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将此人连降3级,他不悲反喜,回家悄悄跟儿子说了8个字
康熙帝的名号在历史上如雷贯耳,他开启了康熙盛世。八岁登基的他,面对龙椅没有紧张和害怕,而是步步从容。在十六岁那年,他智斗鳌拜,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盛世的到来,不仅仅需要一个优秀的领袖,还需要优秀的辅佐之人。在优秀的官员中,张廷玉是最不容小觑的。张廷玉虽然是汉臣,但他辅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能力可见一斑。
张廷玉的父亲也是康熙朝中的一员大将,因父亲的耳濡目染张廷玉很会察言观色,对于揣摩圣意,他别有门路。他在仕途上本是一份风顺的,可是到了康熙晚年,他却被连贬三级,这是为何呢?
康熙利用自己的帝王谋略和手段很快将清朝推向了鼎盛,康熙也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但是到了晚年康熙开始希望家庭和睦,儿子绕膝,他对于储君的人选开始举棋不定。
康熙的子嗣众多,面对龙椅很多人都垂涎不已。正是康熙的一时疏忽,忘记了风平浪静下的波涛汹涌,最终酿成了九王夺嫡的局面。最后,雍正帝排除万难登上皇位。
(一)张廷玉自身的造化
张廷玉出身世家名门,祖辈便深得皇帝青睐。张廷玉文采斐然,深受皇帝喜爱。步入仕途之后,官路更是十分畅通。但张廷玉时刻小心谨慎,秉持着父亲的一贯为人低调的原则。
张廷玉为人机灵,善于揣摩心思。他精读史书,对于康熙帝的一些做法十分理解。而且张廷玉为人沉稳,做事不露声色,而且办事效率很高,深得康熙帝的赞赏。
康熙帝晚年之后,知道应该为新帝留下一些肱股之臣。每次帝位更替,便是朝廷大换血之时。面对连贬三级,张廷玉的家人都十分惶恐,以为张廷玉犯了什么大错。
许多好友前来安慰,张廷玉都表达了感谢,但面上不动声色,儿子看着父亲在家中反而十分悠然自得,一点也没有收到舆论的影响的样子,十分疑惑。面对儿子,张廷玉轻声说道:“为父需待新君赐恩。”
(二)康熙帝对张廷玉的栽培
康熙帝在张廷玉赋诗之时,便对他青睐有加。之后张廷玉更是官路亨通,父亲张英虽已致世,但康熙仍时常慰问。张廷玉自身的努力再加上父亲的关系,让他被康熙帝另眼相待。
康熙帝在位期间多次微服私访,张廷玉都跟在康熙帝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康熙帝看中了张廷玉的潜质,一手将他从小官员培养到朝廷命官。
张廷玉的沉稳和灵活,让康熙帝觉得他是辅佐新帝的不二人选。每次新帝上任,都会培养自己的忠臣,为了避免先帝的权臣居功自傲。正是洞悉这一道理,面对康熙帝贬官时的张廷玉,仍旧不露声色。
(三)雍正帝对张廷玉的重用
雍正帝上任之时身边虽已经有了自己的部下,但是他们毕竟没有经验,对于处理朝中事务不顺手先帝的朝臣必须尽早换掉,此时雍正帝的目光放在了张廷玉身上。
此时的张廷玉虽然曾经是朝廷命官,但早已被贬,若能得到重用必定会对新帝感恩戴德,奉献一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雍正开始提拔张廷玉。
张廷玉受到提拔之后,更加严谨和认真。他为清朝政治制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张廷玉更是主张派遣使者来解决边疆事宜,让边疆人民免受战火的摧残。
张廷玉将自己一生所学全部奉献给了清王朝,辅佐了三代明君。正是因为张廷玉知道先帝的良苦用心,对于提拔自己的新帝更是忠心耿耿,成为清朝鼎盛时期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
史书可以使人明智,正是张廷玉饱读史书,才可以在第一时间洞悉康熙帝的真正意图。在所有人都为他惋惜之时,坚定自己的信念,完善自身的能力,才让他一步一步走上权臣的位置。
张廷玉手握重权,却从不曾居功自傲,反而更加小心谨慎。雍正帝生性多疑,张廷玉依旧能够在他手下走完雍正王朝迎来乾隆皇帝,这与张廷玉自身的品性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能走多远是要看自身的努力和机遇的,无论命运赐予你的是什么,你只需要做好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步一个脚印,毕竟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参考资料:《张廷玉》《康熙帝和张廷玉》《雍正帝和张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