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和年羹尧君臣之间的关系曾引起后人无限的遐想,备感兴趣。尤其是人们对年羹尧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程,也不由唏嘘不已,认为这不过是封建王朝中“狡兔死,走狗烹;鸟兽尽,良弓藏”的又一个典型例证。
然而年羹尧从受宠到大红大紫,直至最后的被抄家处死,中间相隔的时间也实在是太短了些,不要说当事人,就是在一边围观的看客和研究清朝历史的专家们,也都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绝对的大起大落,从一万米的高空之下急速坠落。那么,雍正皇帝之所以如此反目无情,将自己曾经引为千古君臣知己的好基友、大清不可或缺的国之柱石狠心抛弃,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有人说,想当年有一次年羹尧举行阅兵,雍正皇帝在一边参观,当时正是大夏天,酷热难当,雍正想要士兵们休息一下,吃个西瓜解解渴,但大家纹丝不动,只有年羹尧下令,人们才一哄而散,皇帝指挥不动自己的士兵,这引起了雍正内心的严重不满,并由此埋下了杀机。
当然这是野史传闻,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而今天我们想要讲述的是另一个角度,或者说是另有隐情。
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有一位文人,名叫汪景祺,是一位读书人。小伙子读书不错,但就是一上考场就发蒙,考了好多年也没有考中进士,最后勉强弄了一个举人当当。这对于心比天高的汪景祺来说自然不那么甘心,他一直想着如何飞黄腾达,因此四处寻找关系,机缘巧合下,他和年羹尧结识了。
当时年羹尧正准备率军发动西北平叛的军事行动,手下也确实需要一些能舞文弄墨的文人,因此和汪景祺相识之后,就将对方带到了自己的身边,参赞军务,写写画画,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汪景祺受到年羹尧的重用,自然也感恩戴德,除了会写,他没有别的本事,于是他就依靠自己的刀笔之功,为年羹尧评功摆好,大力制造舆论宣传效应。在汪景祺的笔下,年羹尧简直是一位几千年才出现的一名天才军事指挥家,功业盖过诸葛亮和韩信,伟大到不能再伟大的地步。
要说汪景祺这样写写也无可厚非。毕竟年羹尧对他有提拔之恩,再说不要说汪景祺了,就是雍正皇帝自己,在和年羹尧的来往奏折中,他也多次肉麻地吹捧这位年大将军,对方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就会把雍正皇帝给心疼死,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各种叮咛,赐药派御医,简直将年羹尧捧上了天。
可是汪景祺估计是得意忘形了,他在吹捧年羹尧的时候,还写了一本《读书堂西征随笔》的小册子,里面自然又是一番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吹捧。当时估计年羹尧军务太忙,没顾得上看汪景祺的小日记,谁知道这本小册子被雍正皇帝秘密拿到了。他打开一看,差点气的吐血,里面吹捧不说,竟然很隐晦地分析说自古功臣没有好下场这类话,看意思是在提醒年羹尧。
雍正为人多疑,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睡不着,正好年羹尧自己也飞扬跋扈,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雍正一咬牙,先从汪景祺这里开刀,下令处斩他,还将他的人头挂在城门上长达十年,直到乾隆登基后才取了下来。而年羹尧,也被这位猪队友给害惨了,他的结局自然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