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后宫制度,历朝历代要数清朝的最完善了。其实在努尔哈赤时期,并没有明确的后宫制度,当时的妻子和小妾只是称为“福晋”,后来到了顺治入关,身边的妃子多了起来,才开始采用明朝的后宫礼制,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另外柔婉、芳婉各30名,但是,此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行起来,直到康熙亲政以后,才让混乱的后宫得以制度化。
康熙对后宫进行改革,建立等级严格的后宫制度和侍寝制度也是有原因的,因满人刚入关不久,大清根基不稳,需要繁衍足够多的子嗣来巩固满清的统治。刚建立的大清朝,各地百废待兴,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处理的政务实在是太多,康熙有着200多位的妃子,要能做到雨露均沾,后宫改革也是必要的基础。
后宫制度完善后,之前对妃子的称呼“福晋”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等级,后宫设皇后1名,是后宫之主,再设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共6名,贵人,答应,常在数量不等,在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每人都各自有专房,贵人以下等级则没有专房,只能随居东西各宫偏房。
200多位妃子,这么庞大的后宫团,康熙还专门设了一个特别的机构敬事房,其目的就是为了皇帝不过分专宠某一个妃子,及皇帝子嗣出生严格记录在案。敬事房属于内务府,最高负责人为敬事房太监,其任务就是安排、记载皇帝和众妃子行房,且行房之后敬事房的太监必须详细把时间记录在案,作为受胎的证据。
众多妃子为了做到雨露均沾,康熙发明了大家熟知的翻绿头牌的制度,皇帝晚饭之后,敬事房太监会把装有绿头牌的盘子呈上,绿头牌上面写好了各个妃子的名字,皇帝想宠幸那个妃子,就会把牌子翻过来,太监知道意思后,就会通知另外一个太监,让他通知被翻牌子的妃子去沐浴更衣,等待侍寝。
一切准备就绪,太监会把脱得精光的妃子身体裹上大披风,驮到皇帝寝宫,进了皇帝寝宫,侍寝的妃子还不能直接进入龙床,得先从露在外面的龙脚这头慢慢的着钻进被窝里面,然后“与帝交焉”。这时,可能小伙伴们会问,为何要把侍寝妃子的衣服脱得精光,其原因就是保证皇帝的安全,防止心怀不轨的妃子带着暗器刺杀皇帝。
这时候,太监会在皇帝寝宫外面等候,为了防止皇帝过于沉溺房事,时间稍微过长,就会在外边高喊:到时间了,在喊第三遍的时候,皇帝必须停止活动,招呼太监进房,把妃子从“龙脚”处拖出,再送回去。
从康熙以后,大清的诸多皇帝都不满意这个侍寝的制度,但毕竟是“祖制”没有办法更改,许多皇帝就寻求避开“祖制”的方法,有些行宫如避暑山庄,圆明园就不必奉行这一制度,后来的大清皇帝咸丰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住在圆明园,但由于过分沉溺于房事,不到31岁就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