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和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一路向东扩张到了波斯、阿富汗以及印度河流域,向西则席卷了直到摩洛哥的整个北非地区。阿拉伯帝国成功使北非土著居民柏柏尔人归依了伊斯兰教。711年阿拉伯人以摩洛哥为基地发动了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战争:阿拉伯人轻而易举就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不到半年时间就控制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
713年阿拉伯人已几乎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大约在750年左右阿拉伯帝国发生了一次改朝换代: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的王子阿布杜拉赫曼逃到西班牙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929年后倭马亚王朝改称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这一时期的西班牙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由穆斯林统治的独立国家。由穆斯林统治的西班牙在中世纪的欧洲显得颇为另类。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欧洲的文明程度远远低于东方的中国、印度以及中东地区,然而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却在当时的欧洲显得格外鹤立鸡群。穆斯林统治时期的西班牙首都科尔多瓦生活着50多万居民、有700余座清真寺。其繁荣程度尽管比同时期的东方城市稍显逊色,但在整个欧洲绝对是无出其右的。这个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王国的货币甚至还在一些非洲国家中流通。
当时的科尔多瓦大学汇集了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的学者,科多瓦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了40万册。穆斯林统治下的科多瓦城实际上成为了当时东方文明传入欧洲的窗口,也是这一时期欧洲文化学术的中心。当欧洲其他地区处于中世纪的黑暗蒙昧状态时这里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文化昌盛......欧洲之所以能通过文艺复兴告别中世纪那种黑暗蒙昧的状态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感谢统治西班牙的穆斯林。
阿拉伯帝国的分裂
统治西班牙的穆斯林同时既与中东地区的穆斯林亲戚们保持着联系,也和欧洲各国在地缘上形成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正是统治西班牙的穆斯林把来自东方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传入了欧洲,甚至就连欧洲本土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也是在经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长期失落之后借由这些穆斯林的记录得以复兴。然而在如今的西班牙已很难再见到历史上伊斯兰教留下的遗迹。
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过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伊朗等国如今大部分都是伊斯兰国家,但唯独被穆斯林统治长达7个世纪之久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却是两个基督教国家。如今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除了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还保留着部分阿拉伯人的建筑痕迹之外已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伊斯兰的痕迹。为什么伊斯兰文明会在西班牙消失得如此彻底?仿佛就从未存在于西班牙的历史上一般。
事实上早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基督教就已在伊比利亚半岛扎根。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打败了迦太基人之后就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此伊比利亚半岛成为了罗马的行省之一,也因此而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392年基督教被正式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包括伊比利亚半岛在内的西欧地区的居民开始逐渐接受基督教。从4世纪起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日耳曼人各部族开始如潮水般涌入罗马帝国境内。
奥多亚克
418年作为日耳曼人分支之一的西哥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以及高卢南部地区建立了自己的西哥特王国。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一个个日耳曼人国家开始兴起:汪达尔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北非领地上建立了汪达尔王国;东哥特人建立了统治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东哥特王国;法兰克人建立了自己的法兰克王国......
这些日耳曼王国的统治者为稳固统治纷纷主动向罗马教廷靠拢,从而为基督教在西欧各地扎根提供了基础。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国也在这一过程中于589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占伊比利亚半岛以后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残部逃往北部的阿都斯里亚山区,此后西哥特人发起了旨在从阿拉伯人手中收复伊比利亚半岛的长达8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又名再征服运动)。
当穆斯林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绝大部分地区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阿都斯里亚山区一直是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活跃的地区,而与此同时在穆斯林所统治的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也并没强制要求当地的基督徒改宗伊斯兰教:穆斯林统治伊比利亚半岛时期除了要求基督徒、犹太人缴纳比穆斯林更高的人头税之外没对这些异教徒推行过任何其他的歧视迫害政策。
正是穆斯林相对开放包容的民族宗教政策使这一时期的伊比利亚在整个欧洲显得鹤立鸡群一般繁荣兴旺,同时穆斯林统治者为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也并不愿意强制基督徒、犹太人改宗伊斯兰教。穆斯林统治时期的伊比利亚只是以伊斯兰教作为官方信仰,然而在民间其实依然存在大量信奉基督教的人群。这一时期也有部分基督徒、犹太人出于少交税的动机而皈依伊斯兰教,不过这些皈依者的虔诚度恐怕值得怀疑。
12到13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9世纪时在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反抗阿拉伯人的过程中诞生了阿斯都里亚王国,此后阿斯都里亚王国合并加利西亚形成雷翁王国。11世纪初在雷翁东部形成了卡斯蒂利亚王国,1230年卡斯蒂利亚与雷翁合并后仍称卡蒂利亚王国。9到11世纪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出现了那瓦尔王国、阿拉贡王国和巴塞罗那王国。1093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特里萨公主下嫁波尔多凯尔伯爵,生下一子阿方索·亨里克斯。
1128年16岁的阿方索放逐其母特里萨,随后又击败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军队,在位于杜罗河下游的自家封地上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独立后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形成了卡斯蒂利亚、阿拉贡、那瓦尔和葡萄牙四雄并立的格局,与此同时已被基督教王国挤压到半岛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维持着自己最后的据点格拉纳达。1469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王子斐迪南结婚。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分别于1474年和1479年继承王位,两国随即于1479年正式合并成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纳达,1512年又合并那瓦尔,至此西班牙统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统一后的西班牙所采取的民族宗教政策恰恰与当初的穆斯林形成了鲜明对比:穆斯林统治时期对基督徒、犹太人采取了宽容的民族宗教政策,然而统一后的西班牙王国所推行的是赤裸裸的宗教迫害政策。
西班牙国王给了穆斯林、犹太人两种选择:要么离开、要么改宗。凡拒绝皈依基督教的穆斯林、犹太人都会被驱逐出西班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穆斯林、犹太人迫于现实在名义上改宗基督教,可私下里还是继续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然而西班牙人紧接着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宗教迫害措施:负责侦查、审判和裁决异端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诞生了。
宗教裁判所被赋予了可以随意处决异教徒的权力。伊斯兰教在西班牙的根基本就不扎实,而宗教裁判所的迫害又导致大量穆斯林人口被驱逐、被屠杀。在这一过程中西班牙穆斯林也曾展开过一些反抗,然而最终这些反抗都被以武力镇压下去。在大批穆斯林人口被驱逐、被屠杀之后西班牙已完全变成了一个天主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至此西班牙完成了去伊斯兰化,然而这实际上并不是世俗化。
在西方国家占据国际主流话语权的前提下伊斯兰教往往被当成世俗化的反面,然而实际上世俗化真正所对应并不是特指伊斯兰教。世俗化相对应的概念其实是宗教化,而不是具体对应某种特定的宗教。所谓”世俗化“是指宗教逐渐由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和深远影响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西方有一句俗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世俗化要求宗教只能在特定的宗教场合发挥影响力,而不能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造成影响。西班牙在成功去伊斯兰化后并没成为一个世俗化国家。事实上一个设有宗教裁判所的推行宗教迫害政策的国家是不能被称为世俗化国家的。没任何证据足以证明天主教统治下的西班牙比伊斯兰教统治时期是文明进步的,至少在穆斯林统治西班牙时期从没出现过对异教徒赤裸裸的迫害。
乔尔丹诺·布鲁诺
基督教从来也不比其他宗教更为优越:穆斯林统治时期的西班牙曾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然而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却把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活活烧死。西班牙从伊斯兰教的统治转型为天主教的统治是用一种宗教取代另一种宗教的统治。这绝对不是什么世俗化,也和文明进步没任何关系。天主教统治下的西班牙不仅没实现世俗化,反而推行了更为极端的宗教化政策。
直到20世纪统治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仍坚持采取高压手段捍卫天主教传统,不过西班牙的世俗化转型和政治转型也恰恰正是佛朗哥统治时期悄然萌芽的。上世纪50年代后西班牙在联合国、北约、欧共体等国际组织中仍受到排挤,在意识形态上处于一种被全世界孤立的状态。1966年11月西班牙正式颁布法令赦免内战中的政治犯。1972年西班牙与过去的死敌苏联签订了贸易协定。
这一切都表明西班牙正试图通过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弥合内战造成的民族创伤,同时也以此打破西班牙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1975年11月佛朗哥在病危之际对胡安·卡洛斯留下的遗言是:“陛下,我对您唯一的请求是维持西班牙的团结”。要实现全体西班牙人的团结当然也就包括实现宗教上的团结。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于马德里,两天后胡安·卡洛斯王子正式升级成为胡安·卡洛斯国王。
1977年6月15日西班牙进行了独裁统治结束后第一次大选。1978年西班牙宣布不再将任何宗教作为国教,至此西班牙才终于完成了世俗化转型。尽管西班牙完成了世俗化转型,然而在很多曾受到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拉美国家却没能完成这一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