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乾隆一朝可以说是贪官最为盛行的朝代。当时不仅案件多发,而且赃款巨大,上至部院督抚,下至小吏衙役,几乎就没有官员不贪的。
虽说乾隆皇帝屡兴大狱,可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而且是杀得人越多,贪污之风越盛。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个人觉得以下三点才是根本原因。
一来,奢侈的风气助长了贪腐的滋生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确实干了不少大事,比如编篡文典、修砌江塘、平定疆域、统一各族,使得当时清王朝的盛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然而,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功绩,使得以乾隆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开始出现了好大喜功、利令智昏的情绪,从而放松了对吏治的约束,从上到下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日益奢靡成风,达官显贵竞相豪华,督抚藩臬营私欺罔,从而使得贪污之风获得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二来,姑息养奸导致了治贪的失败
乾隆在位期间,虽然有很多的封疆大吏、权臣名将纷纷落马,但是导致其贪风盛行的根源却没有彻底被铲除。乾隆中后期,便形成了一个以和珅为首的“贪污网络”,虽然旗下的党羽接连受到处分,但其“贪污网络”仍旧可以繁衍复燃,从而使得贪官此起彼伏,接连再生。
对此,乾隆皇帝不但没有加以惩戒,反倒还百般庇护,并与其议定了“宰肥羊”、“议罪银”等所谓的惩贪措施。粗此一来,贪污之分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倒是愈演愈烈。
至于乾隆皇帝为何不对和珅等主犯加以惩处,想来是封建帝王专制统治下的一种利益平衡取向吧。
三来,督抚集权造成了贪污之风的盛行
乾隆一朝中属于巨贪大案的,大多出自各省的督抚。据史料的不完全统计,从乾隆三十七年到嘉庆四年这近30年的时间里,贪腐大案所涉及的各省督抚官员主要有:四川总督阿尔泰、广西巡抚钱度、陕甘总督勒尔谨、云贵总督李侍尧、山东巡抚国泰、江西巡抚郝硕、浙江巡抚王昌、吉望、陈辉祖、福崧等等。
那么这些贪腐大案为何总是与督抚有关联呢?
那是因为当时的总督、巡抚是封疆大吏,是地方统治的最高长官,除了皇帝及少数的军机大员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相应的机构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虽说当时有督察系统,但它们对于集行政、军事和司法大权于一身的各省督抚们很难构成威胁,从而使得这些封疆大吏们成了名符其实的“土皇帝”。
对此,乾隆晚年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悛者,亦恐不一而足。”
乾隆一朝贪污之风盛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大家都去追求奢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贪官们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统治作风,以及性格和爱好等等,也都对时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