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不难,听言为难;听言不难,明察为难。”东汉时期,有羊续被称为“悬鱼太守”,是当时高风亮节的典范;西晋时期,有山涛被称为“悬丝尚书”,是那时清正廉洁的模样;还有南朝徐勉的“风月尚书”;明朝范景文的“不二尚书”等。
在听到这些事迹时,也同样好奇,所谓尚书,所谓太守是何等官衔呢?首先,我们从最高统治领导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一定是核心。史书记载,雍正七年以前,内阁拥有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大学士则是梁柱般的存在,就像我国国务院层面的职位,当然,大学士也有等级之分,首席大学士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好景不长,军机处的设立,迅速和内阁分权,在短时间内便已取代内阁所在,但军机处是皇帝的直接“秘书”。同样,军机处在精不在多,出谋划策在五个人左右,对比与现在,可对等于常委。
晚清期间,新崛起衙门,衙门对应总理各处事务,虽说和军机处的官位职权对等,但两者之间面对的事务问题并不一样,这个新衙门主要负责各国事务,即现在的外交部门。再来看中央六部和院级部门,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分工合作,齐头并进。
工部便是工程项目负责人,类同于当代建设部门;刑部即刑罚之地,不仅能拷罚犯人,还有检察院、法院、公安这类的作用;兵部则是武类担当,为国家培养武类人才。虽说能管理极其重要的兵力,却有极大的危险性和局限性,同比类似于现代武装部。礼部则为国家主持秩序,类似于宣传部和教育部,但却掌握国家法规的命脉。
户部即登记统计功能,将各地的人口、土地进行依次的登记注册,便于观察国情;吏部是人力资源、组织部门的结合,统筹这官员的选拔考核晋升,是管理官职人员的存在。院级部门又在六部之外,有理藩院和督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理藩院即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存在,沟通协调民族之间的问题。
督察院比吏部更为严密,是专门为已经身在官职的人员所设立的,专门用于监督,即纪委的存在。大理寺功能又与刑部的某些程序重合,但隶属于最高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政司相当于民众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媒介,即信访局的争取民众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室收取官员意见的存在。
之后便是身在首都的各个小部门,寺与监衙门。太常寺是组织国家级的祭祀、宗庙礼数的,在现在没有能完全对得上的部门,能与之相关,国家层面的礼仪,便是三军仪仗队。光禄寺则是专门办理国家级宴会,能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接待室的作用对应,鸿胪寺和光禄寺好像有联系却又非常细化,是关于国家级宴会方面的礼仪。
国子监便是国家级学府,能对应现在的许多学校和机构;钦天监即气象局,观测天时地利,天象吉日;翰林寺又是一个人才中心,相当于党校般。许许多多细化之后的部门都分管着事务,却又多多少少会有联系。
然后世治安管理部分,就仅仅是治安,就分成三个隶属部门,第一个是步军统领衙门,可类似于国家首都的安保;第二个是五城御史,相当于国家首都的公安局,办理民事案子;第三个是顺天府,即国家首都的政府,各执所能。再细化分便是,国家首都之外的各个省份,省份之后的是道府州县,就像现在的省市区县镇道一样的存在。
在每个等级之间都会有相应的职位,总督即省长,督抚即市长、道员即区长或者是县长、知府、知州依次下接。在各个省份之间,也会存在像首都一样的分布于职位,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然后省长直接隶属于国家层面管辖报告。
最后还有八旗。其实八旗和绿营就是一种军事方面的分布,都是国家层面的军队,八旗职位与功能就更像是解放军般的存在,能够对外作战的,绿营更像是公安的存在。这些便是一些草草的官职,大体的官职分化。
参考资料:
《古代官员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