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的共同理想。这个最高理想说来容易,想做到却难上加难。自古以来做到的寥寥无几,历朝历代贤臣良相那么多,人们却说为官须看曾国藩。
那么曾国藩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才会被人们所共同认可呢?其实他的做人为官核心只有四个字——内圣外王。
那么什么是内圣外王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内圣外王最初的记载来自《庄子》:“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这部道家经典把内圣外王概括为,世界上所有的人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实行自己的理想。要低调不要高调,要厚积薄发。
后来这四个字被儒家所吸纳,发展为后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到这四条,就要学会内圣外王。
那么曾国藩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三次科举
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家虽然世代务农,但是很注重子女的教育。
曾国藩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六岁到家族的“利见斋”跟随先生学习传统的经史子集。他天赋不算高,但是很勤奋。
清道光六年,曾国藩参加长沙中学统一招生考试,考了全市第七。在那么多人的竞争者脱颖而出,可见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道光十一年,他去湘乡涟滨书院读书,为以后考秀才以及中举作准备。次年参加考试,顺利考中秀才。
道光十四年,曾国藩参加湖南乡试,以全省第36名的优异成绩考中举人,只要他再通过全国的高考,就可以步入仕途了。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考上。第二年,依然名落孙山。
凭借着不考上不回家的志气,他第三次高考取得全国第四十二名的好成绩,朝廷赐同进士出身。经道光皇帝亲自面试,成为了一名中央的基层公务员。
在后来的十年中,他获得了七次升迁的机会,做到了普通官员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道光二十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逐步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的逐渐丧失,而曾国藩本人抓住机会继续立功升迁。
咸丰元年,发生了中外皆惊的广西金田起义。洪秀全自称耶稣的儿子,全村的村民居然相信了他,很快就扩展到广西全境。咸丰帝开始焦虑,本来外国的敌人就难打,内部还有人找茬。
咸丰帝本来就心情不好,曾国藩不仅没有明哲保身,反而上书历数咸丰帝的执政过失,咸丰帝看了以后,怒不可遏。史载他“怒掷其折于地”,发泄了自己的无能狂怒。
晚上想了想不对劲,生气归生气,曾国藩说得也有点道理。过了几天,又认真读了几遍,接受了曾的指正,并对他褒奖。这一幕像极了“赵普与宋太祖”的故事。然曾国藩远胜赵普,咸丰帝远输宋太祖。
二、南征北战
咸丰二年的时候,太平军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咸丰帝夜不能寐。怎么回事呢?明明已经派了朝廷的精锐八旗兵和大量的绿营军,怎么连一群农民都打不过呢?他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八旗已经不是当年雄赳赳气昂昂入关时候的骑兵,在康乾盛世下,他们过惯了安逸日子,枪都举不起来,马都不会骑。早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打得过不畏死的太平军。
咸丰三年,咸丰帝彻底对这些军队失望。曾国藩在自己的家乡湖南靠着自己的声名,建立了地方军队,后世称为湘军。不仅如此,还派人去广东买坚船利炮,建立海军。
经过一年系统化的练习,湘军已经远胜清廷的官方军队。曾国藩创作并发布《讨粤匪檄》,文中说洪秀全等人都是十恶不赦的逆贼,但凡是拿笔杆子的,谁能忍得了这样的大逆不道?
正是向太平天国宣战。
曾国藩的水军和太平军的石达开几次交锋,都输了。气的曾国藩两次自尽,幸好有部下救他才活了下来。
正当曾国藩被石达开搞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事了。洪秀全和杨秀清谁也不服谁,最终以杨秀清被杀告终。史称“天京事变”。在这场夺权斗争中,石达开被召了回来,才解了曾国藩的危机。
天京事变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封建时期的农民起义,起初是为了想活命,等有了资源以后就是求财和政权了,这也是所有起义失败的根源,并不是为人民着想。
咸丰九年,曾国藩分兵和太平军作战。他自己带头攻取安徽重镇安庆。
历经两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湘军攻陷了安庆。咸丰帝赐曾国藩太子太保衔,全权掌管江南四省的军务。同年,他创立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声。
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已经由盛转衰,内政腐败。到处都充斥着争权夺利和纵欲享乐,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石达开实在受不了了,带自己的兵向西而去。
曾国藩愈战愈勇,东南各地派三个心腹去处理。负责南京的是自己的弟弟曾国荃;负责浙江的是同事左宗棠;负责江苏的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李鸿章。据他说,有这三个人“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三、功成身退
次年,咸丰帝病死于热河。他的儿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帝。同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廷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大清内忧外患,危如累卵。
同治三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对平民百姓烧杀掳掠。南京的人们都骂曾国藩是“曾剃头”,狗汉奸。人民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为满清鞑子卖命的走狗。而清廷就喜欢这条狗。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侯爵可以一直世袭下去。用来嘉奖他的忠心之举。
灭亡太平天国后,他又用了消灭了北方作乱的捻军,作为一个臣子,他已经立下了不世之功。被朝廷所忌惮。
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朝廷肯定容不下自己。自行上书解散湘军。
同治十一年,他开始经常脚麻,舌蹇不能语。有一天,他在家散步,突然发病,就去世了。清政府为奖励他作的贡献,给他谥号文正。这是封建时期文人都想得到的一个荣誉,自范仲淹第一得到这个荣誉后,一千年多年来也不会超过二十个。
在赵尔巽作的《清史稿》里,被单独列传的只有四个人,他是第一个。传记是这么评价他的:
国藩事功本於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不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国藩又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呜呼!中兴以来,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