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总喜欢将德国作为世界优秀国家与民族的典范,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从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以世界大国的姿态立于民族之林,更是因为德国在二战后表现出的敢于承认历史错误的态度,获得了世界的原谅与尊重。
同样的,德国人不为承认二战时纳粹所犯下的罪行而感到羞耻,在谈论那段历史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就算历史上不存在希特勒和纳粹党,或是希特勒在1939年二战爆发前就去世,德国也依旧会发动二战。不是因为好战,而是当时的德国,已经被欺负得无路可退了。
并不是说纳粹发动二战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欧洲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德国纳粹主义的诞生地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尔赛。”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一战后,为了最大程度地限制德国,战胜国以《凡尔赛和约》作为束缚德国的锁链,另一方面,英法等战胜国则幸灾乐祸地瓜分了德国所有的殖民地。
同时,和约对德国军队的限制也非常严苛,根据规定,德国陆军规模不准超过10万人,不准生产坦克装甲;海军则不准超过1.5万人,各种舰艇总数加起来最多只能拥有36艘,还不准发展潜艇。至于空军,则是想都别想。
除此之外,战胜国还规定在莱茵河西岸要有协约国驻军15年,东岸50公里的范围内则作为军事真空区。这样一来,没有了军队的保护,家门口还驻扎着敌国军队,如果哪个国家哪天看德国不顺眼,想要欺负一下,德国政府除了“严正抗议”外什么事都做不了;换句话说,德国老百姓最起码的安全感都被剥夺了。其实,对于这一系列做法,也并非所有战胜国的人都感到振奋。英国有位国会议员就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他认为,这样的压力会导致德国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出现可怕的仇外情绪,最终会摧毁和约。这名议员名叫温斯顿·丘吉尔,可惜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拥有远见。
更要命的是,德国面临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孱弱,经济的崩溃则是最为致命的。《凡尔赛和约》让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一半的钢铁基地。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煤炭、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最基本要素。另外,德国每年还得支付给战胜国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另有26%的出口收入则被强行剥夺以兑现。
要知道,德国之所以决定在一战末期投降,就是因为这场世界大战将国家财富消耗得一干二净了。20亿看起来并不算多,但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国家来说,这样一笔赔款是天文数字。有趣的是,一战后德国曾存在的“魏玛共和国”是一个完全没有共和党人的共和国,当时德国选择共和制并非因为民众的民主意识提高,而是因为帝国在覆灭后,举手无措的德国人只能无可奈何地效仿战胜国的政体,以此取悦对方。
因此,一提到“魏玛共和国”,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面临崩溃”,那么,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经济问题,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
1923年,魏玛共和国的经济崩溃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程度,1美元可以兑换4万亿帝国马克。在当时,买一个面包要1000亿马克,一升牛奶需要3000亿帝国马克。笔者记得历史课本上有一张照片:当时德国家庭主妇宁可直接烧马克生火做饭,也不愿再花钱去买柴火。在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时代,大部分人却连一口饱饭都没得吃。
更惨的是,当时德国社会失业率相当高,仅2年内就有600万人失业,占社会人口总数的1/10,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个能挣钱的劳动力,经济的困难已经带给了这个民族生存危机。所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便不难想象了。1930年9月14日,有640万德国选民将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希特勒;3年后,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很快又成为国家元首。在这段时间里,德国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恢复,就业率甚至一度接近100%。
如今,德国人在回忆起那段历史时,总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反而造就了专制独裁,这真是民主的悲剧。不过,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看,当时穷困潦倒的德国百姓也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味,在人人都吃不饱饭的时代,那样的选择多半也出自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