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古代中原区为什么不能像欧洲一样既耕又牧,如何解决缺马问题?

古代中原区为什么不能像欧洲一样既耕又牧,如何解决缺马问题?

一般来说,古代中原地区相对来说缺少马匹,其中以宋朝的情况最为明显。

而有着类似环境和农业习惯的古代欧洲,却并没有让人感到缺马,甚至欧洲在漫长的中世纪里,还一直以骑士闻名,其主要作战力量也是骑士及其侍从这样的精锐骑兵,靠他们的拼杀来取胜,步兵很多都是临时征调的农奴和少量步兵精锐(包括雇佣兵),只有那些大贵族、国王和山区领主的手中才有精锐步兵(包括近战兵和弓箭手)可用。

而不管是欧洲中世纪的日常战争,还是像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这样的大规模战争,马匹都被大规模使用,很多骑士可能还不止一匹马。

要知道欧洲人也是农耕民族,为啥能养出大量的马匹来,不管是民间还是军中,都能看到数量众多的马匹,而偏偏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就非常缺马,官府费劲心力搞个“保马法”这样的马政,还会受到全社会的抵抗。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呢?

首先,影响欧洲和中国古代马匹数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气候不同,中国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在其广阔的南方地区,由于潮湿、炎热、多水网、多蚊虫等因素,并不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要骑兵。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原手里。与马相关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

甚至在南方的环境里,马匹还会因为夏日的酷暑而发生疫病,又会因为潮湿的环境,产生皮肤病或是各种蹄病,属实不适合马匹繁育。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越往南走马匹死亡率就越高,古代很多南征战役中,军马都会因此种种而大量非战斗减损。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除了少数地域,大多并不能大量养殖马匹。

同样的,欧洲也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去掉终日冰雪覆盖的北欧地区不谈,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地区,其实在古代也缺少马匹,当地马匹的生长繁育情况也不怎么样,因为当地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也有炎热等毛病,不管其具体情况如何,总体也比中国南方好很多。

而到了东欧和西欧地区,情况却又不同了,东欧地区自不用讲,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正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而当地的气温在夏季时也不炎热,干燥少雨,全年气温偏低,地形也多平原山区,也不缺水源,正适合马匹的生长繁殖,著名的欧亚大草原甚至还缓缓延伸而来,养育着诸多牧马的民族和群体,匈人、马扎尔人、哥萨克、波兰人、匈牙利人等等。

欧亚大草原分布示意图。

西欧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处在如此条件下的西欧地区也天然就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因为其既冬无严寒,又夏无酷暑,十分适合马匹的生长,在这一点上,西欧比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强。

当然中国也有适合马匹生长的地方,除去万马奔腾的蒙古草原不说,光是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北方地区、河套地区等,其环境和气候都比较适合养马,因为当地气候更温和,夏季干燥少雨,年均气温较低,但又不是特别低,无霜期更长,光照也足够,更有利于草本植物生长,白灾还少,蒙古人等就曾在这些区域里养马,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为什么中原即使有这么好的条件,也没有养出超越西欧的人均马匹保有量呢?这就要说到影响双方马匹数量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了——人均土地数量的不同。

西欧之所以明明是农耕文明,却还偏偏养育着大量马匹,和他们的土地数量和耕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与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不同,古代欧洲由于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土地较多等方面的影响,土地利用率并不高,很多时候都是刀耕火种,等到西罗马帝国灭亡,蛮族重新占据了现今法国、德国等大面积土地以后,他们的耕作方式也还是很落后,工具效率低下,只有罗马式轻犁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在地中海周边等土壤松软的地区很好用,但是用到土地水分很大,土质沉重的西欧土地上时,却水土不服,无法做到深耕。

因此很长时间里,西欧土地的开发率较低,即使到10世纪末期,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森林、荒地或沼泽,意大利只有很小一部分土地有人耕种,法兰西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低地国家(指今天的荷兰、比利时所在的地区,又音译为“尼德兰”)和德国土地的2/3,英格兰土地的4/5,都没有人耕种。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人就在这些天然草场、荒原和灌木林当中发展畜牧业,喂养着牛羊马匹,其数量巨大。

影响西欧和中国古代马匹差异的另外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单位土地需要承载的人口数量有很多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非常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农民们很早就懂得利用淤泥、粪肥等材料增加土壤肥力,然后套种各种作物,能够让农田全年无休,连续不断的种植生长,以产出足够的粮食,来喂养众多人口。在农业技术没有带来革命性飞跃的情况下,要想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更精细的农业生产,更有效率的淀粉作物产出。在农业区开辟大量土地养育马匹,会对粮食产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在中原地区养马不方便也不经济,尤其是唐以后,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至少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注意这是养一匹普通的马所需的花费,如果说养一匹战马,那么所需要的土地就更多了。中原地区对马的主要需求服务于战争和交通,而非耕作畜力,这种对优质的马匹的需求更加需要广阔的牧场,而不是家畜式的圈养。于是农业与牧业的土地矛盾变得极为突出。要耕地可以养活更多人,要牧场却由于气候或其它原因可能养不出优质的马,还要把相当一部分粮食或者高蛋白的豆类口粮喂马,当维持生存与满足奢侈两相权衡,中原地区一般选择要耕,而不是要牧。古代的许多军马场甚至都被老百姓的农田给挤占掉了,比如宋朝刚建立的时候,接盘了全国八十多个马场,而等到末期时,宋朝的马场已经被挤占的只剩下一小半不到了。

而西欧中世纪的农业技术水平一般,缺乏粪肥堆肥技术等农业技术,因此他们的农田主要采用二圃制或是三圃制等轮耕制来种植,具体做法就是将耕地分为三个部分(三者面积相差不大,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轮种),每个部分分别有各自的用途,每年只有两部分耕地则处于耕作状态,剩下的一部分土地则处于休耕状态,被称为“休耕地”,不会种植粮食作物。

但休耕地倒也不是完全抛荒,一般欧洲人会将其变为家畜饲养场,畜牧着各种草食性动物,家畜排泄的粪便对于土地还是很好的肥料,而如果撒上牧草种子,种植苜蓿、大豆等固氮植物还可以养田,并作为各种牲畜的饲料。这些植物可都是非常优质的马料,非常适合喂养消化系统很弱,不会反刍的马匹。谷物种植和畜牧并存,是中世纪欧洲农业不同于其他农业地区的显著特征,因此能够蓄养大量马匹。

既然中国中原地区有这么多客观原因无法像欧洲一样的既耕又牧,自我解决马匹问题,而马又是那么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战略工具,供需矛盾激烈,古代中国到底如何解决马匹问题呢?

答案令人意外。古代中原地区能养马,但是人地矛盾激烈,不舍得把生产效率高的耕地改为生产效率低的牧场,古代的南方,因为气候或其它自然条件不适合养马,而中国北方及农业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却有不少优良的养马地区,比如内蒙、河套、华北、滇藏等处。当中国处于大一统的王朝时,北方南方中原的经济融为一体,中央政府居中调度,南方多产的粮食向北方运输,北方的马匹向南方运输,史载唐高宗时,全国马匹保有量达到创纪录的70万匹以上;当中国处于南北对峙时期时,军事紧张并不能阻止经济的交往,通过贸易形式,南方盛产的粮食、丝绸、茶叶等物资,北方盛产的马匹、牛羊等畜牧产品仍然在大规模的交流。这是中国的南北经济形态所造成的,北方与南方之间强烈的经济互补性,使得这种物资交流成为历史主流,如果不能通过贸易交流,也要通过战争交流,这构成了古代中国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包括马匹在内的经贸交流正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走向一体的压舱石。各民族通过南北贸易互相了解对方,互相学习对方,在很多朝代,南北的边贸互市不但是经济命题,更是政治命题,中原可以籍此获得急需的马匹资源,北方可以获得自身缺乏的茶、盐、粮食、丝绸、瓷器、铁器等各类物资,不学习研究对方不但做生意吃亏,没准还会被偶尔卡脖子。中原与南方的粮食减产也会影响到北方的粮价。北方的畜牧周期也与南北冲突的周期屡屡吻合。南北互市也因此让包括各个民族的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还有不止一条的茶马古道,中原地区与云南、西藏等地区,通过著名的茶马古道路线来进行茶、马的贸易。藏族的饮食习惯由于“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而将茶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西藏又不是产茶区,于是形成了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庞大的经贸交通网络。这些物资交流的经贸活动,紧紧地将各民族结合在一起。

通过马匹问题,中华民族也先于世界形成了庞大的南北经济分工。因为马匹对于中原和南方地区是长期的急需资源,由此可以在物物贸易中成为硬通货,或者代币,兑换中原及南方的各类物资,所以北方或西部地区在养马时不用担心需求突然消失,可以更好的发挥这项产业。中原地区也发挥特长,多产的粮食、食盐、丝绸、瓷器等产品,农业、手工业产品也有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当然经济分工的南北之分是大略而谈。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不止一位在边贸互市中,感慨中原物产之丰富,也不止一位中原名人感慨北方宝马之神骏、大漠落日、策马奔腾之豪迈洒脱。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草原、森林、沙漠、戈壁、丘岭、高山、平原、高原、江河海洋……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都能在中国找到,靠山吃山,勤劳的人们也籍助自然环境而形成独特的物产和生活方式。但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加丰裕的物质,通过交换物产,中华各民族向彼此学习、向彼此靠拢,取长补短,交往交流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马的产需矛盾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力证。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夏虫欲饮冰,内容有删改。)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夏虫欲饮冰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统筹:牛志男

小贴士

邮发代号:

汉2-91. 蒙82-237. 维<新>58-117.

哈<新>58-118. 朝82-39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量,古代,欧洲,中原区,南方,问题,中国,环境,土地,马匹,中原地区,中国,中原,土地,马匹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数量,古代,欧洲,中原区,南方,问题,中国,环境,土地,马匹,中原地区,中国,中原,土地,马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数量,古代,欧洲,中原区,南方,问题,中国,环境,土地,马匹,中原地区,中国,中原,土地,马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