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清朝300年没有昏君,看一点就明白了,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
清朝在我国的历史上存在了300年之久,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虽然不能够说这每一位皇帝都是明君,但是却没有出现过一位荒淫无度的君主,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索。
在清朝的康熙皇帝年幼时,就受到了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悉心教导,从小便立志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明君。在他坐上了皇位之后,也时刻警惕着祖母的教诲,勤俭节约拒绝奢靡,并没有因为过大的权力而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在他继位的第2年,就有一位将帅将一只非常稀有的黄色小鹦鹉送给了他,并且还做了一个黄金的鸟笼。
却没想到受到了康熙帝的严厉批评。当时的康熙也才年仅9岁呀,在中国的历史上,像康熙帝这样自小就懂得节约的皇帝屈指可数。更可贵的是康熙帝在位的那么多年里面,一直始终如一坚持着自己的治国持家理念。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帝不仅对于自己日常生活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宫中的各种事物花销都有着非常高的标准,一切从简不得,有任何铺张浪费。比如说光禄寺每年都要为皇宫祭祀,为典礼准备宴席,以往年的花销来看至少要70万两银子,但是经过康熙帝的压缩,硬是压到了60多万两银子。
即使是康熙帝出了皇宫,也是时时刻刻严守节约的原则,不允许当地官员特地为他的出行而修建道路,也不允许擅自为他的出行建造一些宫殿。已经有了的宫殿,也不允许在特意的整改。因为他觉得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增加当地财政的负担。最后这一些压力还会落到百姓的身上,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隐形的不良影响。
康熙帝坚持了一辈子的勤俭作风,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在雍正继位之后,也提议要节约粮食,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并且还会派专门的人去检查,如果没有照做的话,还会被治罪。而祖上这种优良的传统也一直传承了下来。一直到嘉庆帝,道光帝,都一直秉承着这种优良的作风。
虽说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稳定民心,一件件小事却也关乎国家命运。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却很少人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