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重农抑商发展进程,从明中后期美洲作物广泛种植看重农抑商的松动

重农抑商发展进程,从明中后期美洲作物广泛种植看重农抑商的松动

中国古代维续时间最长的政策无疑就是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延续两千多年,经久不衰。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为了控制人口流动,提高农业税收,鼓励农业生产积极性等原因,农民得到格外重视。相比之下,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则长期受到政策制约。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虽然稳定了国家农业税收,强化小农经济模式,客观上巩固了中央的统治地位。但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乃至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致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如影随形并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小农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的模式为主导,而“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将人口牢牢固定在土地上。此时以农业为立国“本业”,以商业发展为“末业”则顺理成章。由此说来,重农抑商政策的优越性决定其存在的必然性,那么为什么到了明朝时期会有所松动呢?其中原因必然是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明朝时期对于玉米、红薯等美洲农作物的引进,使得人口大量增长从土地中逐渐剥离,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商业活动之中。

重农抑商政策的高光时刻

我国有独特的农业发展土壤,我国自古地大物博,物产丰盈,人们所需皆能从土地中获得。在先秦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被破坏,致使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对人口的要求增大,而农业的“落地生根”刚好与其完美契合。商人重利,需要在流动之下赚取利益差,所以流动性不可避免,这就难免在各国之间流动,减少了某国的税收。这并不符合各国对人口及税收的需要,纷纷出台限制政策。如抑制商人地位的“五蠹”,如商业管理上的“关市律”、再如大力发展官营商业的“官山海”皆是如此,此时期虽然没有正式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已颇具雏形。

秦汉时期,天下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下将重农抑商政策正式提出。秦国的强大归功于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中就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在商鞅变法后,从事“本业”者可以减少甚至免除税负,而从事“末业”且不富贵的将受到严重惩罚。而到了汉朝除了在商人利益上加以限制,更是出现了我们最为熟知的“贾人不得衣丝乘车”。不仅仅从税收,更从社会地位上对商业活动加以约束。不仅如此,“士农工商”的社会体制下,商人不仅处于社会最底层,其子孙不得为官的政策也极大限制了经商者的出路与未来,以社会地位为“末流”的方式限制了人们从事商业活动。

唐宋时期,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高。但是此时的“抑商”政策仍然奏效,国家经济重心仍是以农业为主,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形成“抑而不贱”的状态。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减少对经营者自身与后辈的控制,但对于税收方面的抑制政策仍是没有丝毫缓解,甚至宋朝时期,商业税收一度超越农业税。从隋炀帝开始,重建洛阳,主要目的就是迁移经济重心,加强对中原经济的管控。到宋朝时期,商业虽然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但“专卖”法的管理下,商人能够出售的货物种类受限极为严重。虽然各个朝代对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拉开农业与商业之间的地位差,让人们对农业进行选择。

在朱元璋时期,海禁政策可以认作是“抑商”的重要表现,虽有官府主导海上贸易活动,但民间海上贸易几乎断档。朱元璋出身平民,本就体恤民间疾苦,痛恨商贾官僚。“农桑,衣食之本”可谓发自内心。所以在朱元璋时期,曾出现过以国家权力干预工商业发展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情况仅仅出现在明初。明朝中后期,突然就放开“海禁”政策,甚至发展出泉州、庆元、广州等国际级港口。重农抑商政策延续几千年,按理来说,如此的政策应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突然有所松动呢?

“重农”政策的影响与“抑商”政策的松动

重农抑商政策在维护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重农抑商的积极影响均在明朝中后期被打破。以汉初为例,经过秦末战争,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此时西汉并不具备发展工商业条件,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人们日常劳作与生活成为重中之重。“休养生息”的“重农”政策成为快速恢复的最佳途径。“重农”政策发展农业不仅能“尽地利”更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国家粮食供应与税收提供保障。

在生产力低下时期,“天灾”、“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下,劳动力短缺、粮食不足等问题频发。此时抑制工商业发展、加重税收,或者是对从事工商业人员进行限制显得尤为重要。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稳定性、降低商业的流动性,这对稳固小农社会形态具有极重要影响。所以重农政策的合理性被无限放大,直到明朝中后期。

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甚至可以说有了较好的商品贸易体系。由此可见,由于某种原因使农业生产发展达到巅峰。此时农业能够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利益微乎其微,但商品经济发展仍是空白区,“抑商”政策松动不再让人意外。而这一切全部归功于美洲高产量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高产作物导致大量农民“失业”

明朝后期,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致使明朝人口迅速增长。在航海家对世界的探索之下,虽然为世界各地带来了灾难,但也带来了希望。欧洲人曾在美洲发现了一种易于携带,口感甜糯,且有极高产量的作物,这就是红薯。早十六世纪,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而红薯、玉米等作物就是此时传入中国。玉米、红薯均有口味香甜、耐旱、易活、适应性强等优势,同时,极高的产量也被明末时期民众看中,广泛种植下,中国人口有了几何式增长。高产作物的大量种植也导致大量农民“失业”,被迫进入工商业。

小农经济以农民、农田为基础,往往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中国地大物博,在田地方面从不堪忧。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抗灾害能力弱等问题的存在,使劳动力紧紧绑在土地上。此时粮食产量提高,同时带来的人口激增,使得富余劳动人口不断摆脱了田地的束缚,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工商业的活动中去。此时的明朝,不仅能保证农业方面税收,更能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利。小农经济虽未彻底解体,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重农抑商”政策的贯彻则显得可有可无。

工商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有交易物品,这里所说的物品,可以是商品,更可以是劳动力。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从事商业活动,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适合的商品。但明朝中后期,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得大量剩余粮食可以提供出售,而品类繁多的经济作物也为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贸易发展变得有的放矢。除此之外,劳动力大量进入商业,也为商业带来了可交易的劳动人口。同一地区的商贾往往抱团取暖,容易形成实力强大的“区域性商人”。

结语

明朝中后期,美洲粮食作物的广泛种植为劳动人口增多做了铺垫。人口增多不仅仅代表综合国力的上升,更在“男耕女织”的小农意识中添加了商品化意识。农业人口向商业人口的但方向流动,使商人从“士农工商”的末端走向前列。“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出现了以商人为主人公的主流文学形势。从商者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被推崇为社会推崇的职业,经商人群的扩大化,商品经济大为发展,造就了明末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都市。

重农抑商是某一时间段内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中有精华必有糟粕。“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传统思想贯穿于小农思想各个环节。“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不仅仅代表商人地位的崛起,更代表百姓的思想意识从小农向商贾的转变。商人重利,在商业贸易中,必然存在竞争关系,这会对传统道德理念带来极强的冲击。明中后期,对于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并没有合理分开。而清朝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再次施行也将本应该跨越式发展的经济止步不前,最终错过了世界发展的大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进程,重农抑商,农业,时期,作物,税收,政策,发展,商业,种植,观点评论,工商业,政策,美洲,商人,农抑商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程,重农抑商,农业,时期,作物,税收,政策,发展,商业,种植,观点评论,工商业,政策,美洲,商人,农抑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程,重农抑商,农业,时期,作物,税收,政策,发展,商业,种植,观点评论,工商业,政策,美洲,商人,农抑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