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李鸿章与十一国谈判辛丑条约时 为什么要住在贤良寺

李鸿章与十一国谈判辛丑条约时 为什么要住在贤良寺

秋风渐起,北京城内一片肃杀。

李鸿章的心,无比萧瑟。

1900年5月,慈禧太后向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西、荷、比11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在天津登录,直取北京。就在北京城陷落之际,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匆忙西逃。在西逃途中,慈禧太后一纸诏书,任命两广总督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与11国进行谈判。

彼时,李鸿章已年满77岁。垂暮之年,仍然要被朝廷召来北京“揩屁股”。这是李鸿章的悲哀,还是大清王朝的悲哀,谁能说得清楚呢?

总之,李鸿章收到朝廷命令后,不得不离开广州,一路北上,抵达阔别未久的北京。

放眼看去,刚刚经历八国联军蹂躏的北京城,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就如时人的记录中所言:“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

李鸿章徘徊良久,触景伤情。心中的悲凉,谁人能知?

20世纪初的清朝,犹如一座庞大而破旧的大船。李鸿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过是像“裱糊匠”一般,尽力而为,却最终不能阻止这座大船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

既然是来北京参加谈判,那么李鸿章住在哪里呢?当然还是老地方——贤良寺。

贤良寺是位于紫禁城不远的一座寺庙。前身曾经是怡亲王允祥的王府。允祥死后,雍正皇帝遵照允祥的遗愿,将王府转变为寺庙,并按照允祥的谥号赐名为“贤良寺”。1755年,贤良寺迁移建至冰渣胡同,建筑规模稍减,但仍然不小。

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贤良寺成为外省督抚进京觐见皇帝的住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在贤良寺居住过。

对于贤良寺,李鸿章更是相当熟悉。他每一次进京,都选择贤良寺作为下榻之所。可以说,贤良寺见证了李鸿章数十年宦海沉浮。不管是飞黄腾达,还是心酸落魄,都被贤良寺默默地注视着。

1895年,结束了《马关条约》谈判的李鸿章,回到北京后,在贤良寺度过了一段闲散日子。

这可能是李鸿章一生最落魄的时候。因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李鸿章成了替罪羊,当了25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被清廷解除,只保留了一个文华殿大学士的虚职。门前冷落车马稀,与往日当权时门庭若市的情形恍若隔世。

当然,对于李鸿章来说并非坏事。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审视自己的前半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李鸿章不无感慨地说过:“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李鸿章还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裱糊匠”观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言语里面,透露出一丝无力回天的无奈和悲楚。

与11国的谈判开始了。

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被八国联军控制起来。由于李鸿章居住在贤良寺,贤良寺和庆亲王府有幸成为“由清国政府管辖的两个小院”,保持着独立地位。不过,贤良寺的周围,已经被全副武装的俄国军队“保护”起来。估计要是谈判不成功,李鸿章性命堪忧。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77岁的李鸿章,早已见惯各种风浪。在与日本谈判《马关条约》期间,日本刺客开枪击中他的左面,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都没有让他产生惧怕之意。能让李鸿章惧怕的,是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虎视眈眈。

“弱国无外交”,谈判是艰难而漫长的的。最终,《辛丑条约》签订。这条被称为近代以来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付出了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李鸿章何尝不知道《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巨大危害?那几乎就是在将中国推向灭亡的深渊。签完字的当天,李鸿章回到贤良寺,就大口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贤良寺,享年79岁。此后,世间再无“裱糊匠”。

【参考资料:《清史稿》《走近李鸿章》《难以释怀贤良寺》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国联军,寺庙,材料,李鸿章,条约,中国,贤良,谈判,允祥,北京,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八国联军,寺庙,材料,李鸿章,条约,中国,贤良,谈判,允祥,北京,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八国联军,寺庙,材料,李鸿章,条约,中国,贤良,谈判,允祥,北京,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