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至1887年间发生在朝鲜半岛南端的巨文岛事件的本质,就是英、俄、中、日大帝国之间的大象打架,祸及的却是小蚂蚁朝鲜王国。
巨文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由三座小岛组成,因此又叫三岛或三山岛,总面积12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岛的六分之一,在韩国最大岛济州岛的东北面,隶属于全罗南道。
巨文岛在十九世纪中期进入列强视野,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1845年的英国舰队和1854年的俄国舰队先后登陆过这里,对这里的地理位置很满意,此后对这里一致且一直的念念不忘。
十九世纪的朝鲜,还属于中日角逐的主战场,所以,巨文岛的争夺战带有四国色彩。
1884年朝鲜亲日的开化党人搞了一次甲申政变,政变的主要目标就是脱离清朝藩属地位、改革内政,被清朝驻扎在此的袁世凯凶猛镇压。
此时的日本,拼命的挑拨离间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政变“成功”后,应邀派兵前来保护,妄图火中取栗。
此时的清王朝,正在进行中法战争,在海上一败涂地。
此时的沙俄,趁机与朝鲜签订“朝俄密约”,打着进据朝鲜的如意算盘。
此时的英国,坚决抵制沙俄在本地区的扩张行动。
沙俄与英国当时在阿富汗爆发危机,沙俄在中亚攫取入海口的努力正遭到英国的全面对抗,甲申政变使得双方的矛盾转移到东北亚。
为了“协助”更听话的清政府,英国在朝鲜问题方面全力支持清政府,捍卫清朝最后一块殖民地的宗主国权益,但眼见李鸿章跟日本谈判时居然说出“要退兵两国一起退”这样的赌气字眼,这分明是清政府的立场在走向松动。
英国急了,你们中日都退兵,岂不是要把朝鲜送给俄国人?1885年,干脆出兵占领了巨文岛。占领之后,先通知清政府,承认清政府宗主国地位,再通知的日本,最后通知的朝鲜,由此顺序可见,说英国是帮助清政府维护本地统治,一点没委屈英国佬。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也都觉得问题不大,正好可以防范俄国人,可沙俄急了,你们英国人敢占朝鲜的地盘,我们也敢占一块儿!跃跃欲试。
在阿富汗的相争,英国和沙俄达成了暂时妥协,两国矛盾变得不那么尖锐了,英国人占着巨文岛迟迟不退,也给清政府稳定本地区局势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最后,在英国和中国的紧密配合下,李鸿章从沙俄那里得到了“不侵掠朝鲜领土”的保证,逼退了日本的野心,到1886年底,清政府获得了俄、日对其是朝鲜宗主国地位的认可,基本稳固住了本地区局势。
1886年12月,在清政府的“交涉”下,宗主国大清和藩属国朝鲜打赢了一个外交翻身仗,英国宣布从巨文岛退兵。1887年2月,撤出巨文岛,巨文岛事件以英国和清政府的双赢宣告结束,东北亚局势得以暂时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巨文岛事件中,英、俄、中、日纵横开阖,互通款曲,朝鲜王国在其中扮演的却只是“坚决抗议”的态度,在亲清、亲日、亲俄中间游走,基本没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