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法国开始染指东南亚地区,侵入越南。
早在清朝入关之初,越南就接受了清朝的册封,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法国入侵越南,显然让清朝脸上无光。可是,清朝深陷内忧外患,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无暇来管越南的事情。因此,法国逐步控制了越南的南方6省。
法国有心吞并越南全境,打通进入中国西南的通道,便继续向越南北方发起进攻。越南依靠中国人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打败了法国军队,迫使法军撤回南部。
然而,法军不甘心失败,于1882年3月增兵,大举进攻越南北部。越南向清朝求援。清朝考虑到形势的变化,已经到了不能置之不理的地步,下令广西、云南两省的巡抚固守边围,严阵以待。
二
中法战争一触即发。朝廷派李鸿章、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张树声会商办理应对之策。在这5人中,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张树声都是持强硬态度的主战派,只有李鸿章一人主和,不愿意与法国开战。
当时的战争局势,对中国是有利的。法军司令李维业率部与刘永福黑旗军在怀德府纸桥进行决战。法军大败,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双双毙命,另有三十余名军官、两百余名士兵被黑旗军击毙。这就是“纸桥大捷”。
“纸桥大捷”的消息传到清朝,清朝上下倍感振奋。慈禧太后在主战派的支持下,命令李鸿章到广东去指挥中法战争:“着派李鸿章迅速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所有广东、广西、云南防军,均归节制。应调何路兵勇前往,着该大臣妥筹具奏。”上谕中还以勉励的口吻说:“李鸿章公忠体国,定能仰副朝廷倚任之重,星驰前往,相度机宜,妥为筹办。”
三
那时候,李鸿章刚刚回老家办理完母亲的丧事,从合肥返回上海。他收到朝廷的上谕后,大吃一惊,立即在上海停下来。他在给张佩纶的信中大发牢骚,说:“若以鄙人素尚知兵,则白头戍边,未免以珠弹雀。枢府调度如此轻率,殊为寒心。”
在李鸿章看来,中国与法国开战,是“以珠弹雀”,自不量力,必败无疑。朝廷派他到广东指挥作战,让人寒心。
李鸿章还公开表示:“鄙人为局外浮言所困,行止未能自决,仍候中旨遵办。局外论事,事后论人,大都务从苛刻,孤忠耿耿,只自喻耳。”言外之意,他是要抗旨不去广东了。
四
朝廷很器重李鸿章。因为他所统领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是中国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两支水陆部队。如果李鸿章不去广东,那么就无人能够指挥淮军和北洋水师,重演当年曾国藩率领淮军而有心无力的场景。
为了安抚李鸿章,朝廷只好命令他回任直隶总督,改派兵部尚书彭玉麟前往广东筹办军务。彭玉麟那时候因为身患重病,正在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一职,接到任务后,他二话不说就前往广东。翁同龢都忍不住夸他:“奋然请行,语皆壮也。”
中法战争打响后,朝廷命令张之洞取代办防不力的淮军老将张树声,出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是文人出身,此前从来没有打过仗,但他不怕兵戈,毫不犹豫地走马上任,与彭玉麟在广东前线会合,共同抵抗法国军队。
彭玉麟、张之洞等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无反顾,与李鸿章的贪生怕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
李鸿章不单是拒绝前往广东指挥作战,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极力在朝廷里鼓吹中国实力不足,还散布刘永福与法国求和的谣言(事实上刘永福一直在与法军艰难作战),使得朝廷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以至于在中法战争初期屡屡受挫。
1885年3月,清军在镇南关击败法国军队,并导致法国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中国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可是,李鸿章又站出来,主张“乘胜即收”,要求与法国缔结和约。
最终,李鸿章奉命在天津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出让了大量利益。按照条约,中国承认法国侵占越南,使得中国西南门户洞开。这就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难怪左宗棠会怒喝道:“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可谓一针见血。
【参考资料:《清史稿》《中法战争》《清宫外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