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在任何时代都适用。清朝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话说清朝入关不久,各地反清复明势力活动风起云涌,以顺治、康熙时期最为激烈。清朝皇帝恼怒之余,开始用狠辣手段惩罚反清义士。由于单靠杀戮不得人心,流放成为最普遍的手段。难以计数的囚徒被被流放到辽东宁古塔,也就是现在的牡丹江一带。囚徒到了宁古塔,必须接受繁重苦役和寒冷气候的双重折磨,受尽凌辱和欺压。然而即使在生存环境如此残酷的宁古塔,热爱生活的囚徒们也一样能寻找到内地无法享受到的一种乐趣。
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流放期间,写下过一部《宁古塔山水记》。书中记载,宁古塔城外很多河流,浅水石滩中有一种水生动物,“形如两蟹相连,后尾如虾头,味美可食”。其他很多史料也记载,此动物“身如虾,两螯如蟹,”“至今宗庙必须之,届期驰驿进御”,味道“鲜美可食,今上祭太庙,必用此物”。这种小动物味道鲜美,数量繁多,俯拾皆是,让囚徒们得以大快朵颐。这玩意儿还是宁古塔的一项特产,定期通过驿站送入京师,供皇帝食用以及祭祀之用。
但东北螯虾的味道丝毫不逊于克氏原螯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辽东人烟稀少,自然环境原始良好,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堂。清朝皇族在关外时就养成了吃东北螯虾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带到京师,让富产东北螯虾的宁古塔定期进贡。
而那些流放此地的囚徒们,则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随时可以品尝新鲜的东北螯虾。皇帝们远离宁古塔,即使路上快马加鞭,当时的路况也得十天半月,吃到的远没有囚徒们的新鲜。这也是宁古塔囚徒们唯一能享受到的皇帝级别待遇了。可惜的是由于近年生态环境原因,野生东北螯虾已经成了濒危物种,人们必须妥善爱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