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晚年号涵斋,又被叫做活猴。河北完县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有人称其为中华最伟大的武术家,甚至认为他的武学造诣堪称空前绝后。
孙禄堂九岁时,因为父亲去世,孙禄堂被迫失学,但少年孙禄堂即有对武术的兴趣,他跟一位吴姓老师学习了内功、轻功、散手和暗器。
十四岁时,因母病重,孙禄堂愧悔自己无能奉养而于夜半在村外枣林自缢,清晨时被路人救起。此时因孙内功有一定修为,故能绝后逢生,路人也感觉到他骨脉不同凡人,就资助他。后孙禄堂带母亲到保定投奔亲友,学制毛笔,后来也习得一手好字。
亲炙名师
在保定,城中举人张瑞看中孙禄堂人品禀赋超凡,定为门婿。他帮助孙禄堂抚养其母,并劝孙禄堂跟随郭云深深造。郭云深让孙禄堂同吃同住,随时指教。据说郭云深常常骑马奔驰,孙禄堂则步行于后,“提气腾空,奔逸绝尘,日常行百数十里,全然不觉疲惫。”
郭云深经常带孙禄堂拜会有一技之长的武林中人,让好友们把拿手绝活教给孙禄堂,孙悟性极高,一教就会,大家就更愿意倾囊而授。孙禄堂的技艺也就更加全面。
为了进一步揭示拳学原理,孙禄堂深感自己需要研究《易经》。因为白西园对易经有研究,郭云深就让孙禄堂从白西园学习。在白处,孙禄堂遇到八卦拳宗师董海川最好的弟子程庭华,白西园告诉孙禄堂:“八卦拳之理,依其名,应出自《易经》。”于是孙禄堂就开始跟程庭华学习八卦拳。
此时,南方有一武师向各派名师挑战,所向披靡。程庭华的徒弟与其较技,都打不过他。程庭华也感到没有必胜的把握,有些犹豫。孙禄堂刚跟程庭华学了一个单换掌,他自愿要求代程师与南人一战。比试中,孙禄堂一出手即将南人由屋内击出窗外,让其心服口服。程庭华大喜过望,要与孙禄堂结为师兄弟,自己代师传艺。孙禄堂不肯,表示只认程庭华为师,程只好收孙为弟子,将自己的绝技传给孙禄堂。
孙禄堂在程庭华处学习一年左右,程深感孙禄堂的武功实际上已经超过自己,于是程劝孙禄堂效仿当年自己的老师董海川访游天下,以臻拳学至境。程庭华对孙禄堂说:“汝生有宿慧,始克臻此。余意,汝之技黄河南北已无敌手。禄堂前途珍重,可去矣!行矣!”于是孙禄堂听从程庭华的建议,决定访游天下。
云游天下
1885年,25岁的孙禄堂开始云游大江南北。历经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广东、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闻有艺者,先生不辞远蔽、险阻,必访至。不服与较,先生未尝负之。”他曾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无论听说谁有一技之长,不管多么远蔽险阻,孙禄堂必定要访至,虚心求教。遇到对方要求较量时,孙禄堂也一定奉陪,而且从无一负。
三年的云游生活让孙禄堂大有收获,他遇上了不少奇人异士。其中一位奇人,是位云游道士,道士传了孙禄堂一种修心养气之法,该法能辟谷、清净腹脏气血之杂物。孙禄堂后来将此方法融入拳术修习之中。孙禄堂还在四川跟从一位高僧研修《易经》数月,并于武当山从陈姓隐道一同结庐,听讲丹经。
“先生遨游方外,登云天、造九极,逐虎豹、入林莽,一路行侠奇事极多,曾多次遇匪、独斗群枭,所向披靡。南方有碑文记载。历时三年余,先生于武道功臻造极至境。行止坐卧、一念一应,无不依乎天理合于道。”
独步当代
1900年,孙禄堂回到家乡,开始办蒲阳拳社,探究儒释道与拳学互证、互通之理。教授出齐公博、任彦芝、陈守礼等一批弟子。其间,清廷在京郊举行规模盛大“天下英雄会”即演武大会,邀集南北各派武林高手前来比试。孙禄堂亦前往。经比试,他技冠群雄。遂在武林中,孙禄堂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
1907年,徐世昌慕孙禄堂武艺绝伦,聘请他前往东北为其幕宾。期间,俄国及欧洲格斗冠军彼得洛夫途径奉天,经俄公使馆提议,彼得洛夫与孙禄堂进行一场比武。孙禄堂应邀前往,比试中,交臂间,孙禄堂轻取彼。于是孙禄堂名震海外。之后,徐曾保孙为知县、知州,孙婉谢之。
1912年,经友人介绍,孙禄堂与太极拳家郝为真相识。初,相叙投契,继而孙禄堂请问太极拳之意,遂作切磋。搭手间,郝维祯顿觉不支、自叹弗如。郝叹曰:“异哉!吾一语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盖此时孙禄堂之形意、八卦与太极拳之意相通矣。后郝氏病困于京,经孙禄堂救助,得以恢复。郝维祯感其恩无以为报,得知其正研究比较各派拳术使之合一,遂将所习太极拳之心得理法相告。孙禄堂极重德行,遂折节持弟子礼。
武学成就
孙禄堂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拳意述真》、《太极拳学》和《八卦剑学》等著作。并提出了三大武学理论:一,先后天八卦相合的内劲生成理论;二,发展了明、暗、化三步功夫的内劲进阶理论;三,刚球、皮球和钢丝盘球3种韧性的内劲体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