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谢鼎
清代皇宫管理森严,制度完善,尤其与明朝相比,各方面都比较科学、健全。在清朝的皇宫中,不但有忠心耿耿的满族侍卫,还有数以千计的汉族太监。这些人负责皇宫的安全,照看着皇宫中的一草一木。在多数情况下,皇宫中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也不曾丢,而价值连城的珠宝玉器、古代字画更要登记造册,由专人管辖,谁也不敢草率。
相比较而言,宫廷后厨算是最容易丢失东西的地界。一斤面、一斗米、一块肉丢失起来,不容易被人发现。在易耗品中,一斤两斤的米面被太监“带”走是很方便的。看管物资的汉族太监着实不如保卫皇族的满族侍卫要忠诚担当,但为了一些米面也要由满族人看管又显得大材小用。因此,后厨丢失东西成为了难以避免的事情,这在宫廷管理中是个短板。
在康熙五十七年八月上旬的一份满文奏折档案里记载了一件与宫中膳房有关的“偷盗” 事例,这属于一件比较典型的事件。
该件满文档案中提到太监魏玉竟将“ 好面” 、“ 次面” 混用,偷斤减两,而且疑似将从膳房领取的一升大黄米面偷出,私下带往别的地方,分人食用。康熙皇帝下令管理膳房的首领太监详查此事,找出箇中确实原因,并且查明太监究竟将膳房米面带往何处。
清代后宫对于面的需求量很大,满族人喜欢食用饽饽,饽饽是使用各种面制作而成的,不但有白面,还有玉米面、江米面、黄米面、栗子面、绿豆面等。而对于面的管理是很难量化的,在制作各种饽饽中,也不妨有浪费的情况,这为不法太监带来了不少“机会”。
依照清代宫廷档案文献记载,宫中每天都必须动员四十人左右的厨役人员,专门在饽饽房里精心备制皇室成员食用的饽饽。满族饽饽与南方糕点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更甜,二是更粘,反映出关外满族人的饮食习惯。到了清末,宫廷后厨更是频频容易出现“偷盗”行为,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行为都没有被严格的追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