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亭作为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均有出场的角色,其最终的结局在两部电视连续剧中却是大相径庭。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两部电视连续剧的朋友,都对魏东亭这个角色胤祥深刻,但是同一个人,竟然在两部剧作中有着不一样的命运结局。
在《雍正王朝》中,魏东亭因为不善持家、子女不孝,再加上康熙南巡期间一味的贴补,致使落下了三十五万两的国库亏空无法填补,最终只能在万般无奈之下上吊自尽,以死谢罪,用这样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在《康熙王朝》中,魏东亭则是另一番光景,他是康熙皇帝从小的侍读和玩伴,之后是康熙信任的贴身侍卫,后来又成为了地方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还被康熙封王拜相,可以说是权势显赫,地位尊崇,就连当朝的权臣明珠和索额图对其都是要毕恭毕敬。而其最终的结局也是寿终正寝,安详去世,并且是仅仅去康熙早走了一天,还有康熙亲自送终,算是死的非常的“光荣”。
那么同样人,不同的影视作品中有着不同的结局,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呢?答案就是两个都不是真的,因为魏东亭这个人本身就是虚构的。
《康熙王朝》包括《雍正王朝》中的魏东亭,都将其人物设定为了康熙从小的侍读,与康熙从小是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是时刻陪伴康熙左右,从这个方面来看,魏东亭的历史原型就是曹寅,他是康熙家的世代包衣奴才,同时也是康熙的侍卫,后来也到江南地区任职,不过不是做的两江总督,而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则更加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同时在《康熙王朝》中,魏东亭在帮助康熙智擒鳌拜的过程中,帮助康熙训练布库少年,随后指挥着这些人擒拿了鳌拜,但是历史上,承担这些工作的却是索额图,只不过是给魏东亭“张冠李戴”了。
当然,也要说一下的是,《康熙王朝》中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也是虚构的,魏承谟历史上并无此人,其历史原型人物应该是范承谟,即“请初第一汉臣”范文程的儿子。
魏东亭的死,更多是他因为他要替康熙承担应有的“牺牲”,因而他的死变成必然。
结合《康熙王朝》中的剧情,不难发现,一直以来,魏东亭就是承担这康熙“替罪羊”和“牺牲品”的角色。
魏东亭是康熙的伴读,两人从小一同读书学习,相伴长大,但是如果康熙读书没有读好,康熙的老师、同时也是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不会惩罚康熙,只是会惩罚魏东亭,魏东亭也就是从这个是开始,一直处于为康熙“背锅”的状态。
到了智擒鳌拜的时候,魏东亭为了康熙豁出了性命,而康熙却在魏东亭家中安插眼线,最后只有草草的一句:“情况危急,朕尚且不能自保”,让魏东亭黯然神伤。
南巡过程中,康熙又是将一切不安稳的责任全部归咎于魏东亭,并且出于对新收复的台湾地区的稳定的考量,又将魏东亭派驻到了当时非常荒凉的台湾。
或许这就是系列小说中对于魏东亭的定位,他是康熙的“背锅侠”,就是要替康熙扛下所有的责任,而必要时,也要准备着为康熙做出牺牲,《康熙王朝》中如此,《雍正王朝》中亦是如此。
首先,魏东亭落下巨大的亏空,与康熙有着密切的关系。
魏东亭在江南任职,并且是能够“捞足油水”的肥缺岗位,这样的职位给了别人,必然是在任上赚得盆满钵满,几代人不愁吃喝,享受富贵荣华。魏东亭赚到了钱了是不假,但是康熙六次南巡,两次都是住在了魏东亭的家里,朝廷的开销有标准,但是魏东亭也想让康熙感受更好,于是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甚至还向户部举债。
实际上,这些钱他可以向户部,向康熙要回来,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一方面,他自觉深受皇恩,回报康熙也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他也希望籍此保全康熙的颜面,毕竟他与康熙的关系太特殊了,如果这样做无异于是打康熙的脸,也会让康熙非常难堪。于是魏东亭独自扛了下来。
其次,康熙要坚定追比户部欠款的决心,魏东亭必然是他所树立的典型。
这次需要追比欠款的人不仅数量多,同时也是身份、关系非常的复杂,其中有皇子、有宗室、有重臣也是不少朝廷功勋旧吏。这些人或是与康熙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是有着功勋和业绩,并且都可以以此作为说辞,来抵制归还欠款,其他人则是纷纷效仿。但是现在国库亏空,整个国家经不起一点风浪,康熙必须又要把钱拿回来,所以康熙只能拿典型开刀,以昭显自己的决心。
魏东亭无疑是最合适的,论与自己的关系,他从小相伴,与兄弟无异;论功勋,他辅佐康熙大半辈子,不论是军功还是政绩,都是非常的显著;但是魏东亭也是欠款的大户,欠下了三十五万两的巨额亏空。于是康熙尽管知道魏东亭的事情,但是也只能装作漠不关心,眼睁睁的看着魏东亭走向死亡,毕竟,他需要的是通过魏东亭的死,来向朝臣传递自己这份决心,同时也算是给所有朝臣一个警示。
于是乎,在这样的情况下,魏东亭的死也就成为必然,他看似是无奈之下的自尽,然而在这背后,都与康熙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他是为了康熙而死,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支持康熙,成为牺牲品。
同时,不得不说的是,魏东亭的死与他自己简单的政治头脑密切相关。
如同张廷玉到了晚年,昏招频现给了乾隆诸多的机会打击他一样,上了年纪的魏东亭已经失去了政治敏感度与政治觉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他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狠狠的坑了一把。
康熙刚刚发布要追比欠款的消息的时候,魏东亭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其他官员一道来到了八阿哥胤禩的府上,这就给外界传递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一,魏东亭欠了钱,欠的还不少,其二,魏东亭想要在这个时候抱八爷党的大腿以求自保。包括后来参与了朝阳门码头迎接雍正的事情,这些自降身份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将魏东亭置于了一个不利的境地。
而在面对雍正和田文镜的苦苦相逼,魏东亭又开始了乱投医的过程,先是找九阿哥胤禟,随后听从九阿哥的建议找到了十三爷胤祥,在皇子之间游走求助的过程中,无疑也在挑唆了皇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听从九阿哥的建议去找十三爷,险些制造了雍正和十三爷之间的巨大隔阂。
在此之后,魏东亭则是继续被人当枪使,八阿哥胤禩得知雍正故意抹去了太子党的几位人员的欠账记录,于是告诉了大阿哥胤禔,大阿哥也不想公开的对抗太子,立马告诉了魏东亭。此时的魏东亭只想着尽快摆脱欠款的危机,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工具,无所顾忌跑去质问雍正和田文镜,又将太子深深的扯了进来。
可以说,此时的魏东亭已经将自己陷入了皇子之间激烈的争斗之中,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越陷越深,可是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而是站在了所有皇子的对立面,最终也将站在康熙的对立面。
如果魏东亭从一开始就求助于康熙,或许康熙还会念及他们之间的交情,帮助魏东亭,再用另外的方式来给魏东亭惩罚以平衡朝中的非议之声,魏东亭也就可以就此渡过难关。毕竟,以魏东亭的身份以及他与康熙的特殊关系,真正能够解决这件事情的,也只有康熙皇帝本人。
然而,魏东亭从一开始就选择错了方向,并且是一步错,步步错,昏招频出,再向回头已经没有了机会,而他也只能用自尽的方式结束这场“噩梦”,与此同时,留给康熙也是深深的自责与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