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是清代的一类爵位,说来它的发展,也是一段改革史。
清初,并没有铁帽子王这个称号,甚至连具体的王爵都没有细分。那个时候是如何区别高低贵贱的呢——以努尔哈赤嫡出血脉,为一旗的首领,这样皇太极、多尔衮、豪格都成了一旗之主,被称为贝勒,有后来“王爷”的意思。
皇太极称帝,许多国家制度趋于完善,就是将昔日有功的兄弟子侄聚在一起,正八经的划分了王爵,在这次大封中,一共涉及了亲王加郡王7人,贝勒2人,包涵知名人物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阿济格。后世皆说,从这里开始就奠定了清朝铁帽子王的雏形,实际上,也只是雏形而已,全朝有所共识,还是从乾隆开始。
乾隆登基,他做了一件令人投以敬意的事:为多尔衮平反。追评多尔衮是“清代入关功劳最大人”,并且恢复了他在顺治朝被剥夺的爵位。
一个朝代,能够在没有政变而是顺利继承的前提下,由后世子孙纠正先辈的错误,是清代大气的闪光点。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二儿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的儿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和硕豫亲王多铎
和硕肃亲王豪格
和硕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孙子)
和硕怡亲王胤祥(雍正的十三弟)
铁帽子王为什么铁?因为它与普通王爵相比,有个最大的特权,即世袭罔替。
历史给人的教训是,若有一个皇室宗亲倚仗身份累世加恩,最终难免会养成撼动王朝的实力。清代发现了这个弊端,于是主动规定:但凡普通爵位,每传一代,便降一等,清朝共12等王爵,降低到某一特定级别(一般是辅国将军)便不再降。
可是这样一来,就有个疑问:铁帽子王如果在某一代犯了错误怎么办?是赦免他?还是剥夺他?如果剥夺,似乎就与“铁帽子”三字,成为悖论。若是赦免,也与法度不符,成为特权。
这个疑问,如果站在天子的角度同样成立,只是需要变个方式来问:铁帽子王积聚雄厚家族力量,谋朝篡位怎么办?我拿他没治吗?
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个解决办法,它既可以延续恩赐,又能将终结恩赐的开关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便是解决办法。
每个亲王,兄弟子侄众多,不愁没人来接盘。这即可以说成完美保留下荣誉,又可以说成权力的转移。
因此,铁帽子王的帽子,一点都不结实。
在实践中,这个制度的利用率相当高,不信你看:代善的爵位,传了10代,却有12个人做过,因为有2人是中间被剥夺后转移他人的;多铎,传了9代,也有2人夺爵等等。反而是中间没有断过的是少数人,例如来自于胤祥的怡亲王。
乾隆死后,这个称号依然延续着,并且在总量为9的铁帽子王行列中,又增添3人,他们有的还在近代史中赫赫有名:
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是慈禧太后时期比较倚重的皇亲,垂帘听政时,身居议政王。
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光绪皇帝亲生父亲。
庆亲王奕劻,乾隆曾孙。
史学家在评价清代时,都说这个朝代没有权臣。所谓权臣,就是玩弄权术,威胁统治的臣子。归因,都认为是军机处的功劳,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归到皇帝手中,大大减弱了臣子决策权。但事实上,也是多重因素的结果,例如即时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快速取缔辅政臣子权力、还有就是王位世袭的制度,每一代抵减的规律,就在清代中央集权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