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倭”字一直与日本有着深刻联系,古代人们经常如此称呼日本或者其他国家。所谓“倭”,含有蔑视的意思,通常用来讽刺对方猥琐矮小的形象。这跟古代日本列岛人类的来源以及迁徙有着重要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获取中国对日本列岛“倭”的称呼从何而来。
从人类迁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会更好些,在距今大约10万年前,整个地球上有三种人类,亚洲直立人和非洲现代智人以及欧洲的尼安德特人。
本来这三种人类分别待在各自的地方安然生存,一直到3万年前,考古研究者们发现原始人类的特征区别开始没那么明显了,也就是说,原来生活在全球各地的原始人类们开始迁移活动了。迁移在一起的人们开始结合,遗传基因开始互相融合,基因的多样性也开始减少,人们的身体特征也逐渐朝着相同的特征进化。
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理论,一种是多地域连续性理论,距今180万年的非洲直立人因为特殊的原因逐渐向亚洲迁移,地球上的人类开始聚集汇合在一起,遗传因子在他们之间传播开来,使得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发展受到抑制。若真是如此,这也就证实了为什么考古研究者们解剖的不同类的原始人却得到了相同特征的人类。
从考古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更相信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源自一个祖先且出自非洲的理论。尼安德特人和新人属于两个不同的人种,发生杂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开始,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和新人的生活水平大体相似,都是采用石器作为主要的工具。而后续发展却出人意料,新人的水平突飞猛进,被用作工具开发的石器有了更多的样式,更加融于人们的生活。
武器比以前锋利了,人们也开始逮捕大型动物,这也就标志着新人的狩猎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新人的装饰品也增加了不少,使得人们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甚至丧葬文化都有了一系列的环节,开始复杂起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人的人口也开始增加,而本来和新人同一起跑线的尼安德特人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效果,两者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其他种族灭亡了,新人留了下来,结果是现代人类都源于一个祖先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个理论——出非洲理论,就是字面意思,现代的大部分人类都是从一个地方也就是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的,他们在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其他的人种。该理论认为不同人种之间发生杂交的几率非常小,甚至是不可能。
得益于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考古研究者们通过DNA分析技术,对古代人骨进行了仔细而充分的研究,发现了意外的一点,新人也就是智人,他们的生存时间非常的短,且遗传因子变异的概率极小,也许是生物的多样性无法保证,最后无法适应环境而导致了灭亡。
日本列岛的人类也有可能是由非洲的新人迁移而来,他们先是迁徙到中国,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栖息长达上万年。毕竟中华大地资源丰富,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在这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之后,再次往东迁徙,来到了日本列岛。至于迁徙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躲避争夺资源的斗争,想要安稳度日。
日本列岛的人类迁移问题大概有所了解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人类发展。最开始,有名的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时常因为抢占资源互相争斗,有一部分人就离开了黄河中上游流域,迁移到了黄河下游或者长江流域生活。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归顺与各自的部落,在部落的庇护下生存。
蚩尤部落的成员就被叫做“东夷”,同时这里面也有被叫做“倭”的部落。因为古籍中稍有涉及“倭”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家也无从得知,只能根据少量的信息进行推测。
《论语·子罕篇》里面有记载,孔子曾对西周王朝十分失望,想要迁移到东方居住,并且称之为九夷。后来在《东夷传中》,作者倒是明确提到了东夷中确实有倭人的存在。于是,就有人推测当时“倭”的部落迁移到了日本列岛,然后这个称号便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日本作家曾在《古代中国的倭族》中提到,他把长江上游的众多支流区域内的人类,称为倭族。甚至还指出了倭族在当时的地理位置,且有中国史书为依据。虽然内容依然值得推敲,但也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就是说先有大陆的“倭”,然后才有的日本列岛的“倭”,这样的推论才具有合理性。
日本由两大民族组成,分别是蒙古利亚人和阿伊努人。新蒙古利亚人有着先进强大的生产力,能够熟练运用稻作技术。巧合的是,根据考古发现,中国长江流域以及淮河流域都有稻谷出现的痕迹,这些地方都是掌握了先进稻作农耕技术的古代苗夷族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将谷物带到日本列岛的新蒙古利亚人,至少就包含夷苗倭族人。
中国海岸线狭长,附近更是岛屿众多,西周以后,人们已经拥有了船只,并且把它用在了战争和生产中。这就说明,人类想要坐船远航到达日本列岛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上面原始人类的分析以及古代中国人口的迁移,我们得出推测,现在的日本列岛的人类是来自新石器晚期的人类与迁移到日本列岛的人种的杂交。
“倭”的来源也跟中国密不可分,根据现有的古籍以及考古研究发现,他们很可能就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人类。而后来对“倭”的狭隘解读,也是被中国历史对外民族的排他性所影响。我们要对“倭”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不可随和别人,成为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