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角色,电视剧中的她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心黑手狠的女人。她的历史原型是雍正一生的挚爱宠妃敦肃皇贵妃年氏,历史上的年妃是雍正时期名将年羹尧的妹妹,她与电视中的年世兰可大不相同,历史上的她深受雍正喜爱,是雍正一生的挚爱,雍正的清泰陵内只陪葬有两个女人,一个是雍正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另一个就是年妃。她在死后能获得陪葬雍正帝陵的特殊待遇,可见雍正对她的喜爱。
但年羹尧和年妃兄妹二人都是地道的汉人,看到这经常会有很多人有疑问,清朝不是禁止满汉通婚吗,为何年妃还能嫁给雍正呢?而且年妃还那么受宠爱?
其实很多人认为的满汉不能通婚多是来自于影视剧的误导,这条规矩是源自于清朝历史上的八旗制度中旗民不得通婚和不得交产的制度,注意清朝的八旗制度中规定的是旗民不得通婚,这和满汉不能通婚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清朝独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的八旗制度,这个八旗制度正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创立的。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时,努尔哈赤设立了八旗制度,最初时努尔哈赤只设立了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四旗,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四旗也就扩展成了八旗,这也形成了基本的八旗体系。
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满人的势力更加强盛,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与明朝对峙,还要征服朝鲜半岛和蒙古各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不少的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归附清朝。
于是皇太极在原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皇太极把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人数较少的朝鲜族人混编入八旗汉军中,也就是民间说的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这样一来八旗每一旗又细分为满、蒙、汉三族各旗。
在八旗制度中规定八旗的旗人战时为兵,和平时为民,当然,八旗子弟也不完全算是普通的民众,在清朝入关之后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八旗子弟算是特权阶层。不过在清朝初期八旗制度执行比较严格,而且还有些类似于奴隶制度,旗人的婚姻、财产、社会纠纷等事务都必须由旗主管理。
清朝的旗主权力很大,一直到康熙时期之后才逐渐被打压下去,康熙、雍正两代帝王都强化了中央集权,弱化了旗主的权力和影响力。
由于八旗制度的独特性,也使得清朝社会上出现了两大类不同的身份,那就是有旗籍身份的旗人和没有旗籍身份的普通民众,旗民的区分就是由此。
但是在清朝时期,受限于八旗制度的管制,旗人是不允许与普通民众之间有贸易往来的,这也就是后来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晚清时期旗人再落魄穷苦也不肯去做小买卖,除了旗人在清朝一直属于特权阶层,养成了好吃懒惰的祖传习惯之外,就是受这个旗人不能与普通民众之间产生贸易往来的限制。其实在名义上旗人的所有财产都是隶属于旗主,所以他们是不能私下与普通民众进行贸易往来,这条规矩也就是旗民不得交产。
旗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与普通民众是分开的,旗民不得交产就是基于这个规矩,旗人平日也基本接触不到普通民众,旗人想做买卖交易也只能在内部与旗人互相交易。
清朝时期旗人是有专门的律法约束,当然,清朝大法还是以《大清律》为基本法则,只是旗人是基于《大清律》的基础上另有约束。而且清朝的地方官府是无权审理旗人案件的,审理旗人必须由专门的旗属司法机构审理,所以就从旗民不得交产就能看出来在清朝旗人与普通民众在经济和律法上是有区别的。
正是由于旗人与普通民众在律法上有区别,所以也就注定了旗人与民众是不可能通婚的,先不说律法问题,就说居住地方旗人都严格与民众分开,平时这两种身份的人也很难互相接触,自然通婚率也低了。
旗民不得通婚的这条八旗制度在清初时期一直严格执行,在顺治入关后,顺治五年(1648 年)时,摄政王多尔衮曾以顺治的名义废除了这条规矩,多尔衮的本意是想笼络汉民,官员和民众不论满汉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子民。
但是多尔衮这条规矩只针对民间,不在朝廷任职的人可以不用顾虑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官员之间联姻还是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当然,这也比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松了很多。
不过到康熙继位之后,由于康熙幼年继位是由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后来四辅政大臣中由鳌拜一人独大,独揽大权。鳌拜与多尔衮是政敌,而且鳌拜还是个思想比较偏激保守的满人,因此鳌拜辅政时恢复了旗民不婚的规矩,此后旗民不婚的规矩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
旗民不婚理解起来就是有旗籍身份的人不能与普通民众结婚,要知道旗人也包括了汉八旗的旗人,所以就是清朝的时候旗人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或是蒙古人,都不得与没有旗籍身份的普通民众通婚,这不得通婚的对象不光包括了汉人,也包括了没有旗籍身份的满人和蒙古人。
可是由于清朝时期的满人和蒙古人基本都有旗籍身份,属于在旗的人,只有普通的汉民大多数没有旗籍身份,所以就给民间造成了这条规矩似乎就是满汉不能通婚的假象,实际上这条规矩叫旗民不婚。
虽然康熙亲政之后没有废除旗民不婚的这条规矩,但是康熙本人基本被汉化了,所以在康熙时期旗民不婚的规矩实际上就是名存实亡,执行监管的很松。旗民不婚的规矩在当时主要是针对朝廷高官和王公贵族,普通旗人和普通民众通婚在康熙时期基本就已经算是民不举官不究,甚至举报了都没人管的情况了。
到了光绪时期,清朝人的思想已经逐渐开放,慈禧为了顺应民心直接就干脆宣布废除了旗民不婚的规矩,至此旗民不婚的规矩就彻底从清朝历史上消失了。
不过旗民不婚倒并不是不允许旗人男性娶汉民女子,只是不允许旗人男性娶汉民女子为嫡妻,但是可以纳之为妾。
先不说年羹尧和年妃兄妹家族都是汉八旗出身,就说年妃在康熙时期是被赐婚给雍正当侧福晋,也算是高级侍妾,因此即便年妃是汉人,她也可以嫁给雍正。
年羹尧和年妃就是出身于汉八旗家族,年氏家族本来是明朝世袭的军籍家族,他们的曾祖父年有升是世袭的明朝锦州卫游击,在明清松锦会战中,明朝战败,年有升在此战中被清军俘虏,因此年有升被编入了镶白旗包衣奴才身份。
因此年家在最初的时候属于是八旗包衣身份,不过这个身份很快被年氏兄妹的祖父也就是年有升之子年仲隆改变了,年仲隆在顺治时期考中进士,这就使得年氏家族脱离了包衣身份,成为了镶白旗汉军中的贵族家族。
而年仲隆的儿子年遐龄也就是年羹尧和年妃的父亲更是了不得,年遐龄到后来官至湖广巡抚(后来的湖北巡抚)。年羹尧不用多说了,雍正朝一代名将,30岁就获得康熙青睐提拔为四川巡抚,是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巡抚。年羹尧的大哥年希尧是清代著名的几何学家,后来官至左都御史。
就看看年氏家族这世代官宦,旗民不婚的规矩都用不到年妃身上。不过最能让年氏家族光耀门楣的还得是年妃,当初康熙把还是皇子的胤禛也就是雍正分属到了镶白旗,雍正也就成了镶白旗小旗主,年是家族的所在的佐领归属于雍正,也就是说年氏家族都成了雍正的属人,由于年氏家族在镶白旗汉军内地位较高,康熙为了巩固雍正在镶白旗内的地位和笼络年氏家族,就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时亲自下旨赐婚让年妃嫁给了雍正当雍亲王侧福晋。
而乾隆的老妈钮祜禄氏当时都已经生育了乾隆,还只是雍亲王府没有名分的侍妾,年妃一上来就是侧福晋,可见以年妃的家族地位要比钮祜禄氏还高得多。
年妃嫁给雍正之后,很快就受到雍正宠爱,在雍亲王府中成了仅次于雍正嫡妻也就是后来的孝敬宪皇后那拉氏的第二号女主人,比早嫁给雍正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地位还要高。
并且很快年妃就获得了一人独宠的待遇,雍正在娶了她之后,就把嫡妻那拉氏还有那些王府侍妾全都晾在一边,几乎是每晚只和年妃同寝,感情如胶似漆。
历史上的年妃绝对和嚣张跋扈的年世兰不同,雍正曾有收藏的《胤禛美人图》流传于世,图画中是画家为雍正精心绘制的美女,而通过这些图画可以看出来画中着汉人时装的美女都是书香气浓厚的文弱型女子,这也代表着雍正本人就喜爱这种汉族知书达理的文弱女孩。
而历史上的年妃就是典型的这种文弱女孩,她自幼身体虚弱,还出生在年氏这种科举官宦世家,自然知书达理,文学功底深厚,所以她就是雍正最喜爱的女孩类型。
年妃从嫁给雍正之后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因生育皇九子福沛早产导致了身体更加虚弱不堪,不能再和雍正过夫妻生活,她才停止了生育,12年间年妃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而且这期间雍正没有与别的女人生过孩子,可以说她一个人包揽了雍正12年期间生育的所有子女,这绝对就是独宠一人的待遇。
到后来年妃身体虚弱不堪不能过夫妻生活,雍正还频频召她侍寝,这时候的雍正估计对她的感情早已经上升到了真挚的爱情了。
雍正继位之后就想把年妃册立为贵妃,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存在,但是清朝后宫中的妃嫔如果想晋升成为贵妃级别以上,就必须出身于上三旗,而年氏家族所在的镶白旗属于下五旗,按照规矩年妃是不能晋升为贵妃的。
因此雍正为了想把年妃晋升为贵妃,特意给年氏家族抬旗,从镶白旗抬旗到了八旗之首的镶黄旗,就这样年妃才被册封为贵妃。
雍正三年(1725年)时,年妃病重将死,在临终前雍正为了让她高兴,特意破例在孝敬宪皇后在世时册封她为皇贵妃。为何说是破例呢,因为皇贵妃十分尊崇,只有一个名额,相当于副皇后的存在,清朝宫廷自康熙之后就有不成文的规矩,出于对皇后的尊重,皇后在世时不得立皇贵妃。
但是雍正为了让年妃高兴一下,不顾嫡妻孝敬宪皇后在世,破例册立了年妃为皇贵妃,不过很可惜,年妃还是在不久之后病重去世。
年妃的去世也让她二哥年羹尧失去了护身符,年羹尧凭借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战功位极人臣,但是年羹尧很快开始嚣张跋扈、狂妄自大起来,他在西北敢让雍正的妹夫蒙古札萨克郡王阿宝给他下跪行跪拜礼,到了京城后他敢斥责雍正的八弟廉亲王胤禩,还敢对雍正最喜爱和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不敬。可以说年羹尧到后来已经自大自满至极,雍正也对他越来越不满。
在雍正三年(1725年)年初时,雍正就想把年羹尧治罪了,但当时年妃身体虚弱,雍正怕刺激到她,因此只是将年羹尧一再贬官降级,并且雍正还严禁宫廷内探讨年羹尧被贬官的事情,就是怕刺激到年妃的身体。
可以说没有年妃的话,年羹尧早就被雍正弄死了,在年妃去世仅半个月之后,雍正就以九十二条大罪将年羹尧赐死。按照年羹尧的九十二条大罪肯定要牵连年氏家族,不过雍正看在年妃的面子上,赦免了年妃的父亲年遐龄和大哥年希尧以及年羹尧的儿子们,雍正只将触犯律法的年羹尧次子年富诛杀。
后来雍正对年遐龄和年希尧还非常不错,年希尧被提拔为左都御史,年遐龄去世后雍正还执子胥之礼亲自前去祭奠,年氏族人能得到雍正如此厚待,其实还是雍正出于对年妃的喜爱之情。
而且年妃死后雍正又再次为她打破规矩,按照古代陪葬帝陵的规矩,只有皇后才能陪葬帝陵,雍正在年妃去世后就特意交代过将来一定要让年妃陪葬帝陵,雍正临终前也一再叮嘱乾隆一定要让年妃与他合葬。
于是现今的雍正清泰陵墓中共埋葬有三人,除了雍正和孝敬宪皇后之外就是年妃了。年妃也算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人皇贵妃,她虽然不是满人,却成了雍正一生的挚爱。
所以民间认为的满汉不能通婚就是八旗制度中的旗民不婚规则,年妃虽然是汉人,但她是汉八旗家族出身,不受旗民不婚的规矩约束,而且她也只是给雍正当侍妾,更不会受旗民不婚的影响。
而且年妃嫁给雍正后几乎获得独宠待遇,成了雍正的一生挚爱,对于真爱的女人雍正当然得让她陪葬帝陵了。