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明党争是本剧前期由隐到显的重要剧情,权臣之间相互制衡对于最高统治者康熙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争斗过程影响到朝堂安稳,或者威胁到皇权威严,那就不好办了。当时坐山观虎斗的康熙虽然对此心里有数,但却刚好缺乏一把趁手的刀来完成对权臣的权利切割,这时李光地适时出现,刚好能够给他助攻完成绝杀。在康熙帝角度看,先把这把刀磨利了用起来是正经事,但这把宝刀值不值得保养,却还得看使用完毕后还能不能为自己所用了。
李光地这个人物前期表现出心理比较脆弱的毛病,师从伍次友,除了学出来满腹经纶,横溢才华之外,还留下了腐儒那身清傲之气。这时候的他虽然锋利,却并不好用,一是势单力薄,难抗打击,一是没有足够的城府来对两个权臣集团造成致命伤害,在康熙的眼中还得再打磨打磨,加点份量。巧的是这时容妃用自己的女儿蓝齐儿做引子,将他引出山来,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他的这一选择也等于是将自己的阿基里斯之踵交给了皇权。
由于才能在线,他立刻就在攻克台湾一事上崭露头角,并为收复之后对当地的经营管理情况作出了长远规划,这前手后手两件事做得相当漂亮,康熙自然也乐意将他迅速提拔到自己身边了。但这时候的他心智上与之前在野之时别无二致,一腔热血,针砭时弊,自视甚高,孤傲难驯。他的这种心态康熙自然也很清楚,这时候的他用来对捍索明两党只会叫他的政治生命甚至自己小命都迅速不保。
他在经历了被收监自杀未遂,这是当时的他人生中受到的最大的挫折。随后康熙用他去平定葛尔丹,也是意图试一试这人能否振作起来,一个人才在经历涅磐之后是心如死灰,还是焕发新生可是难以预估的。结果他不负期待,顺利平定,也体现出涅磐成功的信息,终于完成了清高文臣到心机谋臣的转化,康熙知道,这把宝刀算是锻造完成了。随后他在康熙的推进之下,周旋于索明之间,将这一对宿敌掀翻,让他们卷铺盖打包下台了。
不过在剧中他的结局并不好,去了台澎地区做知县,远离政治权力中心,再无扬眉吐气的机会。粗浅地看,康熙这样做像是卸磨杀驴,甚至还亲口说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索明,可实际上在剧中结合上下文来看,这种做法却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李光地到后期依然有个大毛病,没有在朝中经营出自己的势力集团,虽然能够巧妙地扳倒索明二人,他们的残余势力却暂未扫除,如果他继续在朝中为官,接下来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放逐至边区,却能让他远离政治迫害和威胁,同时安乐经营自己的生活,倒也更符合他早年的清高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