联军,侵略,光绪,北京,观点评论,咸丰,慈禧,珍妃,周莹,慈禧太后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咸丰,慈禧,清朝,历史,条约,皇帝,联军,侵略,光绪,北京,观点评论,咸丰,慈禧,珍妃,周莹,慈禧太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咸丰,慈禧,清朝,历史,条约,皇帝,联军,侵略,光绪,北京,观点评论,咸丰,慈禧,珍妃,周莹,慈禧太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