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灭亡的重大“功臣”,虽然流传下来很多书画名作,但实际上她并没有什么文化,甚至达到了赐字都能写错地步,其文化水平可想而知。
但在瑞士苏黎世瑞堡博物馆却收藏着一幅《雪中梅竹图》,传说这幅画是慈禧在梅竹林欣赏美景即兴而作,后被送给外国公使,被瑞士博物馆收藏至今。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慈禧在书画方面确实有着非常深的造诣,但和故宫收藏的两幅画作截然不同,感觉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通过对比,专家们发现,在流传下来并且可以确定的慈禧书画作品中,创作风格大不相同,水平也忽高忽低,但按照正常来说,一个人在不断成长中,书画水平或许会变,但却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慈禧是众所周知的文化水平低,虽然认识几个字,但在书画方面不能说完全一窍不通,但造诣很有限。
而转折就是在她成为太后之后,似乎突然就开了窍,经常时不时地弄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书画作品供大臣品鉴。
《雪中梅竹图》便是其中之一,这幅作品线条勾勒一笔而成,轻易便能看出出自名家之手,可《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和《蓼花螳螂》却好似是出自初学者之手,和《雪中梅竹图》水平相距甚远。
那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事情,还要从慈禧的虚荣心开始说起,慈禧是真的很喜欢写字作画,但奈何水平有限,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但大臣不知道,为了拍马屁,或者是真的喜欢,常常向慈禧求书画,慈禧不好拒绝,于是便出现了古代版“枪手”。
她在如意馆中豢养了三位书画艺术家,分别是繆素筠、曲兆林、阮玉芬,其中繆素筠擅长花卉与翎毛方面的画作,因此最受慈禧宠爱,《雪中梅竹图》便是繆素筠所画。
阮玉芬擅长花鸟鱼虫,玉芬之名便是慈禧所赐,相比之下曲兆林身份就比较特殊,他是三人中的唯一的一位男子,也是如意馆最后的一任馆长,慈禧的松鹤多是出自于曲兆林之手。
三人作为慈禧背后的“枪手”,虽然声名不显,但却收入不菲,最为纸醉金迷的慈禧手下的人,报酬非常丰厚,不过相比之下,规矩也非常多。
给慈禧作书画,并不是越精致越好,并且还有三条要时刻谨记的规矩:“作画时不得随意任性、不得驰骋放纵、不得标新立异。”
甚至还给三人做了模板,从别的画师手中找到几幅自己满意的,署上自己的名字,便就是她的作品了,而这几幅便是三人的模板,原本三位有可能成为书画大家的人便在慈禧的压迫下,磨没了自己的光华。
尤其是繆素筠,因为曾经和慈禧承诺,代笔之人画作不可面试,即使在慈禧死后,她的作画水平日渐加深,但依旧没人能亲眼看一眼她的真迹,着实令人可惜。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