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晚清功臣左宗棠离世时天降大雨慈禧落泪,遗言令人潸然泪下

晚清功臣左宗棠离世时天降大雨慈禧落泪,遗言令人潸然泪下

1885年9月5日的早晨,晚清重臣左宗棠病逝,这位殚精竭虑,为了挽救倾颓大厦的忠臣,终究还是没能实现昔日的抱负。

慈禧太后得知他去世的噩耗,不由潸然落泪,悲哀又一位肱骨大臣的离去。

左宗棠去世这天,福州城难得遭遇倾盆大雨,百姓们自发地聚集起来,为他送行。

慈禧给予了左宗棠最后的荣耀,加封太子太傅,赐谥号“文襄”,为他建立纪念祠堂。

临死前还在忧国忧民的左宗棠,留下满带赤诚的遗言,尽到了自己最后的职责。

古代书生,头悬梁、锥刺股,就为了在科举路中突出重围,金榜题名。

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他们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公无私的想法,考量的更多的往往是自身利益。

士农工商,农耕社会的最顶层职业,是所有平民百姓努力的目标。

可惜左宗棠的科举路并不顺畅,反而一路坎坷,始终没能如愿。

左宗棠,出生于嘉庆十七年的湖南长沙。

父亲左观澜是个县学撮生,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赚取微薄的薪水。继承自祖上的数十亩薄田,产量稀少,荒废大半,无法养活庞大的一家九口人。

按理说古代读书人不至于清贫如洗,能够维持每日简陋的粗茶淡饭,但左观澜家中足足九口人,田地收入仅有微薄的少许,他只能外出做私塾先生补贴家用。

每逢荒年,收成骤减,靠着廉价的教书薪水,一家人只能吃米糠做成的饼来果腹。

左宗棠从小就生活在这样清贫的读书人家中,长辈对读书无比看重,他与哥哥们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学习四书五经。

6岁就能熟读《孟子》与《论语》,少年聪慧,颇有几分才气,难免会有些自傲。

他有出色的读书天赋,文章内容轻易就能记下,每天都早早熟读背诵课文,提前离开课堂去自由玩耍。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兄长与父辈们都溺爱幼子,年少时不曾对他有过多拘束,养成了左宗棠年少自傲的性格,自认为能力高强,天下间没有什么事能困扰他。

要是在现代,这或许就是典型的“中二叛逆”时期吧,若干年后,回首展望自己过去的左宗棠,想到自傲的少年时期,也难免内心有几分尴尬。

左宗棠的两个哥哥也颇善读书,二哥天赋异禀,早在12岁就考上秀才。三年后大哥也顺利考上,科举制路顺畅。

左宗棠9岁开始学习八股文,这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考试内容都取材自四书五经,考生则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写出文章。

八股文被详细划分为八个部分,破题伊始,到竖股结束。文章必须符合孔孟说话的语气,就连句子长短,文字的简繁都有详细规定。

后世对古板的八股文多有批判,认为它束缚考生思维,选拔出一批批只会写应试文章的官员,对民生疾苦毫无作用。

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都采用八股文,成化年间八股文被正式确立,考生必须在框架内创作文章,否则无法自由发挥。

左宗棠在道光七年就考上了长沙府试的第二名,府试的参考学子都得通过县试,才有机会参加。

考上府试的读书人,才真正踏上科举之路,能够参与进士科的第一级考试,院试。换而言之县试与府试都是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等同于对考生进行第一次初步筛选。

本该同年就参加院试正式踏上进士考试的左宗棠,不幸遇到了母亲身患重病,他只好放弃院试,回家照顾病弱的母亲。

但没多久母亲还是去世了,为母守孝丁忧期间,他开始涉足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从水利地理到军事历史,以及经济,他都遍览典籍。

又一年左宗棠父亲去世,相继两位长辈接连离世,对他打击不小。直到道光十二年,他才考上乡试,终于拥有举人功名。

可惜此后6年期间,他接连参加了3次会试,都不幸落第,没能高中。

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为会试湖南省第十五名,可惜这一年录取人数过多,他因超额被裁去,他不甘心自己得到如此结局,再次参加会试,依旧落第。

备受打击的他此后在安化陶家中潜心任教,期间没再参加科举,似乎认清自己屡试不第的结局。

左宗棠能实现他的官员梦,多亏林则徐的大力举荐。

两人曾经在长沙舟中彻夜长谈,抵足而眠,不管是当前时局,古今人物,亦或是水利行政,两人皆意见相合,只恨相见甚晚,将对方视作知己好友。

林则徐对这次会见记忆犹新,曾多次称赞左宗棠有不世之材。

林则徐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运动盛起,靠着民间威望,朝中少有武将,一时间清军节节败退,形势严峻。

彼时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面对无人可用的情况,湖南巡抚张亮基找上左宗棠,诚恳聘请他出山解决长沙困局。

已经40岁的左宗棠,一身才华,满腔热忱抱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当时的心情如何已经无从查证,或许是激动,等待了40年的机会终于到来。

又或许是平淡,不再对仕途抱有期望的他,或许只是不忍看着满城民众面临战火,他应允了张亮基的邀约。

张亮基得到如此贤才,当即大喜过望,他对左宗棠十分放心,直接将城防一应事务全部交给左宗棠。

左宗棠耗费三个月之久,期间亲自设计士兵防具,改善将士伙食,定下操练规定,在他的治理下,军队前所未有的凝聚,誓死守卫长沙城。

左宗棠的建议只要提出,基本都能被采纳,可以说这三个月他就是城内说一不二的人。太平天国的大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之久,都没有拿下这块硬骨头。

首领眼看军队消耗粮草众多,久攻不下士兵士气衰颓,只好撤军败退,长沙得以保全。

张亮基视左宗棠为良才,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左宗棠也成为他的幕僚,直到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才再次回到湘阴家中。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知晓左宗棠此人有大才,亲自上门拜访,诚心相邀,左宗棠只好再次出山,进入湖南幕府。

这一时期清政府衰颓,太平军接连获胜,除了没能拿下长沙,其余湖南省内城池大多都收入囊中,战火四起。

眼看湖南就要沦陷,左宗棠临危上任,挽救将要倾颓的大厦。在他的一力主张下,过往大家心照不宣的陋习被摒弃,全新的法规出台,肃清宵小,整理乱局。

他看重军备储存与将士们的待遇,多次改善军中纪律,让军中严肃风纪。

骆秉章对左宗棠的所有建议举措都全力支持,有了最顶层上司的首肯,湖南一应大小内务清理十分顺畅。

彼时除了太平军外,湖南省内还有不少流民流窜作案,百姓纷纷落草为寇,一时间人人自危,皆惶惶然。

在左宗棠的治理下,稳住湖南混乱的局面,贼寇纷纷落马,出台种植补贴,鼓励百姓开垦荒田。

湖南一片欣欣向荣,重回正确轨道。湘军骁勇善战的名号也传遍全国,经历战火的洗礼,这支军队犹如脱胎换骨。

此后湘军奉命出省作战,护卫邻省,依旧战无不胜,战功斐然。

咸丰六年,左宗棠靠着此前积累的功绩,终于被朝廷加封,得到兵部郎中用官职。

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尽管没能靠科举出人头地,左宗棠这颗金子依旧在不断散发耀眼光芒。

太平军实力顽强,成星火燎原之势,占据大片城池。这个原本在广西金田村爆发的农民起义,没有人想到,他们日后会成为清政府的心头大患。

洪秀全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了将近14年,洪秀全带领着农民军,从占下南京起步,虽在湖南遭遇折戟,被左宗棠挫败,但却顺利拿下江南。

燎原战火四处蔓延,但原本只想为自己博得生存空间的太平天国领导人们,却陷入争权夺利中,战况一时胶着,不负最初盛况。

最终1864年南京沦陷,太平天国起义彻底失败,幼主也被凌迟处死,再没人站出来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左宗棠的大半战功都是从太平军处获得,江南沦陷后,他被委以重任,以四品京堂候补的身份协助曾国潘。

招募5000湖南组建军队,奔赴江西、安徽同太平军作战。第二年杭州失守,他升职浙江巡抚,肩负收回失地的重任。

此后两年间,左宗棠治军有方,协同法国、英国组建联合军队,成功收回金华绍兴等地。

1863年,收复杭州,太平军不复往日嚣张气焰,接连内斗已经让这支原本团结的农民起义军四分五裂。

1864年南京告破,清政府终于打到太平军大本营,将曾经带给他们无限屈辱的起义军,尽数消灭,不留后患。

尽管太平军起义失败,但各地有志之士纷纷挺身而出,反抗腐朽的清王朝。

1862年陕西回民发动叛乱,趁着朝廷注意力都在太平军处,陕西叛军轻易掌握局面。

同年宁夏回民也发生暴乱,掌权者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反应就成为阶下囚。一时间连丢陕西宁夏两地,当地总督面对危局无能为力,朝廷只好派左宗棠走马上任。

直到1873年,旷日持久的战役才落下帷幕。回军首领皆被抓获处死,其余残兵群龙无首,大势已去,皆不敢反抗朝廷,引颈就擒。

1864年新疆也发生叛乱,当地豪强皆占地为王,割裂地盘,瓜分新疆。一头贪心的北极熊敏锐察觉时机,沙俄趁乱拿下伊犁,国土接连丢失。

左宗棠依旧被委派重任,但大军前进,军需粮草都得作充足准备。

左宗棠没有贸然率领军队进攻,反而仔细筹备军需,确保大军不会物资短缺。

他在1876年拿下乌鲁木齐,扫荡新疆叛乱,仅仅4个月就拿下北疆。而后缓慢图之,没有因此而自傲轻视敌军。

1877年,准备充分的左宗棠才终于率领西征军进攻南疆,仅耗费一年多就平定叛乱,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所有领土。

随着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左宗棠在朝堂中声望与日俱增,备受皇室信赖。

但他与重臣李鸿章却在政见上不和,前者面对外交主张强硬手段,坚决捍卫大国威严。后者则认为应当采取怀柔政策,适当服软,灵活变动。

两人之间的争执直到左宗棠去世也没能终结,但正因政见不合,这才能让掌权者放心,统治者向来对臣子们之间的暗潮涌动喜乐闻见。

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病故,当天福州难得天降大雨,似乎都在为一位忠臣的离去而悲哀。

这一年左宗棠已经74岁,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才,直到40岁才开始崭露头角。回顾这一生,左宗棠十分满足,他临终前留下的遗言,依旧是对臣子的忠心,对百姓的爱护。

他感念朝廷的重用,却遗憾没能亲赴越南战场,扬大清国威。

遗言中满怀对光绪的劝谏,对国家的期许,更有诸多对时政的见底,以及富国强兵的主张。这个临终前依旧在为朝廷分忧的老人,带着遗憾离世。

他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也不由得落下泪来,感念又一位能臣的离去。

她为左宗棠加封太子太傅,赐予谥号“文襄”,在昭忠祠、贤良祠中享香火祭祀。在福州举办完葬礼后,左宗棠的遗体被送回他的家乡,长沙市白竹村。

黄佑春被其家族选为守墓人,其后历经四代,至今已有135年,一直看顾着他的陵墓。但近代战火频发,他们有时也无能为力。

墓地初始修建有10亩大小,四周都有栅栏护卫。其后随着时间变迁,墓地遭到人为破坏,不得不缩小规模。

1971年的一天,左宗棠陵墓甚至被炸开,据在田间干活,听到动静后匆忙赶回的第四代守墓人黄志清回忆,墓中就连尸骨都裸露在外,犯人猖狂举措,令人愤懑。

1986年,左宗棠墓终于被重新修缮维护,此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宗棠这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没有白来这人世间一遭,更是后人们膜拜崇敬的对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股文,林则徐,科举,慈禧,考生,左宗棠,文章,长沙,大雨,湖南,观点评论,张亮基,左宗棠,太平军,长沙,湖南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八股文,林则徐,科举,慈禧,考生,左宗棠,文章,长沙,大雨,湖南,观点评论,张亮基,左宗棠,太平军,长沙,湖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八股文,林则徐,科举,慈禧,考生,左宗棠,文章,长沙,大雨,湖南,观点评论,张亮基,左宗棠,太平军,长沙,湖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