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作为和英法俄齐名的世界强国,奥匈帝国为何仅51年就解体覆灭?

作为和英法俄齐名的世界强国,奥匈帝国为何仅51年就解体覆灭?

奥匈帝国鼎盛时期,无论是领土人口、还是工业军事,诸多方面展现出的国力都位居世界前列,属于当之无愧的强国。在19世纪的欧洲,凭借其综合国力,奥匈帝国更是与英法俄德齐名称雄,闻名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为何立国仅51年就解体覆灭呢?

其一,愈演愈烈的民族矛盾。奥匈帝国是由奥地利和匈牙利联合执政的改制帝国,其统治下的民族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不超过半数人口,尽管二元制政体安抚了最强大的匈牙利民族,但却并没有照顾半数民族的利益,因此导致了国内民族矛盾日趋紧张。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奥匈帝国建立后才出现,其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因受到突厥进攻,马扎尔人被迫离开顿河流域,最终在中欧的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建立稳定领地后,马扎尔人开始入侵基督教世界,结果却被神圣罗马帝国击败,之后因为遭到其他游牧民族的威胁,彻底倒向欧洲,并在罗马教宗的庇护下建立起匈牙利帝国。

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几十个邦国共同选举产生,这种制度带来的后果就是各地方自主权较大,使得帝国的统治力较为分散。1156年,为了集权皇帝,制衡邦国,腓特烈一世开始着手削弱大邦国,扶持小邦国。

制衡政策的推行,使得奥地利升格成为公国,成为帝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后,哈布斯堡家族执政奥地利,因其国境聚集着诸多马扎尔人、拉丁人等异族,于是当奥地利争夺帝国皇帝尊号,不断向外扩张时,便不可避免地与异族发生了冲突。

1494年,随着奥地利公爵迎娶米兰继承人,一部分意大利拉丁人融入奥地利;1620年,奥地利吞并波西米亚,于是斯拉夫人又并入了奥地利;1683年,奥地利击败来犯的奥斯曼帝国,并通过联姻手段将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并入奥地利。经过不断扩张和联姻等手段,虽然奥地利兼并了诸多民族,但这些民族对奥地利并没有多大的向心力,反而内斗不断。

19世纪时,随着拿破仑帝国崛起,神圣罗马帝国战败,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无奈改称奥地利皇帝,宣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尽管帝国已经瓦解,但奥地利还是勉强维持着它对匈牙利、意大利等邦国的领土统治。

之后,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奥地利帝国内部多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而外部的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于是奥地利不得不退出德意志民族联合体,永远不得干预德意志一切事务。同时普奥战争的失利也让奥地利皇室权威尽失,于是内部不断掀起民族主义独立运动。

内忧外患下,奥地利最终联合国内民族力量最强的匈牙利,一个二元政体的奥匈帝国就此建立。帝国建立后,国内民族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发尖锐,同时奥地利皇室采取的“官民分制”,如让乌克兰官员治理波兰人,更是火上浇油,使得各民族仇怨不断。

立足长远,奥地利统治者显然非常清楚国内的民族矛盾,然而他们并没有主动思考对策进行处理,反而是被动等待问题发生后,再想办法去解决。于是当民族独立运动威胁到帝国统治时,他们浅显认为只需让出部分权力,就能获取安稳,结果这种适得其反的方式,反而让各民族笃定不分裂就没有好处,长此以往,帝国自然岌岌可危。

其二,二元制政体的脆弱性。

奥匈帝国建立后,随着匈牙利获得自治权,奥匈帝国内部分化成了奥地利统治的内莱塔尼亚地区和匈牙利统治的外莱塔尼亚地区。因此,帝国内部除了直属皇帝的中央政府外,奥地利和匈牙利还各自拥有地方的政府。其中,内莱塔尼亚地区,占全国半数人口,经济资源发展较好,而外莱塔尼亚地区,典型的小农经济,严重落后于内莱塔尼亚。

两大政治经济区域发展的失衡,使得彼此都有所怨言。奥地利承担着过多的财政支出,同时也担心政府强大后会大力发展不发达的地区,使财富流向匈牙利。而匈牙利一边埋怨经济不行,另一边也担心强大的政府会被富有的奥地利人主导。

这样的政体下,虽说有效体现了民主,但在地方政府的互相猜忌下,帝国决策的政令很难落地执行,并且在危机事务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推诿更会加速事态恶化。

其三,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奥匈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波黑地区阅兵,由于此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于是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激进分子。演习途中,随着斐迪南大公受到枪击,悲愤中的帝国皇帝弗兰茨发动了对塞尔维亚的进攻。

英法美德紧随其后,一战彻底爆发。战争初期,德意奥三国同盟占据了优势,可随着战线的拉长,三国底蕴不足,逐渐显露败势。与此同时,战争下的奥匈帝国,其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政治问题也逐渐暴露,军队中甚至出现拒战、哗变等事件,这使得军队力量大减。

次年,随着意大利被策反,奥匈帝国瞬间陷入被动局面,为了保住帝国的统治,时任皇帝的卡尔一世与英法妥协,结果最终谈判破裂。到了1918年,此事遭到外泄,国内哗然一片,愤怒的民众越发不满这个无能的帝国,于是国内各民族独立的呼声越发高涨。

天真的皇帝以为给予少数民族自治权就能稳住局面,结果各民族独立后,纷纷分裂为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十余国,奥匈帝国就此解体覆灭。

回顾帝国51年的统治,其统治者在面对民族矛盾时,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善行为,只是一味妥协。在政治上,统治者致力于维护自身皇权,反而满足于各地制衡的现状,加之军事上不顾帝国隐患,盲目对外扩张。诸多因素下,使得奥匈帝国这个与英法俄德齐名的强大帝国,最终得以被彻底埋葬。

本文作者挥墨历史,欢迎阅读文章后点赞、关注和留言。

参考资料:

[1] 高晓川:《奥匈帝国的民族关系治理及其影响》

[2] 王淑萍:《奥地利与奥匈帝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政府,民族,统治,奥地利,塔尼亚,强国,皇帝,帝国,匈牙利,世界,知识科普,奥地利,奥匈帝国,罗马帝国,帝国,匈牙利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府,民族,统治,奥地利,塔尼亚,强国,皇帝,帝国,匈牙利,世界,知识科普,奥地利,奥匈帝国,罗马帝国,帝国,匈牙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府,民族,统治,奥地利,塔尼亚,强国,皇帝,帝国,匈牙利,世界,知识科普,奥地利,奥匈帝国,罗马帝国,帝国,匈牙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