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对李立三说:你能背秋瑾言志诗?那我给你钱,你去北大深造吧!
程潜将军生前所经历的趣事、好事基多,当年在戎马倥偬的余暇,以诗书棋弈自娱,在军有棋坛“盟主”之称。但是这位棋坛“盟主”,有一次却败在一名年轻士兵的手下,这小兵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立三。
那是1918年的一天,程潜正与一位幕僚在司令部下象棋。正在程潜得意之时,观棋的人群中有一位年轻的士兵突然噗嗤笑出了声,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年轻的士兵叫李隆郅(后改名为立三),他在程潜部当差遣(相当于连队的文书)。他看出双方的棋艺虽然旗鼓相当,但那位输棋者其实是在关键时刻不露痕迹地让了一着,才使总司令险中得胜。
程潜一边问小兵为何发笑,一边打量此人,他二十尚未出头,举止文推,器宇不凡。面对总司令的突然发问,他毫不惊慌地回答,“因为这盘棋下得太妙了。”
于是,一位声名赫赫的总司令,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兵,便在棋盘上交起手来,总司令却以败北终局。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留李立三在司令部吃了饭,细细询问李立三的身世。这一问,他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小兵还是他的醴陵同乡,其父李冒珪还是他在清末同场考中秀才的“同年”,由此他不禁倍加怜爱了。
“既是书香门第,又为何来投军呢?”程潜亲切地问道。李立三便从儿时对秋瑾烈士的讲起——如他怎样将秋瑾1905年东渡日本时,所写的一首言志诗当座右铭等等,一直讲到自己如何在县里因痛骂教育首脑叶沛棠营私舞弊而遭到压追……程潜听后,禁不住又把这小兵端详了一番,然后问道:“李隆郅,你能不能将秋瑾的言志诗背给我听一听?”他本来对秋瑾那首言志诗很是熟悉,此时只是想窥探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才情。
李立三不假思索地把秋瑾的诗背诵了一遍。程潜听后大喜,深感此子志向不凡,才华横溢,来日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时隔不久,程潜把李立三找来说:“你在此当兵,会埋没了才华。我这里给你一些钱,你去北京大学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去吧”。李立三自然感激,他随即向程潜敬了一个大礼说:“不忘司令栽培,隆郅永记其恩,若事业有成,定报效祖国。”李立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谓没有辜负程潜将军的期望,同时也说明程潜将军没有看错人。这一年,程潜将军36岁,而李立三只有17岁。
后来,李立三就拿着程潜资助的这笔钱,于1919年春去到北京,考进了“北京法文专修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这年秋天,他和陈毅、蔡和森等104位同学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旅程,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这件事在程潜心中可能只是小事一桩,过去之后,他也就没有太去在意这个他曾资助过的小伙子,然而在三十年后的一次宴席上,一位重量级人物为他们二人之间的这段佳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49年8月4日,随着全国解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时任国民党政府湖南省主席、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的程潜将军,顺历史潮流而动,明智地宣布湖南起义,接受和平解放。对这样的功臣,人民自然不会亏待,很快他就受邀到北京去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期间,毛主席专门宴请了程潜,他还专门邀请刘伯承、陈毅、李立三等人作陪,只不过在宴会开始时,他特意交待让李立三暂时等候,先不要出场。酒宴开始时,他和刘伯承等人向程潜敬酒,并神秘而又风趣地说:“颂公,我代表我党要感谢你为人民做了一件名垂千古的好事,你不仅为湖南和平解放立了大功,而且出钱为我们培养了一位中央委员。”
程潜对此话颇感诧异,一时不解其中意,显得很茫然,他连忙问:“您说的这是谁啊?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主席笑了笑说:“他就是那个与你下棋的李隆郅啊。”程潜将军依然诧异“李隆郅?”这时主席笑着赶紧叫人请李立三入席。李立三连忙笑着走进来,边程潜与其紧紧握手边说:“司令,多谢您当年的资助啊!”主席顺势解释了李立三改名及革命的事,程潜将军这才完全明白,他自豪地说:“当年我就看你是个大才啊!”李立三谦虚地说:“过奖了,要不是您当年的资助,可能我李隆郅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就这样,程潜将军与李立三这段因棋结缘的佳话,在三十年后,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后来,李立三曾与其夫人李沙及子女时常拜望这位当年的同乡忘年交,除了叙话、留影,自然还少不了再下上两盘棋。不过,当时程潜已近70岁,所以,李立三自然不会再去与其较量输赢,而是能让就巧妙地让几招,程潜将军自然也明白李立三的心意,就这样二人的情意更加加深了许多。
对历史深处的民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这套《历史深处的民国》来阅读,从晚清到共和再到重生,全面了解这段历史最深处的那些事,绝对是有营养的阅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