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此人基本上家喻户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欺君罔上,悖主篡逆,祸国殃民。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鳌拜在当辅政大臣时,手中的权势达到了极点,同时受封为太子太傅。但凡能够位极人臣,必对皇家或国家有着卓越的贡献,鳌拜也不例外。
瓜尔佳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出身苏完部落的瓜尔佳是则更加尊贵,而他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的亲孙子,尊贵程度可想而知。其父曾担任过八门提督,有卫戍京城之责。
苏完部落是一个规模比较庞大的部落,其驻扎地应该在如今齐齐哈尔一带,1588年时,首领索尔果带领部民投奔努尔哈赤效力。
鳌拜一族都曾为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其伯父费英东是努尔哈赤得力的战将,为后金征战四方三十多年,立下无数战功。鳌拜也为皇太极打下了许多恶仗,是皇太极的心腹爱将,并授予他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
后金攻下辽东后,明军坚守不出。毛文龙据守皮岛,与关宁防线互相呼应,若后金进攻关宁防线,毛文龙可夹击后金军。皇太极为拔除皮岛这颗钉子,令硕讬、阿济格、鳌拜等人夺下皮岛这个战略要地,却遭到了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将士死伤严重。
在这进退两难之际,鳌拜身先士卒冲向明军炮兵阵地,砍杀明军将士多人,众将士紧随其后,随后后金顺利攻下皮岛。战后皇太极对鳌拜的表现十分高兴,赏赐鳌拜巴图鲁称号。
松锦之战,济尔哈朗所率将士遭到明军重创,已然无法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此时鳌拜带领援军杀到,与明军骑兵进行正面交锋,在击溃明军骑兵后又率少量轻骑杀入明军主阵地,大败明军。后又担任断后任务,使前来追击的明军大败而归。
此战,鳌拜受封为二品护军统领,掌管禁军。鳌拜感激涕零,对主上矢忠不二。
崇德八年,皇太极病逝,拥立谁为后继之君这个问题摆在了亲贵大臣们的面前。
千百年间,汉族一直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若按该制度,则应由皇太极之子豪格继位为皇帝,但满族并没有这样的制度和习惯。
后金最初是以一种部落联合的形态出现的,在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也仅仅是各部落共同的“盟主”,地位虽然尊贵,但权力并没有明朝皇帝手中的权力大。即便是在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在议论军国大事时,三大贝勒仍与其同坐共同听政。在四大贝勒中,皇太极排行反而在最后。
直到皇太极称帝,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但皇权仍然受到来自亲贵的制约。也就是说,此时的后金皇帝,仍无法指任下一代继承人是谁,而是需要亲贵共同推举才能够登基称帝。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兄终弟及是满族固有的传统。并且无论是从战功、权谋、声望上来说,多尔衮都碾压豪格。于是亲贵大臣们便分成了两派,而鳌拜选择了豪格。
八月,亲贵大臣齐聚勤政殿,鳌拜等人以武力恐吓的方式逼迫多尔衮放弃皇位争夺,多尔衮不得不提出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大统,鳌拜等人这才罢休。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鳌拜对皇太极真是一片赤胆忠心,即便在他撒手离世之后,也要力保其子登上皇位。
顺治继位后因不能亲政,所以手中并无实权。于是大权就落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手里。多尔衮借此不断削弱豪格及其羽翼的实力,鳌拜也不免遭到迫害,被不断地削职。多尔衮死后,顺治下旨让鳌拜负责外交事务及刑律审罚。
此时的鳌拜,对顺治帝仍然忠心耿耿,堪称人臣典范。
但是在顺治帝驾崩后,这一情况就开始发生了转变。
自古幼主继位,必然会发生权臣把持朝政的情况出现,在顺治朝就曾经发生过权臣多尔衮把持朝政,在康熙朝也不例外。顺治钦点的四名辅政大臣里,属鳌拜军功最多、权力最大,逐渐擅自专权,越过大清律法行事,甚至逾越君臣之礼,违背康熙的意愿,这使康熙和孝庄都极为不满。
不仅如此,鳌拜不顾律法,纵容部将圈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朝廷内外建立朋党,使自己的亲信遍布朝廷内外,自己在朝廷中枢把持朝政。
其实鳌拜所犯的罪行中,主要都是指其专权,换句话说,康熙将鳌拜下狱,主要是因为鳌拜逾越礼制,手中的权力过大,对皇权造成了重大威胁。
纵观康熙朝历史,就可以发现康熙极为敏感,对皇权的把持极为严格,绝不允许有威胁皇权的势力存在,所以康熙必定会将这个心腹巨患除去,扫清他亲政路上的障碍。
康熙也在下发的旨意中写道,念在鳌拜曾忠心为国,又没有弑君篡逆的份儿上饶他不死,只对鳌拜抄家和终身拘禁。
鳌拜一生都在为大清四处征战,对皇太极及其子孙忠心耿耿,立下无数战功,身上也落下了数不清的伤痕,却在康熙朝时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欺凌幼主,最终难逃牢狱之祸。直到乾隆朝才得以被翻案。
参考资料:杨珍:《康熙朝鳌拜罪案辨析》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