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每逢这天全国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在封建社会中,对于皇帝来说春节也是一年中的大日子,他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朝会召见百官,之后举行宴会与他们共度佳节。
到了清朝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皇权发展到了极致,而且他们在过年的时候会综合满族与汉族的习俗,在历史上别具一格。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民间的习俗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刻改变了如今的春节文化。
那么清朝的皇帝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皇宫中又会举行什么特殊的活动呢?
一、凌晨的开笔仪与祭礼
从隋唐时期开始,中国就有了守岁的习俗,因此在清朝的时候,皇帝在除夕夜的时候也会和百姓一样等待新春的到来。在子时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准备进行新年的相关仪式了。
在他离开寝宫的时候,太监们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和蜜饯摆满桌子,并恭请皇帝先食用苹果,以求讨到"平平安安"、"甜甜蜜蜜"的好彩头。
等到子正一刻的时候,皇帝就会到养心殿东南室中举行开笔仪,由于在这个小室的门额上写着"明窗"两字,因此这个仪式也被称作"明窗开笔之典"。
在皇帝进入之前,其近侍早已在桌案上放好了写有"金瓯永固"的金杯,里面盛有屠苏酒。在杯子的旁边则是一支点燃的玉烛,和雕龙盘一只。在盘中有御笔数只,其上刻有"万年青"和"万年枝"等字样。
在皇帝进入之后,便会亲手点燃蜡烛,然后在准备好的纸张上行文。在开笔仪上,皇帝书写的大多是一些吉祥话,比如嘉庆皇帝在他登基第一年的开笔仪上就写下了:
嘉庆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三阳启泰,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这个典礼的意义就是象征新一年工作的正式开始,并为新年祈福。在完成这一典礼之后,皇帝才可以批阅其他的奏章和奏折。
在这个仪式之后,皇帝就会率领早已等候在皇宫外的宗室和一品大臣们到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的礼堂中举行祭天之礼。
之所以这一天皇帝不去天坛祭天,是因为这个特殊的礼堂是按照满族萨满教的礼堂建造的,清朝皇帝到这里祭天是表达自己的不忘本。这个仪式的主要流程为萨满献酒,擎神刀祷祝,诵唱神歌,以及行跪拜大礼。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祭天礼汉族大臣是不需要参加的。
在完成祭天礼之后,皇帝和皇后会到坤宁宫去祭神,祈求神灵们能够在新的一年中保佑国家繁荣昌盛,他们祭拜的神灵十分繁多,其中包括佛教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还有关圣帝君,以及其他宗教的多种神祇。
在祭神完毕后,皇帝会到宗庙中祭拜祖先神位。在这一切处理妥当之后天也已经微明,皇帝这才前往太和殿接受百官的朝拜,宫中的庆典也正式进入下一阶段。
在大年初一的朝会开始前的所有宫廷仪式中,除了在具有萨满教特色的祭堂中祭天之外,其余的习俗和仪式都和之前的朝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清朝统治者在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二、百官朝会与太和殿筵席
在祭神祭祖完毕之后,清朝的皇帝们便会到太和殿的龙椅上接受文武大臣们的朝拜,这也就是所谓的"元旦大朝贺"。
在进行朝会的时候王子,贝勒以及藩国的皇子们会在殿中按照次序排好,之后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臣会从殿外进入,按照品级站好后,对皇帝实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受群臣拜贺后,皇帝会到乾清宫中接受家人的贺礼,而文武百官则要待太子行礼完毕后,再对太子行二跪六叩的大礼。
在这些流程全部结束之后,清朝皇宫中也会和之前的朝代一样在春节当天举行盛大的宴会,群臣和外藩使臣都会接到邀请。这次宴会在太和殿中举行,也被叫做太和殿筵席,每年参与这一宴会的人数接近千人,需要消耗百余只羊,可见宴会规模之大。
在这个宴会上,群臣和使臣会按照身份的尊卑坐在不同的座位上,他们使用的餐具和食物的种类都有差别,这和之前隋唐时期的宴会有着本质的区别,透漏出了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这也是清朝皇权发展到极致的一个展现。
不过在宴会开始之后,席间的氛围还是相对欢快的,皇帝还会安排宫廷舞蹈,杂技等节目来为众人助兴,堪称一大盛事。
不过这样的宴会毕竟还是太过正式,不足以让皇帝和近臣们联络感情。因此在正月初二的时候,皇帝会召集近臣们到乾清宫赴茶宴,与自己共进茶水糕点,并在宴会上一起创作"联句"。所谓联句,即每个人吟诵一句七言古诗,再由后面的人接下去,他们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
这种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在位时在柏梁台上与群臣赋诗的行为,这也是皇帝和亲密大臣在新春增进感情,放松心情的重要活动。
不过这些文采斐然的文人们,在这次茶宴上的创作空间却要受到不小的影响,他们创作的联句内容不外乎祝福国家国运昌盛,皇帝本人身体健康,或者对皇帝之前的政绩歌功颂德。这样的内容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大多是陈词滥调,本是读书人不齿于创作的内容。但是完成这些诗句却能为他们赢得皇帝的小赏赐,因此众大臣却也乐得为之。
由此可见,清朝时期皇帝虽然依然会效仿之前的朝代举办宴会,但是却更加注重维护皇权以及封建的登基秩序,因此宴会的政治功能要远远大于其联欢意义。这从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沟通需求,甚至还要在第二天举办乾清宫茶宴中就能看出来。
三、清廷中习俗对民间的影响
在太和殿宴会过后,清朝皇帝在春节当天所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便告一段落了。皇帝在完成自己这一切之后,也会在大年初一晚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这顿饭除了不是在除夕夜之外,和我们现在每个家庭的年夜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这一顿年夜饭并不像太和殿筵席那样丰盛,皇帝食用的食物会非常简单,其中的重头戏为素馅饺子。饺子之所以必须是素馅,据传是因为努尔哈赤在一年正月曾经忏悔自己连年征战,杀伐太重,因此要求家人在新年晚上只能吃素馅的饺子。
和平日里的饺子不同,满族人在新年包饺子的时候会在一些饺子里放着小八宝或者小如意等金银制品,这种饺子被称为"幸运饺",如果谁能吃到这个饺子,就意味着他会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
皇宫中的年夜饭也沿袭了这个传统,不过和传统做法不同,厨师们只会在一个饺子里放一枚铜钱,这便是唯一的幸运饺了。之后他们会将这个饺子放在盘子的最上端,由于皇帝在用膳的时候一定是最先动筷的,所以他一定能吃到这个幸运饺,也就拥有了一年的好运气。
而这种在新春佳节食用饺子,并在饺子中放钱币或者其他"小彩蛋"的做法对于汉族百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风俗直到今天依然在北方的许多地区流传。
四、结语
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发展到清朝已经有了接近两千年的历史,这一制度经过无数朝代的不断改良也在清朝达到了顶峰。而拥有最高权力的清朝皇帝在春节的活动,其实也可以从侧面显示出这种发展对于文化的影响。
除了祭天、祭神等传统的仪式之外,清朝皇帝在皇宫中举行的宴会和之前的朝代就有很大的区别。在隋唐时期这一制度刚刚出现,百官与皇帝在宴会上的氛围十分欢快,他们的食物也是基本相同的。
但是清朝时的太和殿筵席则无一不透露出皇权的至高性以及登基制度的严格,这让这次宴会少了节日的气息,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政治活动。清朝的皇帝们为了增进和大臣们之间的感情,还要在次日举行第二场宴会,这个举动更进一步地说明在清朝的时候过于强大的皇权导致皇帝和大臣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隔阂。
不过在家庭层面上,皇宫中的新年活动还是相对温馨的,皇帝在完成一天的庆典之后,在晚上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好好吃一顿团圆饭,虽然菜品不及宴会丰盛,但是这毕竟才是春节对于每一个人的最重要意义,那就是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这顿年夜饭和幸运饺被民间所接纳,恐怕因为只有这时皇帝才和普通人一样脱下了皇权的外衣,恢复最真实的一面吧。
注:
本文关于清朝皇宫春节习俗的内容描述,参考自《中国全史·习俗卷》、以及《大清会典》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