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人类最大的悲剧,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可能没有之一),是由德国主导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付出了近八千万条鲜活的生命,让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化为焦土之后,欧洲的灯火永久性地暗淡了下来,世界各地的人类也是奄奄一息。这两次空前(肯定)绝后(但愿)的战祸,虽然存在许多诱因,但是最基本的原因只有一条:德国无法处理好与英国的关系。
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都不必然与英国交恶。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一大串英德不会脱钩,理应世世代代分工合作下去的理由: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英国领导的协约国和德国领导的同盟国之间;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没有得出决定性的结论,所以双方休战二十年,日后又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严格地说,1914-1945年是一场漫长战争的上下半场,主要成果是彻底摧毁了德国、消耗了英国,让美国和俄国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一定要与英国为敌?当然,换一个角度看,也可以问“为什么英国不跟德国搞好关系”。可是这件事情的主动权在于德国,因为英国一贯是光荣孤立的国家,仅仅关心欧洲力量的平衡,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偏爱,也不会有仇恨。仔细阅读史料,我们就会发现,这完全是德国的错。准确地说,是威廉二世皇帝及其容克地主集团缺乏政治智慧的体现。德国理应成为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却被腐朽的旧普鲁士势力绑架,竟然把自己变成了军国主义的象征。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最终还是发生了。
简而言之:19世纪后期的德国,是一个撕裂的国家。位于莱茵河畔的烟囱林立的工业区,以及围绕着工业化发展出来的庞大的现代资产阶级,是德国文明、开放、发展程度较高的一面;位于东部广阔平原的大型庄园,以及围绕着农业生产组织起来的古老的容克地主阶级,是德国野蛮、保守、封建程度较高的一面。前者固然主宰了德国的城市生活,后者却实实在在地掌握着德国的权力。所谓德意志帝国陆军,基本上就是普鲁士陆军(以及南德的几支小型陆军)。几乎所有的德军总参谋长及高级将领都是容克,俾斯麦和毛奇也是容克。在经济和文化上,容克的贡献不值一提;他们的优势在于武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德军士兵向法国前线进发
因此,接下来德国要走的路,无非取决于两道选择题,一道是经济的,一道是外交的:
德国一直试图在上述两个问题上找平衡。俾斯麦一手促成了“钢铁与黑麦联姻”,即对古老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同时进行贸易保护。这个政策一开始受到了工业家的欢迎,可是进入1890年代,大家逐渐看清了:“联姻”主要保护的是黑麦的利益,因为德国的黑麦如果没有关税保护真的会死;对钢铁的利益保护已经微乎其微,因为德国的钢铁已经世界领先,就算没有保护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1902年,德意志帝国对进口黑麦征收每100公斤5-7马克的关税,对进口猪肉的关税则高达每100公斤45马克。沉重的关税养肥了容克地主,使他们得以维持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尚武”精神。德国劳工阶级当然反对这种关税政策,因为他们的生活成本被大大提高;身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的国民,他们吃的却远远没有美国人、英国人那么好。德国内部复杂尖锐的阶层矛盾因此被加剧,而一切矛盾最终都导向一个突破口:战争。
俾斯麦在任时曾经反复强调,德国已经达到了天然边界,不需要再增加任何土地,也不需要建立殖民帝国。从实际利益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但是从民族自豪感和转移社会矛盾的角度看,对外扩张确实是一条把德意志民族团结起来的捷径。只有强调国际矛盾,只有将民众的注意力转向“敌人”,内忧外患的德意志帝国才能拧成一股绳。不要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是德国内部整合最快的时期,就连独立性最强的南德小邦国也实现了与帝国的“一体化”。在对俄国和法国宣战的时候,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几乎都是全票通过,就连左翼政党也普遍赞成。
道理很明白:不停地打备战牌、战争牌,是德意志帝国得以存活到1914年的基础;打错了战争牌,则是帝国于1918年瓦解的原因。就算一切重来一遍,威廉二世及其代表的容克地主恐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打仗或许会失去很多,不打仗则很可能慢慢失去一切。丘吉尔曾经疑惑,为什么德国一定要冒着惹怒英国的危险建造这么多的战列舰(而且完全派不上用场)?其实,这些战列舰不是拿来对付英国的(只有最愚蠢的人会指望德国海军打败英国),而是用来团结德国的。
最后,德意志帝国对于英美所代表的“西方”体制和文化的敌视,很可能是导致它输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根稻草。毫无疑问,容克地主的思维方式是整个“西方世界”最保守、最腐朽的,所以威廉二世才经常标榜自己“要成为反对西方人的东方人的领袖”。现代西方的大部分价值观、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要么发源于英国,要么发源于法国。无论出于务实目的(保持自身权力)还是务虚目的(团结国民对外),容克主导的德意志帝国都必须敌视西方。这也就意味着它无法团结世界上战争潜力最大的国家——美国。
美国对德国宣战预示着德意志帝国的灭亡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日起,美国从上到下均将其视为“自由的英法与专制的德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战争。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正确,因为协约国这边还有俄国,俄国显然比德国落后腐朽得多,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然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战争。可是一切还是就这样发生了。德国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敌意,换来了美国对德国的结构性敌意。在这样一场欧洲战争中,美国要么保持中立,一旦下场就肯定会加入德国的对立面。
站在整个德国的立场,1914-1918年的悲剧是不必要发生的。“钢铁与黑麦的联姻”早该结束了,与英国的海军竞赛毫无意义,德国根本就不需要对外扩张,自命为与西方对立的东方领袖更是愚蠢之举。如果说上述冒险符合谁的利益,那只能是容克地主的利益——这一小撮以尚武为核心竞争力、在其他方面均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旧式封建主,绑架了欣欣向荣的德国,迫使其走上一条完全可以不走的道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进来。
现在已经没有容克了。从1945年开始就没有容克了。苏军的铁犁和盟军的经济改革彻底粉碎了容克存在的基础,他们的庄园和尚武传统也早已湮没于东线战争的血海之中。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作为一个整体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考虑到德国人民为此付出的更加惨痛的代价,我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冤枉:一切都是有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