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电视剧《天下长河》正在热播,在电视剧中,出现了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台湾郑氏集团、击退西北准噶尔部的剧情,反映了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一个问题出现了,康熙皇帝平定了拥有30多万军队的吴三桂,为何始终无法平定西北准噶尔部。直到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才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准噶尔部的情况。准噶尔部属于蒙古各个部落的一部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通过一系列的北伐,将元朝势力赶回了北方草原。这个政权被称为北元政权,继续与明朝长期对抗,并且不断的反扑。随后,在徐达、蓝玉等名将的连续打击下,北元政权土崩瓦解,分为了瓦剌、鞑靼等部落。从地域来说,又分为了漠北蒙古各部、漠南蒙古各部、漠西蒙古各部。
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的一部分,距离中原非常远。对于蒙古各部,明朝采用了安抚和打击并用的策略。在明朝统治的后期,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迅速崛起。历经浑河大战、萨尔浒大战、大凌河大战等一系列战役以后,后金政权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面对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明朝,后金政权采用了与蒙古各部联合的策略。
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建立了清朝。清朝皇室成员迎娶蒙古贵族女性,蒙古王公迎娶清朝皇室女子。双方通过联姻和利益互换,组成了同盟。尤其是漠北蒙古各部、漠南蒙古各部,与清朝的关系非常亲密。在清朝的八旗军中,形成了满八旗、汉八旗、蒙古八旗三驾马车的格局。至于漠西蒙古各部,清朝根本就是鞭长莫及。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不过,清朝忙于休养生息,同时面对三藩的潜在威胁。对于远在西北的漠西蒙古各部,清朝只能采取安抚和册封的策略。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清朝仓皇应对,明显准备不足,根本无心顾及其他。就在这一阶段,准噶尔部开始了迅速扩张,逐步兼并了漠西蒙古各部。
随后,又开始进攻漠北蒙古各部,一时之间,准噶尔部成为了清朝最大的挑战。在鼎盛阶段,准噶尔部逼近了清朝京师以北的乌兰布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不得不全面反击。在乌兰布通大战中,清朝击退了准噶尔部的进攻,但清朝无力全线进攻准噶尔部。由于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清朝的国力有限,根本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远征。
茫茫草原和荒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输物资,这对国力有很大的要求。第二,清朝内部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在内部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清朝不会劳师远征。第三,准噶尔部在几十年内,杰出首领和名将辈出,例如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葛尔丹策零等等。在鼎盛时期,准噶尔部北接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上游,南到西藏阿里地区,西包巴尔喀什湖,东至蒙古萨彦岭及色愣格河流域。
其实,从军队数量来说,准噶尔部大约只有6万左右的常备军。当然,如果选择全民皆兵的方式,军队数量能够扩大到20万以上。对于准噶尔部的作战方式,很多人以为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其实,准噶尔部6万军队中,装备火枪的部队超过了三分之一,拥有很强的火力。在火器对射中,准噶尔部根本不怕清朝军队。
由于准噶尔部属于游牧政权,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和突击力非常强。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清朝曾经先后几次击退准噶尔部的进攻,但始终没有能够围歼准噶尔部的主力,就是因为上述等原因。直到康熙皇帝去世之前,准噶尔部一直是清朝的心腹大患。1722年,雍正皇帝登基以后,曾经试图发起局部反击。但是在和通泊之战中,清朝一口气损失了9000多精锐部队。
在此之后,清朝不得不再次进入了战略防御态势,计划与准噶尔部长期对峙。万万没有想到,对于清朝来说,幸福来得如此之快。准噶尔部盛极而衰,1745年,葛尔丹策零去世以后,准噶尔部陷入了长期的内斗和混乱,几个派系的贵族相互争斗,几乎耗尽了准噶尔部的精力。再加上连年的干旱,准噶尔部已经风雨飘摇的边缘。
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放过天赐良机,清朝5万多军队两路夹击,在部分准噶尔部贵族的策应下,迅速占领了准噶尔各地。曾经与清朝对抗了70余年的准噶尔部,最终灭亡。在消灭准噶尔部的过程中,乾隆皇帝的盲目自大非常明显,先后出现了几次常识性错误,让清朝前线将领和投降的准噶尔部贵族们,都无可奈何。
按照历史文献记载;“珲台吉策妄阿拉布坦麾下共有6万名士兵,绝大部分是骑兵。”由于国力有限、内部问题太大,再加上准噶尔部属于标准的强敌,清朝曾经对准噶尔部毫无办法。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时期,依靠强大国力支撑,清朝才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清朝设立了伊犁将军,全面负责新疆各地的事务,属于标准的封疆大吏。
关于清朝时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