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渐消,秋风渐起,心急的朋友已经扳起手指盘算离春节还有多少天……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普天同庆,其乐融融。那么在清朝时期,皇帝们将如何过春节呢?
一、康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又叫小年,是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每到这一天,老百姓都要祭拜灶神。当年,鲁迅先生就写过五言古诗《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诗里描绘了一次不成敬意的祭灶活动,表达生活的艰难。
居住在紫禁城里的康熙皇帝,自然也要参与祭拜灶神的活动。康熙皇帝祭拜灶神的地点在坤宁宫。自然,皇家礼仪的隆重程度,要远超寻常百姓。据《清会典图》记载,康熙皇帝祭灶要献上33种供品。供品里面,既有鲁迅因为家庭拮据,实在拿不出来的黄羊;也有较为普通的饴糖。
为什么要供奉饴糖呢?这是用饴糖堵住灶神的嘴巴,让他在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多为凡间说好话。这样,来年上天才能多降吉祥。
二、乾隆吃瓜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然而,清朝时期,北方人到了冬天后,要想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几乎就跟梦幻一样不现实——除非你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春节时能够品尝到两种新鲜水果蔬菜。
水果是来自台湾阿里山的西瓜。台湾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全年均可以出产西瓜。当年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台湾地方政府每年冬天精心挑选西瓜,进贡到京城,让居住在北方的皇帝尝尝鲜。蔬菜是玉泉山温泉旁种植的黄瓜。
黄瓜是夏季蔬菜,古代很少有人在冬天种植出来。可宫廷菜农利用玉泉山温泉旁土壤温度较高的因素,硬是出产了一批黄瓜。虽然数量不多,只有7条,可毕竟是货真价实的新鲜蔬菜。这7条黄瓜,乾隆皇帝送皇太后3条,自己留了2条,剩下2条送给了宠爱的惇妃。
三、嘉庆赐福
春节来临之际,许多人家会请人在大红的纸上写上滚金的“福”字,然后倒贴在自家大门上,取得一个“福到了”的好意头。如果这“福”字是皇帝写的,我就问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个皇帝。他在每年春节时期,都会书写大量的“福”字。第一个“福”字,贴在太和殿里。接下来的几个“福”字,贴在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此后书写的“福”字,就要依次送给王公大臣。
在清朝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的书法比较好,嘉庆皇帝比之他们稍差,但也算写得中规中矩、温润清和。当然,皇帝亲笔写的“福”字,再烂也要恭恭敬敬地收下,视若珍宝。
四、道光节食
众所周知,道光皇帝是一个勤俭节约的皇帝,穿着补丁衣服,一块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块用。连皇后过生日都是人手一碗打卤面。到了春节,是不是就应该放开肚皮,好好吃一顿大餐了?
并没有。
《大清会典》记载了道光皇帝有一年春节的菜谱,分别是:“烧汤煮饽饽一品,羊肉丝酸菜锅子一品,溜鸭腰一品,鸭丁炒豆腐一品,鸡蛋炒肉一品。”总共就5道菜,四菜一汤。虽然说都是肉食,可满人向来就是肉食为主,这些菜肴很是稀松平常。地主人家的年夜饭,都不可能这样简朴。
按照宫廷规矩,皇帝吃的御膳,一般会多准备4份。2份赏赐给王公大臣,2份赏赐给妃嫔宫女。道光皇帝为了节省开支,将赏赐给妃嫔宫女的御膳取消了。妃嫔没有御膳吃,日子照样过。可宫女就惨了,大过年的连肉都吃不上。
五、光绪跳舞
见过皇帝祭灶、见过皇帝吃瓜、见过皇帝赐福,你见过皇帝跳舞吗?
如果你回到1898年以后的清朝,没准就能看到光绪皇帝跳舞。
1898年以后的光绪皇帝,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他被慈禧太后软禁在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人身自由是不存在的,此外还要忍受慈禧太后施加的各种侮辱。
除夕之夜,光绪皇帝就要带着宗室王公和一品以上的朝廷大员,给慈禧太后行辞岁礼仪。叩拜完毕后,光绪皇帝还不能走,必须为慈禧太后献舞。于是,在赞礼郎的歌声中,光绪皇帝和礼亲王世铎结成舞伴,翩翩起舞……
跳舞能愉悦心灵,可这时候的光绪皇帝,恐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清会典图》《大清会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