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第一次出现,仅是作为民间流言流传,李卫也是犹豫良久后才告知雍正。当时雍正对李卫冷笑道:“朕晾他年羹尧也没有这个胆量”。但是,紧接着西北送来八百里急报着实让雍正打脸。雍正安插在年羹尧身边的眼线孙嘉诚,被年羹尧残忍杀害。同一时间得到急报的张廷玉、十三爷赶紧安排人手前往西北,命岳钟琪接替年羹尧,掌管西北大军。公元1725年,年羹尧被调任杭州将军一职。
到任杭州后,年羹尧遵照惯例上了一份谢恩奏折。雍正出人意料地在这份谢恩奏折上做了大段批示:朕听闻民间谣传说“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你之前也曾奏报浙江诸省气象,朕如今就让你去做个杭州将军。如果你真敢擅自称帝,这也许是天命所在,朕难以抗拒。但你不要指望麾下兵马能给你撑腰,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在三江口称帝。这个谣言,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另外,你另外两份奏折朕也已看完,实在让人心寒!看样子你依然不知悔改。朕曾对天发誓:朕若负你,天地不容,你若负朕,天诛地灭。
此后不久,百官又多次上奏雍正,请求雍正处死年羹尧。雍正将年羹尧一贬再贬,最终将其贬成杭州城门官,雍正终于下定决心,降旨让年羹尧自尽。难道真是这两句话让雍正对年羹尧动了杀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年羹尧在掌管西北大军期间,确实有贪赃枉法,而年羹尧也确实有过脚踏两条船的作为。西北大胜后,居功自傲的他不但开始结党营私,还曾对雍正狂傲无礼。雍正将孙嘉诚安排到年羹尧身边,其实就是在提醒年羹尧,让其有所收敛。可以说,孙嘉诚就是雍正留给年羹尧的最后底线。
李卫上报给雍正的流言中隐藏着几条关键信息:一、三江口,三国时期曹操曾命蔡瑁、张允等荆州降将率兵攻打东吴。当时周瑜率领东吴水师,在三江口迎战蔡瑁等人。最终甘宁、蒋钦等将率领熟悉水战的东吴兵卒依赖天险优势,以少胜多,大败蔡瑁、张允麾下的青、徐二州之兵。这便是拉开赤壁大战序幕的第一仗。雍正、年羹尧二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仗。从这个角度分析,听完“帝出三江口”流言的雍正会作何感想?年羹尧如果真的效仿东吴,划江而治抗衡大清,雍正短时间内还真没办法解决年羹尧。然而这才仅仅是前半句,让雍正对年羹尧彻底动了杀心的其实是后半句。
二、嘉湖作战场。当时的嘉湖,如今变成了上海嘉湖区。从地图上看嘉湖区的地理位置,该区连接江苏、浙江,甚至乘船能到达福建沿海。江苏、浙江是清朝征收盐税的两淮重地。清廷国库一多半税收都来自于两淮地区,且全国的粮食也都是产自该地区。康熙执政时曾让曹寅出任江宁织造,监视江南官场,捉拿天地会余孽。也就是说,年羹尧一旦率兵攻占嘉湖,清朝的税收、粮食收益都将受到直接影响。到那时,兵精粮足的年羹尧再和天地会联手,必定会给雍正带来极大的麻烦。
相对而言,年羹尧在三江口称帝,带给雍正的危害要更小一些。雍正是绝不允许年羹尧在嘉湖作乱的。听闻李卫禀报的流言后,雍正当即冷笑道:我晾他年羹尧也没有这个胆量。这是雍正在给自己打气:没事不用慌,军中都是八旗子弟,我早就安排了孙嘉诚到年羹尧身边。孙嘉诚会帮朕制衡年羹尧,可以说孙嘉诚就是雍正控制年羹尧的锁链。
然而,雍正刚给自己打完气,八百里急报就带来年羹尧将孙嘉诚给杀了的消息。雍正当即预感自己无法控制年羹尧了。可以说,张廷玉、十三爷派人赶赴西北,让岳钟琪接替年羹尧接掌西北大军,是兵行险招的无奈之举。
不再掌握西北军权的年羹尧,就像老虎被拔掉了爪牙。随即放下心来的雍正又开始炫耀:将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问年羹尧你听闻流言了吗?你还敢反朕吗?一贬再贬年羹尧时,雍正其实已经动了杀心。但雍正不能立即动手,他不能让效忠自己的旧臣李卫,因为诛杀年羹尧一事而寒心。在道德制高点上,又将年羹尧羞辱了一番。最后,雍正发现旧臣因惧怕自己竟然不敢给年羹尧求情,那就让失去存在价值的年羹尧自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