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和珅
1799年,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至此他被下旨抄家,抄家所收的八亿两白银被全部充公。
这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整整15年的收入,和珅因此被判贪污罪,被赐在家中用白绫自尽。
富可敌国的“贪污之王”和珅就这样倒台,年轻时拼命地敛财,可是老了老了,反倒没有机会颐养天年。
扳倒和珅的这个人,也是清朝的重臣,名叫刘墉,可能大多人对于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若是说起宰相刘罗锅,就会有印象了。
影视剧里的刘罗锅指得就是刘墉,只不过剧中对于他的描写过于浮夸了,历史上的刘墉并不丑陋,也不矮小驼背。
关于刘墉,他和乾隆皇帝之间还有一件趣事,有一次两人在商讨政事时发生了矛盾,情绪失控的乾隆当即便大喊着让刘墉去跳河自尽。
而刘墉在接旨之后,先是回家洗了个澡,然后就去跳了河,事后乾隆还为此感动不已。
刘墉为什么要洗个澡之后再跳河?乾隆又为何会感动?
乾隆在位时,最喜欢的大臣就是和珅,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更多的是因为和珅能看得懂他的心思,为自己排忧解难。
相比之下,刘墉虽有才能,但在溜须拍马这一点上,就完全比不上和珅了,他没法每时每刻把乾隆哄得高高兴兴,甚至还能常常与其争吵起来。
某次这两个人在商讨政事时,刘墉的倔脾气又上来了,乾隆因此和他大吵了一架,而在情绪激动之下,乾隆大喊着让刘墉去死。
乾隆虽然生气,但这句话任谁听了都是气话,他没想让刘墉真去死,更何况刘墉还是朝中重臣,也不能如此草率地将其处死。
但一旁的和珅听了皇上的气话,一时动起了坏心思,他趁着乾隆还在气头上,连忙上前对刘墉怒喝道:“皇命不可违!”。
和珅想借此机会给刘墉一个教训,因为平日里他没少被刘墉针对,这一次借着乾隆生气,即便要不了刘墉的命,也能让他吃吃苦头。
见和珅对刘墉步步紧逼,乾隆计上心头,他没想要刘墉的命,但却想看看刘墉在面对这种危机时,会如何处理。
若是一般的臣子,在面对天子众怒时,想必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早就吓得跪地求饶了,但刘墉不同,他非但没有求饶,反而还询问乾隆想要怎样一个死法。
乾隆见刘墉嘴硬,随口说了一句想让他跳湖死,而刘墉在接旨之后,表示自己下辈子再来服侍皇帝,随后潇洒转身离去,没有一丝惧怕。
这一连串的操作,简直看傻了乾隆,他没想到刘墉竟然会这么干脆,心中也开始担忧起来,难道刘墉真的会去跳湖自尽吗?
刘墉回到家后不慌也不忙,他先是吩咐下人全部都到院子里大声哭喊,随后便回到自己的卧房开始泡澡。
下人们不知老爷究竟要做什么,但也不敢询问,于是只能听从吩咐全部都聚集到了院子中央开始嚎啕大哭。
当时的刘家呈现出的是这样一副滑稽的景象,老爷在卧室里悠闲地泡着澡,前院的丫鬟小厮跪了一地,个个都痛哭流涕,而在府外是一群不明所以的老百姓在看热闹。
乾隆这边在刘墉离去后便派人跟着打探情况,没过多久便传来了刘家府上下人哭作一团的消息,这可让乾隆慌了神,他不想就此失去一个值得信任的朝中重臣。
于是他即刻安排手下前往刘家救人,当刘墉再次来到乾隆面前时,他是被抬来的,且那时他的衣衫全部湿透,还一滴一滴地往外渗水,不过好在人没有性命之忧。
看到刘墉还有气在,乾隆便放宽了心,于是便顺口调侃道:“刘墉,你这岂不是在抗旨不遵?该当何罪!”
刘墉见乾隆问罪,也没有慌乱,而是声泪俱下地演起戏来,“臣本来是想投湖求死的,但不成想跳下去后竟遇到了屈原”。
看着乾隆一脸疑惑,刘墉便接着说道:“屈原先是向臣倾诉他的死是因为楚怀王无道,随后又问微臣为何寻死?”
“微臣一想,圣上是明君,岂能是那昏庸无道的楚怀王可以相比的,为了不玷污圣上的名声,于是我便急忙爬上了岸!”
刘墉的这番解释纯属是在胡扯,明白人都能听得出来,在场的和珅见刘墉如此狡猾,当即脸色便沉了下来。
但乾隆在听得刘墉这番声泪俱下的解释后很是感动,见皇上没有怪罪,和珅也不好说些什么,于是只能在一旁沉默不语。
皇帝对刘墉的这番解释很是满意,自己下旨让他去死,他非但没有求饶抗旨,而且在死之前还在考虑自己的名声问题。
如此忠心的大臣实在不可多得,于是乾隆在感动之余,又连忙下旨赏赐了刘墉一堆金银珠宝以做安慰。
所以刘墉最终非但没有丧命,还得了个维护圣上清誉的好名声,甚至还赚了一大笔,这让和珅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看着和珅吃瘪,刘墉别提多高兴了,他当然知道皇帝赐死自己只是气话,但面对和珅的步步紧逼,只能出此下策,不然很可能就落得个违抗圣命的罪责。
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和珅抓住把柄可是个隐患,所以刘墉宁愿跳湖吃个亏,也不能让和珅拿捏住。
当然,刘墉并没有真正的跳湖,他只是在泡澡拖延了时间之后,象征性地投了湖,当皇帝派人来救时,他只在湖水里漂了一会,对身体无碍。
不得不说,刘墉的这个手段实在高明,既让自己逃过了一劫,也哄得皇上高兴,最终还让和珅吃了瘪,一举三得。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在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身边伺候,那就是将脑袋时时刻刻放在刀下,稍有不慎,就是人头落地。
所以对于那些皇帝身边的大臣而言,高情商是保命升官的关键,正如和珅,他深受乾隆喜爱,多是因为他会看脸色识人心,这才哄得乾隆离不开他。
直到乾隆去世,刘墉才和嘉庆联手将其除掉,不然这位“贪污之王”只会敛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