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正是柏林会议期间,利奥波德国王在获悉奎卢一尼阿里割让给法国后,曾有些偶然地决定“补充”斯坦利划定的界线,将边界一直延伸到刚果河一赞比西河的分水岭,这样把加丹加省也划在里面了。对此,他写道:“我们很难因此而感到满足。”
同法国的第一次争端,1887年关于乌班吉河问题的妥协
1885年公约确定了刚果自由邦和法国领地之间在上刚果的界限(第3条):“斯坦利普尔中线;从刚果河直到利科纳一恩孔扎河上游待确定的一点,由该点出发直到格林威治东经17°,尽可能沿法国领地一部分的利科纳一恩孔扎河流域的分水岭划一条线,然后以格林威治东经17°线为界。”关于利科纳河到底是哪一条河,在解释上引起了争吵。
布拉柴根据把这条河的河口标在赤道南面0°30"处的1885年条约的附图,指出利科纳河和乌班吉河是同一条河流,因乌班吉河同刚果河的汇合处确实是在这个纬度上。布拉柴在给法国政府的报告中得出结论说,整个乌班吉河流域应属于法国。1886年1月26日,刚果自由邦的划界委员在现场同意法国的论点,并签署了一份报告,规定乌班吉河汇合处的上游为与刚果的共同边界的交点。布鲁塞尔闻讯后甚为震惊。2月11日,刚果自由邦总督正式向法国驻比利时公使德蒙特贝洛伯爵提出外交交涉。3月23日,刚果政府拒绝批准其委员在现场签署的标界报告。
4月2日,利奥波德二世以准许刚果自由邦在法国发行公债作为保留条件,建议把乌班吉河的边界确定在2°20"处。7月初,一个把乌班吉河两岸划归法国的妥协方案被拒绝了。1886年9月24日,法国政府呼吁瑞士联邦主席进行仲裁后,班宁制订了一个方案,于1887年1月提交给法国政府。最后,布雷(法国)和范埃特维德(刚果自由邦)于1887年4月29日签订议定书,确定以乌班吉河为界,直到北纬4°,超过交叉点后,只要该河仍在4°以北,边界就沿此河延伸。
刚果自由邦放弃1885年柏林会议上所同意的两千万法郎的彩票,但作为交换条件,自由邦得在法国发行八千万法郎的公债。通过这个协定,法国开放了尼罗河的通道。于是,这第一个妥协就蕴藏着未来的纠纷的萌芽,当刚果自由邦的军队开始向尼罗河挺进时,这些纠纷就出现了。
同葡萄牙发生的隆达事件
1885年2月14日公约曾规定了葡萄牙与刚果自由邦之间的边界,即“以诺基的纬度划至该纬度与宽果河的交叉点,然后由该点往南,沿宽果河为界”。这条边界线将隆达地区划入刚果自由邦范围,正象1886年出版的葡萄牙官方地图以及法国和德国的各种地图所证实的那样。隆达地区曾由刚果自由邦所派遣的维斯曼、冯弗朗索瓦、梅耶和沃尔夫等人勘察过。
1888年12月,葡萄牙外交部政治司司长多内拉斯先生写信给比利时驻葡萄牙公使。在信中,他表示葡萄牙以满意的心情看到继法国和德国于1886年承认之后,自由邦也承认葡萄牙对于安哥拉和莫三鼻给之间的非洲领地的历史悠久的权利:这为以相互割让的名义解决葡萄牙和自由邦之间的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机会。这个建议是针对隆达而言的,而且是在英国要求葡萄牙割让大片非洲领地的时候提出来的。
按照范埃特维德的看法,这是伦敦居心叵测地建议里斯本政府通过吞并隆达来弥补这些损失。由于外交会议没有取得结果,出席布鲁塞尔会议的葡萄牙代表,向主席团提交一份作为消灭捕捉奴隶的保护站而在非洲内地设立的据点的清单。在清单上就列有英国和刚果自由邦所要求的地区,对此,两国都提出强烈抗议。面对这一阴谋,利奥波德二世于1890年6月10日发布命令,设立包括隆达在内的东宽果区。
1890年8月23日里斯本内阁表示抗议,指出1885年2月14日公约第3条规定的安哥拉的边界只限于同刚果自由邦南部接壤的地方,即南纬6°。这是中立宣言确定的界线。可是从那时以后,为利奥波德效劳的探险家们实际上已把整个地区列为刚果自由邦的附庸。范居伊朗揭露了英国外交家的背信弃义,他们在没有批准的1890年8月20日条约中,说什么“除这个保留条件外,英国将不反对葡萄牙向这界限以外的地方扩张势力范围”。葡萄牙政府准备采取武力行动。利奥波德二世因此派利布雷希特前往英国商谈购买武器和舰艇。
但是,由于同英国的条约而引起的危机却导致巴尔博扎·杜博卡热在葡萄牙上台执政。1891年2月19日在里斯本开始举行会谈,直到5月为止。朗贝尔蒙在5月21日致国王的信中表示了满意的心情,同时他把签署的协定归纳如下:
“协定首先保证自由邦拥有位于南纬6°和8°之间的领地。南部边界沿南纬8°直到克韦卢河,东部则沿着该河河道往北,直到阿芒多(或称宽古拉)和马拉巴国的国界为止,其中有一部分边界与南纬7°线相毗连,而东部的边界则越过7°30"线直到开赛河为止。开赛河以东地区从南纬6°到迪洛洛湖也划归自由邦所有,因为两国在南部的分界线是以扎伊尔河和赞比西河的分水岭划分的。自南纬8°线起位于宽果河和开赛河之间的隆达地区的其他领土则归葡萄牙所有······
······此外,葡萄牙可通过将马克先惹和阿芒多国并入其殖民地安哥拉来获得补偿,这些王国的地理位置使葡萄牙可以通过非洲的中部将由西海岸的马邦惹向东海岸去的公路连接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正在修建的昂巴卡铁路运输。”
毋庸置疑,这对利奥波德说来是个胜利。在避免采用可使条约通不过的唱名投票而采用起立表决后,条约才勉强获得里斯本下议院的批准。条约主要条款之一是关于刚果河湾问题,条约规定刚果河界线将依能通行最大吨位船只的主航道来划定。这是一条流动的边界,使沿河的任何一方无论何时都可在本国疆土最利于通航之处行驶于刚果河上。
加丹加事件
1889年10月29日通过的英国南非公司的特许状确定了南部边界(葡萄牙殖民地、贝专纳、德兰士瓦),但是对北部边界却缄口不言。利奥波德了解谢西尔·罗德斯是贪得无厌的,不能不感到不安。1890年4月24日提交英国南非公司的划界草案中建议以14°线为界。阿伯康公爵给了一个延期再议的答复,为此,国王于1890年5月18日写信给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但是,好象并无复信。而当时令人担心的迹象却日益增多。
英国驻莫三鼻给领事约翰斯顿先生,于1889年底通过条约从伊塔瓦(位于坦噶尼喀湖西南岸)的某些酋长那里获得一些领地。1891年3月,英国国旗在刚果领土的几个地方的上空升起。4月9日,英国南非公司通知宫廷大臣杜尔特勒蒙伯爵说,它的代理人之一约瑟夫·汤姆森已从加朗加宰国王姆西里那里获得大量租让地。这个消息是不确的,但是比利时国王却向索尔兹伯里勋爵提出抗议,并向德国发出警报,要求德国准许他紧急派往的军队借道通过,因为英国对国王抗议的答复(1891年5月1日)太令人失望了。
1891年3月24日,利奥波德二世写信给蒂斯上尉,指出:“加丹加的解决将取决于武力和在场的人员的机智。请争取尽量扩充斯泰尔纵队和比阿纵队的实力。”1891年7月4日,斯泰尔探险队从巴加莫约开拔。它拥有三百名士兵和搬运夫,五个欧洲人,其中有一个法国人德邦尚侯爵,一个比利时人博德森以及英国人莫洛尼和鲁滨逊。
结语
从此,英国南非公司除对边界地带提出一些要求外,对整个加丹加省并未有所要求。探险、战斗、同土著签订条约,这些后来都被比利时视为既得权利而用以扩大刚果这个“正方形牧场”。在同葡萄牙这个小国关系紧张时,利奥波德作出剑拔弩张不惜一战的姿态,他派利布雷希去英国接洽购买一艘军舰······以备炮轰里斯本之用,但又蓄意把这消息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