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清朝两江总督署所在地。不久前,我在两江总督署旧址参观时,发现里面陈列着部分曾经做过两江总督的晚清名臣画像,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曾国荃等,以及我们熟知的林则徐。
在我的印象里,林则徐虽然在江苏做过官,也做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封疆大吏,但好像没有做过两江总督啊。难道两江总督署陈列的画像有误?
其实,我们既可以说林则徐做过两江总督,也可以说他没有做过两江总督。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且从头说起。
林则徐,字元抚,福建侯官县人,生于1785年。林则徐19岁就考中举人,但第一次参加会试不幸名落孙山,直到26岁那年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林则徐不满官场的尔虞我诈,一度辞官回归故里。道光皇帝即位后,在曹振镛、沈维鐈等人的推荐下,提拔重用了林则徐。林则徐得以在官场崭露头角。
林则徐很熟悉江苏,他先后3次在江苏当官,历任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累计任职期限长达12年之久。在江苏期间,林则徐勤于政事,关心民生,在水利、减漕、救灾、缓赋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于地方、民众的事情,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吴中洊饥,奏免逋赋,筹抚恤。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赈竣,乃筹积谷备荒。清厘交代,尽结京控诸狱。诏嘉之,勉以力行。”
“复就原河逢湾取直,节省工费三万馀两,用浚附近刘河之七浦河,及附近白茆之徐六泾、东西护塘诸河。又浚丹徒、丹阳运河,宝带桥泖淀诸工,以次兴举,为吴中数十年之利。”
《清史稿》对林则徐在江苏的政绩记载得比较详细,还专门提到:“两署两江总督。”原来,当时的两江总督叫陶澍。陶澍是一名很能干的官员,心胸很宽广,提拔和重用了一批年轻官员,放手让他们做事,林则徐就是其中之一。
1835年,陶澍进京述职期间,曾经由林则徐署理两江总督;1836年,陶澍到外地巡视防务,再次由林则徐署理两江总督。这就是《清史稿》提到的“两署两江总督”之事。
所谓“署理”,是指官员出缺或离任,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职务。清朝时期,“署理”也是官员任职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称林则徐做过两江总督。不过,林则徐这两次署理两江总督的时间都很短,以至于《清史稿》的记载都寥寥数语,不像其他经历那样浓墨重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林则徐没有做过两江总督。
除了两次署理两江总督,林则徐还有一次与两江总督职位擦肩而过的经历。
那是在1939年春天,由于两江总督陶澍因病去世,朝廷任命林则徐为两江总督,但是林则徐“未到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广东一带鸦片泛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朝廷,请求严禁鸦片。道光皇帝将这个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林则徐坚持用重典来禁烟,说:“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道光皇帝被林则徐这番话打动了,深以为然,连续19次召集林则徐商议。不久,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奔赴广东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
此后,林则徐就再也没有回过江苏。
【参考资料:《清史稿》《两江总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