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宣统三年(西元1911)秋季,武昌起义爆发。清朝朝廷对北洋新军寄予厚望,希望北洋新军能够弹压武昌起义军。不曾想,清朝朝廷当时的最高话事人之一摄政王载沣却在这时候发现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就是,清朝朝廷根本指挥不了北洋军。北洋军只认袁世凯为老大。
无奈之下,清朝朝廷只好启用袁世凯。而袁世凯也成功通过自己手里的军权,根据当时的形势,迫使清朝朝廷以宣统帝的名义退位,而后将国家法统移交给袁世凯。就这样,清朝灭亡了。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是如何失去北洋军的指挥权的?
1、清朝的衰败
其实古代运营朝廷,和当代人运营公司是一样的。开公司就得有能办事儿的人,还得保证能办事儿的人没有二心。所以如何用人,还保证没有大乱子,是历代朝廷头疼的问题。刘邦和司马炎、朱元璋认为一切得交给自家人,于是大搞分封制,但是,因为各种缘故,分封制引发了战乱。而唐朝担心自家人有封地会导致内乱,于是重用外人当节度使,最终还是到底中唐出现严重的军事割据。
宋太宗赵二信不过武将,对武将的才干不重视,只考虑是否忠心,结果导致北宋军事腐败到一塌糊涂。
所以,如何用人是一个大问题。
话说清朝入关以后,对旗人出身的官僚大力重用,但对汉族官僚却加以提防。而事实上,早在乾隆中期,清军就出现了严重腐化,到了乾隆后期,八旗子弟除了提笼架鸟,几乎啥也不会干。所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清朝朝廷不得不采取了一个饮鸩止渴的绝招:那就是重用曾国藩、左宗棠等汉族官僚,组织团练打击太平军。清朝的这一手段可谓立竿见影,但也导致太平天国以后,清朝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大不如前。甚至庚子国变期间,还出现了“东南互保”这样的情况。
2、袁世凯的上位
不可否认,袁世凯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当然,袁世凯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晚清乱世中,清朝朝廷迫于自保,客观上也积极发展军事。但是军事人才方面,还是要依靠汉族官僚精英。在这个背景下,袁世凯被清朝朝廷看中,并在清朝朝廷的支持下,训练出了北洋新军。不过,北洋新军的骨干将领多数是袁世凯提拔的。这也意味着,在北洋众将眼里,袁世凯才是他们的老大。至于朝廷,只是一个模糊的符号罢了。
光绪帝和太后先后去世以后,宣统朝廷的摄政王载沣打压袁世凯。但忌惮袁世凯在北洋新军中的影响,载沣仅仅是免去了袁世凯的职务。但是,袁世凯的威望依旧影响着北洋新军。此时载沣想要解决北洋军的认同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腾笼换鸟——换掉段祺瑞这些袁世凯提拔的北洋将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来,段祺瑞、冯国璋这样受袁世凯恩惠的将领在北洋军中基数太大,腾笼换鸟是个大工程。二来,就算是想腾笼换鸟,载沣也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才来接管北洋军。
更何况,宣统时期的清朝,因为皇族内阁等一系列问题,也让汉族士绅集团对清朝朝廷产生反感。可以说,宣统时期的清朝,整个精英阶层基本上都对清朝有离心离德的想法。在这个背景下,武昌起义也就半年时间,清朝的南方各省就纷纷脱离清朝。北洋军更是对清朝朝廷的指令阳奉阴违,拖延执行。无奈之下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只好找来了袁世凯统领北洋军。于是,有了袁世凯胁迫清朝皇帝退位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