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乾隆帝在发妻富察氏皇后丧礼上大发雷霆,因为21岁的皇长子永璜和14岁的皇三子永璋表现得并不悲伤,而且还对他们判了“死刑”,说道:“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将他们彻底排除在继承人选之外。
乾隆帝还杀鸡给猴看,后来当着王公大臣的面,严厉批评这二位皇子后,又说道:“今满洲大臣内,如有具奏当于阿哥之内,选择一人立皇太子者,彼即系离间父子,惑乱国家之人,朕必将伊立行正法,断不宽贷。汉大臣官员内,或有舍死务名之人,谓国家不可无皇太子以为表率,饰忠具奏者,彼不过意存尝试,朕即照此办理”。
意思大臣无权参与储君人选的择定,奏请建储都不行!
当然更绝的是,乾隆帝还对这对倒霉兄弟警告道:“若不自量,各怀异意,日后必至弟兄相杀而后止。与其令伊等弟兄相杀,不如朕为父者杀之。伊等若敢于朕前微露端倪,朕必照今日之旨,显揭其不孝之罪,即行正法”。
意思你们老老实实的,不要心怀不轨,不然与其等着你们兄弟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还不如我这个做父亲的直接杀了你们,你们以后只要表现出一丝不老实,我就照今天的话杀死你们!
经过乾隆帝这三番五次的恐吓,皇长子永璜莫名其妙丢了被立为储君的资格不说,还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忧惧之下患病,竟然在2年后不治身亡,年仅23岁。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帝虽然小心眼,但对自己长子还是有亲情可言,在永璜病重时,先是安排他到南苑养病。后来本来决定御医陈志敬和王炳交慎刑司羁押,并且连陈志敬家产都给查抄了,但乾隆帝为了给长子治病,又格外加恩命他们回太医院效力,但依旧挽回不了永璜的生命。
永璜死后,乾隆帝痛苦说道:“朕心悲悼”。并在同年追封永璜为定安亲王。
皇三子永璋还好一些,心里承受能力强,又活了12年,在乾隆二十五年早逝,年仅26岁,比大哥永璜多活了10年。
不过永璋其实更倒霉,因为乾隆帝真的考虑将他立为太子过,曾经说过“至三阿哥(永璋),朕先以为尚有可望,亦曾降旨于讷亲等”。
虽然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三年说过立嘉庆帝为储君之前,曾经打算立四位皇子为储君,结果不是夭折就是早逝。分别是皇次子(嫡长子)永琏、皇七子(嫡次子)永琮、皇长子永璜、皇五子永琪。
但提及永璜不过是客气说一下,说以次序论应该是永璜。
他真正考虑过的储君人选是皇三子永璋,应该是在嫡长子永琏死后,乾隆帝只能在庶子之中选择时,认为永璋还可以,所以考虑立他为储君,不过后来随着嫡次子永琮的出生,永璋这个庶子并没有成为储君。
如果没有乾隆十三年的那次因为不够悲伤引发的风波,说不定永璋真有可能在后续成为太子,可惜的是那场风波,不只是断了他的太子梦,更是对他打击颇大,这也是他后来26岁便早逝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因为发妻富察氏皇后丧礼,乾隆帝不只是剥夺了表现不够伤心的两位皇子的继承皇位权。更是导致这两位皇子,一个是不久忧惧而死,而另一个更是储君的种子选手,却就那么戏剧化地被结束了。
乾隆帝对富察氏皇后的爱还不止如此,在她生前,所生的两个嫡子,也就是前文中交代的嫡长子永琏和嫡次子永琮,都被乾隆帝内定为储君,可惜都是早夭,永琏死后,乾隆帝还赠谥“端慧皇太子”。
富察氏皇后生病时,南巡的乾隆帝立即停止行程,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皇后调养,休息数日后,原以为没事了,没想到回京路上,皇后于德州崩逝。
富察氏皇后病逝以后,乾隆帝不只是对自己儿子苛刻,对于大臣也是严厉至极,因为皇后的丧葬事件,对于官僚集团进行一连串的贬责黜革,乃至是赐死。
像湖广总督塞楞额,在皇后丧期内违制剃头,竟然被赐自尽。
没有奏请赴京叩谒皇后梓宫的满大臣,都是各降二级,或是销去军功记录。其中涉及到两江总督尹继善、闽浙总督喀尔吉善、湖广总督塞楞额、浙江巡抚顾琮、江西巡抚开泰、河南巡抚硕色、安徽巡抚纳敏等五十多名文武大臣。
而且乾隆帝的严厉,乃至是些许丧心病狂,并没有结束,反而是一个开始。从此以后,失去发妻的乾隆帝,从宽仁渐渐地走向严厉,乃至是苛刻。
也许在富察氏皇后病逝之前,乾隆帝这个幸运儿皇帝,有着祖父康熙帝和雍正帝两代皇帝打基础,又在25岁登基创下盛世,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因此对世界是怀有善意的,所以效仿他祖父康熙帝的宽仁,对大臣是善待,是一团和气。
但当年仅37岁的富察氏皇后死后,乾隆帝的世界观都崩塌了,才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能,世界也不是那么美好,所以是越来越苛刻,执政风格从“宽”趋“严”。
结束了效仿祖父宽仁的“后康熙时代”,开启了如同他父亲雍正帝一般苛刻,甚至带有些许戾气的“后雍正时代”。
从丈夫角度来说,乾隆帝可谓是清朝最痴情的皇帝,对于发妻的爱,可谓历代少见。
但是从父亲角度来看,乾隆帝是一个小心眼,乃至斤斤计较的苛刻父亲,遇到这种父亲其实挺倒霉的。
从大臣角度来看,乾隆帝这位皇帝也是难以琢磨,宽仁时相当宽仁,苛刻时相当苛刻,只能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顺着皇帝走,皇帝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
在这种风气下,当乾隆帝带头搞奢侈,乃至对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意味着庞大的帝国已经开始走向深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