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在1938年之前,英国有个小岛,岛上天天准时升起三角龙旗,一般人都会默认为这是大清的领土。这是咋回事呢?
据《最后的龙旗》一书记载,溥仪有个英国老师叫庄士敦,此人出生于苏格兰,所以特别有情调,本科主修历史和英国文学,然后研究生期间又专心研究起了法理学,可谓博学多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他跑到中国,先去了香港,后来又去了威海卫,反正哪里的英国人多就去哪里。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据史料记载,1919年,庄士敦写了篇文章,专门叙述中英两国民俗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历史根源。此文被李经迈看到,感觉写得特别好,便将其推荐给了溥仪,专门给皇帝介绍西方的人文历史,从此成为帝师。
当然,这是溥仪的感觉,而在庄士敦的眼里,大清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地方。这紫禁城里随便找个碗,那都是世界级宝物!据史料记载,1930年,庄士敦写成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并获得了巨额稿费,他用其中的1600英镑,在苏格兰西部阿盖尔地区的克雷格尼希湖上,买了一座名为皇家之岛的小岛。
他在岛上建了三组建筑,分别命名为帝室、威海卫室和竹室。光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人实在太喜欢中国,喜欢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了,对吧?特别是那个竹室,各位,我们老祖宗有句话叫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是儒家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庄士敦用它来命名,可见此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而且各位有所不知,这三间房里是各有洞天。第一间帝室,里面放着溥仪送的各式宝贝,墙上据说还挂着一件官服,那是他做帝师时学生送的。第二间叫威海卫室,里面是他在香港和威海卫工作时拿到的东西,金石瓷玉,五花八门。至于竹室,里面都是书,各种绝版、孤本。
书上说,他每天早上都会起个大早,然后在出现第一缕阳光时升起那面三角龙旗。然后,他会回到房间里细心照看或者修缮这些宝贝。这样的日子过了8年,直到1938年6月,他死了。
临死前,他跟未婚妻伊莉莎白说,我死后,你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在这岛上,至于这些宝贝,就放在这儿吧,让它们陪伴着你。等哪一天你不想住在这儿了,就把它们捐赠给英国城市环境和古迹保护委员会。
死人的遗愿,一般性是要遵守的。伊莉莎白也的确按他的意思做了,直到死,她都一直在这个岛上,并依然天天升旗。因为她和庄士敦都认为这里是大清的领土,而他们,就是这领土的主人。
据史料记载,伊莉莎白死后,这一切都归了当初服侍他们的仆人们。但据说在5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这里的一切,当年庄士敦辛辛苦苦收集来的宝贝、资料和照片都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