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远比清朝强大?没有任何史料支撑这个观点。所谓的强大,无非是指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建树,而这三者也是密不可分的。军事行动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实力又能支撑军事行动,同时政治政策对经济发展又影响,经济发展也决定了政治是否稳定。其余的文化,外交等,皆可以算作是政治作用的结果。
这么一讲,明清两朝孰强孰弱就能有个大概的比较了,无非是比政治,经济,军事。
不妨先从政治开始说起。政治是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以一个量化的标准进行比较,既然这样,不如从对社会的作用这一结果方面来比较。对于社会的管理方面,很多人觉得明朝作为所谓的"汉人王朝",那肯定对于民众更加爱惜,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大明朝对百姓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严苛"来概括。首先就是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固化社会的阶层;再者,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对于流动人口,处以重刑;而明朝的农业税也是相当高的,这对于农民而言又是一个大的灾难;而刑罚方面,对于百姓可谓是绝不手软,朱元璋的《大诰》中,刑罚不可谓不多,明朝后来的君主不勤政,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没有把朱元璋这一套严刑峻法执行下去。
而清朝,首先得承认,作为满族建立的王朝,的确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矛盾,这种民族矛盾在康乾时期基本上就化解了,只有少部分秘密社会如天地会等组织在极力渲染这个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最主要的矛盾还是农民与地主之间基于土地的矛盾以及国家税收与自然经济脆弱性的矛盾。然而,清朝通过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通过颁布政令,永不加赋,使农民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通过废除贱籍,保证了社会的相对平等。
所以,就政治方面来看,清朝远胜于明朝。如果要问清朝为什么比明朝做得好,那是因为清朝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在总结明朝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再来看经济方面,经济是个很大的题目,并不好直接比较,但是大概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税收。明朝财政收入的巅峰,大约是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时期,大约是400万两白银,加上其粮食折算,一共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但清朝立国之初的康熙年间,财政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000万两白银。没有证据表明这一段时间出现了通货膨胀,且农业社会的经济生活较为单一,所以不存在购买力相差太大的情况。
因此,在经济方面,清朝也是胜于明朝。值得注意的是,清朝似乎很少有纯粹的农民起义,即农民因为土地问题而与清政府不对付,相反,明朝就很多,这一点值得思考,所以明朝的藏富于民,到底藏到了哪里。
最后比较军事。虽然在明清战争中,明军被清军吊打是常态,但是鉴于有些朋友认为,这是拿明朝的衰落期与清朝的上升期相比,并不公平,所以不妨用明朝的巅峰期来和清朝的巅峰期对比。众所周知,明朝武功的巅峰期并不长,大概只有洪武和永乐两个时期,所以在此不妨看看洪武,永乐朝的战绩如何。
洪武时期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此时的蒙古,已经奄奄一息,元气大伤。但依然有徐达的大败,然而总体上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战果,比如蓝玉北伐,而在这一时期,明朝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了长城以外的几十公里。
然而,这种大好的局势,被某个被封为"世界性大帝"的朱老四给毁掉了。朱棣登基后,五次讨伐蒙古,除了前三次有所建树,后来三次是典型的劳民伤财,毫无斩获,反而因此使得军队疲敝不堪,无法维持长城以北的防御。于是,在大约第四次北伐后,朱棣撤回了长城以北的卫所,从此,明朝的势力退回了长城以南,依托长城进行消极防守。
而清朝康乾雍三代,可谓是大规模开疆拓土,先是将内外蒙古纳入版图,之后灭掉了准噶尔汗国,将新疆纳入版图。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其实是故土新归的意思,但这个故土,是隔了明朝二百多年以后才"新归"。
至于对外战绩,有些人拿明朝的料罗湾海战,亚娘鞋海战说事,但很少有人真正看完了史料。《荷兰人在福尔摩莎》一书,详细记录了料罗湾海战的过程以及结果,如果看完之后,还能说出"明朝吊打荷兰"之类的话,那只能说明是文盲;清朝在面对工业化完成的西方时,的确吃亏不少,但农业文明无法对抗工业文明,也是事实,而清朝前期,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沙俄(2000对800,不要说什么清军加上补给等后勤人员一共上万人,沙俄之所以不需要补给部队,是因为他们的补给都是强西伯利亚土著和东北地区的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并且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关于尼布楚条约,有一点可以说明,但凡学过国际法的都知道这是平等条约,因为当时清朝根本没有实际控制尼布楚以及贝加尔湖地区,不仅如此,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也不如内地一样牢固;然而通过条约却直接确立了清朝对该地区的主权,限制了沙俄的扩张。说句抬杠无理但比较形象的话,就算清朝真是割地,这地也是清朝自己打下来的,爱怎么处理是自己的事,明朝,这些地方都没有到达过,更别说碰到沙俄。
所以,综上,明朝晕远落后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